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应用发育鸡胚培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制备相应的灭活免疫原,加入油乳剂免疫增强剂,制备了相应的免疫制剂,通过对鸡估免疫接种后的感染保护试验,初步表明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从而为控制禽霍乱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免疫预防制剂。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鸡(土从)菌[Ternitomyces albuminosus(Berk)Heim)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而小白球菌[Termitosphaeria duthiei(Berk)Ciferri]是鸡(土从)菌发育的一个阶段,通过对小白球菌的人工培养,来探索人工栽培鸡(土从)菌子实体的可能性,从而使这种野生食用菌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以黑翅土白蚁蚁巢菌圃中的小白球菌为研究材料,采自浙江诸暨红门林场。 2.2 培养基的制备 2.2.1 选用的基本培养基(BM)配方如下:(单位g/1)  相似文献   

3.
病毒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是高等医学院校学生操作的一个基本试验,多年来一直采用流感病毒(或新城鸡瘟病毒)接种鸡胚后的尿囊液和鸡红细胞以及相应的抗病毒抗体来进行试验。此方法需要种蛋孵育、鸡胚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禽痘病毒作为哺乳动物基因工程疫苗的重要载体已被确认。非复制性禽痘、痘菌及人类腺病毒载体疫苗的构建成功,尤其是最近非复制性金丝雀痘狂犬病毒重组疫苗的人体初免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更是举世瞩月。现就这些进展作一述评。0首先,禽瘟病毒可能成为哺乳动物,乃至人类重组疫苗安全有效的非复制性表达载体。致弱禽痘病毒不仅可引起禽类的轻微感染,还能强迫接种时对多数哺乳动物产生一过性感染(Abortivelnfection),故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通用性表达载体。表达哺乳动物病原体免疫原(如狂犬病毒糖蛋白、麻疹病毒融合糖蛋白…  相似文献   

5.
植物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3部分:胚状体、人工胚乳、人工种皮。植物人工种子技术主要包括体细胞胚的诱导与同步化、包埋方法、人工种皮制备、干化、贮藏及防腐等。人工种子具有可工厂化大规模制备、贮藏和迅速推广优良种质资源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实验室厌氧微生物培养装置通用性差、价格昂贵、不适合极端微生物培养及不能恒温等问题,设计、制备了一种实验室简易厌氧微生物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装置,并将该装置用于严格厌氧微生物Geobacter sulfurreducens PCA、Geobacter grbiciae及Methanosarcina barkeri 800的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以验证其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完全满足严格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基制备、接种与培养。设计及制备的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可用于CO_2、N_2及H_2/CO_2等气氛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基制备、接种及培养,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技术"及"发酵工程"的实验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植物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3部分:胚状体、人工胚乳、人工种皮。植物人工种子技术主要包括体细胞胚的诱导与同步化、包埋方法、人工种皮制备、干化、贮藏及防腐等。人工种子具有可工厂化大规模制备、贮藏和迅速推广优良种质资源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8.
培养菌种A、B、C、Se制成悬液后与污水样品a、b、c共同培养.增殖后将混合培养液离心,制备裂解液,取上清液过滤除菌后,得到较纯噬菌体样品(噬菌体的培养及分离).通过单层平板法鉴定是否有噬菌体的存在(噬菌体的鉴定).用双层平板法纯化噬菌体,制成噬菌体制剂(噬菌体的纯化).以饮水接种的方法接种大批禽类,达到预防鸡大肠菌病的目的(噬菌体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发酵白酒糟生产饲料蛋白的发酵条件,为工业化生产工艺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原料处理,培养基制备,以及混菌比例和发酵的时间、温度、湿度,空间湿度,通过气性等因素对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从而获得最佳发酵条件,方法:采用单因子分析法,分别获得各因子的最佳发酵条件,结果:原料经适当粉碎后,加入辅料,调PH值为6.5羟常或高压灭菌,晾至30-40℃时,以1:1:1混菌比例,5%-7%的接种量接入  相似文献   

10.
鸽Ⅰ型副粘病毒(PPMV-Ⅰ)JS株的尿囊液毒,经10倍连续稀释后分别接种鸡成纤维细胞和非免疫鸡胚,测定其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TCID50)和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结果显示,JS株TCID50为10-9.33/0.1mL,EID50为10-9.375/0.1mL,表明JS株病毒对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易感性相近.  相似文献   

11.
不同碳源对蛹虫草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首次系统研究蛹虫草液体菌种制备及发菌、出草等人工栽培全过程中所必需的适宜碳源。方法: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等常见碳源为实验组,比较观察菌种质量、菌丝生长状况、发菌及出草情况。结果:各种碳源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液体菌种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葡萄糖为佳;栽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蔗糖或葡萄糖为佳。结论:液体菌种培养基及栽培培养基中添加适量小分子碳源具有促进菌丝生长、提高出草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鸽I型副粘病毒 (PPMV Ⅰ )JS株的尿囊液毒 ,经 1 0倍连续稀释后分别接种鸡成纤维细胞和非免疫鸡胚 ,测定其半数细胞培养感染量 (TCID50 )和鸡胚半数感染量 (EID50 )。结果显示 ,JS株TCID50 为 1 0 - 9.33/0 .1mL ,EID50 为 1 0 - 9.375/0 .1mL ,表明JS株病毒对鸡胚和鸡胚成纤维细胞的易感性相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禽腺病毒4型(FAd V-4)分离株在口服、滴鼻点眼和肌注三种感染途径下对7~35日龄鸡的致病性,并分析该分离株与其他参考毒株在基因组水平上的差异。创新点:用原代鸡胚肾细胞(CEK)成功培养了FAd V-4分离株。发现除了常用的口服和肌注途径,FAd V-4也可通过滴鼻点眼接种途径感染7、21和35日龄鸡。肌注方法最为敏感,导致感染鸡100%死亡;35日龄鸡较7和21日龄鸡表现出更明显的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方法:通过口服、滴鼻点眼和肌注三种途径将FAd V-4分离株的CEK细胞培养物接种7~35日龄的无特定病原体(SPF)鸡。通过临床症状观察、排毒检测、病理解剖、免疫组化和组织中毒载量测定来判断分离株的致病性及病毒在组织脏器中的分布情况。通过病毒中和试验检测感染存活鸡的血清中和抗体。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比较FAd V-4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差异。结论:本研究分离鉴定的FAd V-4分离株SD1511可以在CEK细胞上适应,并可以通过口服、滴鼻点眼和肌注三种感染途径引起7~35日龄的SPF鸡50%~100%的死亡,其中肌注最为敏感,死亡率达100%。感染鸡持续排毒至感染后的40天,产生具有明显中和作用的中和抗体。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SD1511基因组与最近国内分离的FAd V-4具有很高的同源性,但与国外的分离株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激素对蕨菜愈伤组织诱导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无菌的蕨菜孢子体不同器官的外植体为材料,分别接种于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激素配比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BA0.2mg/L+IBA0.4mg/L+NH4H2PO4200mg/L,在该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可获得大量具有分化能力的愈伤组织;这种愈伤组织分别接种于1/2MS和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培养基上,筛选出蕨菜愈伤组织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和1/2MS+IAA0.2mg/L,以及生根的理想培养基1/2MS+IAA0.6mg/L。试管苗生根培养30d左右,可形成根茎,根茎上长出大量的叶片后,形成蕨菜完整体植株。  相似文献   

15.
禽胚发育阶段逐日的"蛋相"变化与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孵化期间头禽胚的蛋形态及大小是随着发育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不同的发育日龄胚胎都有各自的标准“蛋相”(用照蛋器大头处透视蛋所观察内容物的形态)及“长相”(解剖学特征),通过调节孵化条件(主要是孵化温度)来促使胚胎在发育的各个日龄阶段适时达到标准“蛋相”及“长相”是提高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的关键。本文详细阐述了白来航鸡逐日发育的“蛋相”及“长相”,为家禽工作者看胎施温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分别收取小鹅瘟病毒接种后死亡病变明显的鹅胚胚液、胚体。经分离 ,纯化后分别采用透析法和沉淀法进行浓缩。经琼脂扩散试验检测结果显示 :用胚体和尿囊液制备的抗原都分别用小鹅和山羊的抗小鹅瘟血清检测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17.
以铁皮石斛无菌组培苗为材料、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0.25%的植培灵、6.5 mg/L的清菌易及5 mg/L的农用链霉素,采用开放组培的方式来进行铁皮石斛的增殖培养.通过计算不同处理污染率、增殖系数来比较不同抑菌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添加0.25%的植培灵的培养基(T_1)内所接种的铁皮石斛的成活率为100.00%,污染率为0.00%,与对照(CK_1)均无显著差异.T_1的增殖系数为2.32,是对照的1.8倍.根据上述结果,可将0.25%的植培灵用于开放组培.  相似文献   

18.
咨询台     
家长应该了解的预防接种知识有哪些?王英婴幼儿对各种传染病都具有易感性,按时进行各种预防接种是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因此家长在婴儿出生后应及时与保健单位联系,给孩子做健康检查,按免疫接种程序,及时为孩子做各种预防接种。接种后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免疫接种后小儿的反应。小儿接种疫苗后,有的反应是正常的,有的反应是异常的。对于小儿接种各种疫苗的正常反应和异常反应,都应在接种时向医生问清楚,以便接种后观察及处理。2要了解各种菌苗的接种方法。像小儿麻痹糖丸,只能用冷开水而不能用热水送服,否则就会…  相似文献   

19.
将浸润有山茱萸CO2超临界萃取物供试液的滤纸片贴在接种有供试菌的培养基平板上,经培养后测定抑菌圈的直径.结果表明山茱萸CO2超临界粗提液对供试细菌、霉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根据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理论,每一个植物细胞经过组织培养都可以形成新的个体.但不同细胞的分化、发育程度不同,而且在不同的外植体中基因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培养材料如幼穗、幼胚、成熟胚、花药、叶片等对小麦愈伤组织的诱导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培养基的不同类型、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及浓度等培养的环境条件对小麦愈伤组织的诱导也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