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相容性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一种通过实验合成的具有生物打容性的磁性纳米复合粒子的结构,并分析了主要工艺参数对粒子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合适的反应条件:制备铁氧体纳米粒子时Fe2+:Fe3+的比值为1∶1,以聚乙二醇为表面活性剂;制备复合粒子时5%的聚乳酸的二氯甲烷溶液与含量为20%的铁氧体纳米粒子水分散液的比例为1:4。用古埃磁天平研究了粒子的磁性,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粒子的组成、结构形状及粒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无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的条件下,室温水相反应成功地合成出EuF3纳米材料。EuF3纳米圆盘的形成主要是由六方晶相结构各向异性和外部反应条件共同决定的,外部反应条件是反应体系的pH值和反应盐的浓度有关,并进一步研究EuF3纳米圆盘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3.
在"Fe3+的性质及应用"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中,研究了利用问题情境促进知识系统化的思路与方法。基于"Fe3+的性质"知识特点与学生学习难点分析,教学中利用系列的问题情境,将Fe3+的性质与相关概念原理知识进行整合,围绕Fe3+水解显酸性、Fe3+具有强氧化性等重点内容,让学生在经历多角度认识物质性质、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体验中将知识系统化。  相似文献   

4.
在无水溶胶凝胶法基础上,以Fe3+盐为铁源,添加聚乙二醇-400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掺杂钴的LiFePO4/C正极材料(LiFe1-xCoxPO4/C,x=0,0.05,0.1)。并通过XRD、SEM、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不同钴掺杂量对LiFePO4/C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油酸对磁性Fe3O4纳米粒子进行表面修饰,重点探讨了油酸修饰对磁性Fe3O4纳米粒子性能的影响,并对样品进行了XRD、IR、VSM等表征。样品表征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油酸成功包覆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油酸的表面修饰未改变Fe3O4磁性纳米粒子为晶体结构,经修饰后Fe3O4磁性纳米粒子粒径约为21nm;经修饰后的磁性Fe3O4纳米粒子饱和磁化强度稍降低,但仍在50emu/g以上,仍具有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铁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方法,是用双环己酮草酰双腙(BCO)与Cu2+反应显色,然后进行吸光度测定.本法对已有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OH-离子沉淀去除Fe3+、A l3+,在pH值为8.5~9.3的环境下让Cu2+与BCO进行显色反应.研究证实:改进后的方法分析可靠,测定快速,能满足一般化验室对铁矿石中微量铜的测定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串联合成稠合吡咯衍生物。方法:以氨基吡唑或氨基嘧啶和芳酮醛水合物为原料,选用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100℃条件下反应。结果:经[3+2]反应,合成了8例吡咯并[2,3-c]吡唑衍生物和吡咯并[2,3-d]嘧啶衍生物。结论:该反应底物范围广、分离过程简单、产率高、区域选择性高,丰富了吡咯杂环化合物库。  相似文献   

8.
对还原三氧化二铁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的冶炼是使矿石中化合态的金属离子获得电子而还原成游离态的金属单质。 即:M~(n+)+ne→M 工业炼铁是用焦炭在高炉内产生CO来还原氧化铁(Fe_2O_3),反应式为: C+O_2点燃CO_2; CO_2+C高温2CO; Fe_2O_3+3CO高温2Fe+3CO_2。 在化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高炉炼铁的原理,实验室中常用甲酸与浓H_2SO_4进行脱羧反应来制取CO气体。即:  相似文献   

9.
3+2高职是我国教育模式的一种具体形式,它的教育模式与普通高职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别。至今为止,还未有一种成熟的英语课程模式为大多数3+2高职学校所采用。本文通过对3+2高职英语课程设置理论的分析,以学生的需求作为第一考量要素,提出了英语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找到提高现在3+2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表面活性剂对荧光反应的增敏现象 在荧光分析中,荧光物溶液的荧光强度应与体系的摩尔吸光系数ε和荧光效率φ_1有关。即:  相似文献   

11.
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 ,活性剂分子长碳链相互缠绕折叠形成若干微电场 ,带异性电荷的染料分子被吸附 ,使溶液吸收光谱红移。本研究利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 (MPASC)技术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染料夜蓝 (NB)结合反应为例研究表面活性剂在微量分析中的增效机理 ,结果表明二者的作用实质上是表面活性剂缠绕大分子内微电场对NB的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本报告测定了SDBS与NB结合产物性质 ,如结合比、单体摩尔吸光系数值等 ,而且定量分析了实际样品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回收率 97.9% ,RSD <3.1%。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合成法,以硝酸银(AgNO3)为银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抗坏血酸(L-AA)作为还原生长剂.以去离子水为基底溶液,将银源置入生长液中,通过调控表面活性剂与还原生长剂的浓度比例,基于配体位阻效应和种子生长法,成功制备出以Ag+为中心原子,自然生长出一维贵金属Ag纳米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其宏观形貌结构、组织特征,并改变反应参数等物理变量尝试改变其生长方向.从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生长24h,其纳米线直径在150nm左右,这将增大催化表面活性面积,并有助于电子的传输,同时Ag纳米线相互交错穿插,形成立体三维的网格结构,也在微观内应力方面提供了材料弹性延展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Seoane及其合作者近年来报道了两例新的Rh(III)催化的环加成反应:1)2-羟基苯乙烯与炔烃进行[5+2]环加成生成七元含氧杂环和2)2-异烯丙基苯酚和炔烃进行[3+2]环加成生成五元螺环.这两例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相同, 底物相似,但产物完全不同.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这两例反应的催化机理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探究造成不同选择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反应均由O-H键断裂、C-H键活化、炔烃迁移插入及还原消除4步组成.在还原消除中,当空间位阻影响大于去芳香性影响时生成五元螺环产物;反之,则生成七元含氧杂环.还发现反应中C-H键活化的选择性是由C-H键活化及炔烃迁移插入过渡态中的环张力大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Seoane及其合作者近年来报道了两例新的Rh(III)催化的环加成反应:1)2-羟基苯乙烯与炔烃进行[5+2]环加成生成七元含氧杂环和2)2-异烯丙基苯酚和炔烃进行[3+2]环加成生成五元螺环.这两例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相同,底物相似,但产物完全不同.本文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对这两例反应的催化机理进行深入的对比研究,以探究造成不同选择性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两反应均由O—H键断裂、C—H键活化、炔烃迁移插入及还原消除4步组成.在还原消除中,当空间位阻影响大于去芳香性影响时生成五元螺环产物;反之,则生成七元含氧杂环.还发现反应中C—H键活化的选择性是由C—H键活化及炔烃迁移插入过渡态中的环张力大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以Fe2O3、Nb2O5和C为原料,采用不同的成份配比及加热工艺固相合成了铌酸铁(Fe Nb2O6)。结合XRD分析,结果表明:升温至1300℃、保温180min,Fe2O3和Nb2O5反应生成了化学分子式相同但晶体结构不同的两种Fe Nb2O6;同种条件下,Fe2O3、Nb2O5和C反应生成了一种晶体结构的Fe Nb2O6。  相似文献   

16.
制备纯度高、尺寸均一、分散性好的Sn O2纳米微球的关键是制备条件的优化。本文通过优化反应过程中乙醇与水的体积比、反应时间和温度、加入氢氧化钠和表面活性剂的量以探寻Sn O2纳米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2:3,锡源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比值为2:1,在温度为200℃下反应6h,制备所得的Sn O2纳米微球的微观结构和形貌最佳。  相似文献   

17.
咪唑啉成环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反应时间、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和溶剂对乙酸盐型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成环反应的影响 ,找出了成环反应的最佳条件 ,即 :以乙酸异戊酯为溶剂 ,二乙三胺 /十二酸双氧乙烯基乙酸摩尔比为 4∶1,在 180℃以上反应 9h .  相似文献   

18.
以纳米固体超强酸So2-4/Fe2O3为催化剂,乙酸和苯甲醇为原料合成乙酸苄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摩尔比1:5,催化剂用量为0.7g(苯甲醇0.1mol),反应时间2.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收率可达85%.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结合粘附时间模型,在实验室规格的浮选柱中研究表面活性剂浓度、类型及塑料材质对气泡在塑料球面黏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泡的最大反弹距离和黏附时间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表面活性剂类型及塑料材质会影响气泡的黏附行为,其深层原因是表面活性剂对气泡尺寸的抑制及溶液表面张力和接触角的减小.  相似文献   

20.
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以市场营销专业为龙头的专业群建设中提出的"3+X"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度剖析。对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基础、特征以及实现途径和已有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总结。强调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实施"3+X"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