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80年代中期,我负责的副刊开设了一个起名为“枥谈下”的杂文栏,作者都是已经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老人。因为约稿,曾同顾执中老人有过一面之雅。不记得是谁介绍的了,我拿着地址找到了顾老在北京菜市口附近的家中。说实话,对于此行我并未抱有太大的希望,因为我知道,顾老那时已是八十六七的人了。人到了这个年龄,随时都可能有意外的变化。他思路是否清晰?还能否搦管作文、特别是对时代感应敏锐的杂文?都是未定之天。  相似文献   

2.
顾执中著《战斗的新闻记者》一书已由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记述了顾执中从一九二三年在上海进入新闻界,开始记者生涯的经历;并于一九二八年创办“民治新闻学院”,为我国培养新闻人材作出了贡献。顾执中从事新闻工作几十年,写下大量新闻、通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名动一时的著名记者顾执中,1899年农历五月廿六日出生在浦东南汇县的周浦镇,曾任<时报>和<新闻报>记者,缅甸<觉民日报>主笔,加尔各答侨报<印度甘报>社长兼总编辑.他著有<西行记>、<到青海去>、<东北吁天录>、<报海杂忆>等,并将<封神演义>译成英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顾执中任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这里记述的是顾执中与东北军的几个故事.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顾执中先生的90寿诞,又是他从事新闻工作65周年、从事新闻教育工作60周年纪念。作者怀着对顾先生的敬仰之情,探索他在半个多世纪以来所走过的新闻道路,渴望寻求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在坎坷的路途上,不畏艰危,不辞辛劳,追求光明,自觉奋斗的精神。一、正确的抉择1898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顾执中出生在浦东南汇县周浦镇一个贫苦家庭中。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木匠。父亲虽然读  相似文献   

5.
三 1983年,民治新专的第二届毕业生、原《大公报》记者、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王文彬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田伯萍等向顾执中提出建议,民治新专在重庆复校,他欣然同意,并且担任名誉校长。王文彬任董事长,田伯萍任校长。第一期招生200人。顾执中在这年9月远赴山城,旧地重游,向全体学生讲话,回顾了民治的历史,阐述了办学方针。  相似文献   

6.
1995年4月16日,老报人和新闻教育家顾执中,以98岁的高龄辞别人世。噩耗传来,顾老创办的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新老校友和新闻工作者们,无不心情沉重,默默哀悼。本来.大家殷切期盼他至少再多活两年,成为“百年人瑞”,然而,天不假年.他遽然魂归西天,徒唤奈何啊。  相似文献   

7.
1995年4月16日,20世纪20年代的老报人和新闻教育家顾执中,以98岁的高龄辞别人世。噩耗传来,颐老创办的民治新闻专科学校的新老校友和新闻工作者们,无不心情沉重,默默哀悼。本来,大家殷切期盼他至少再多活两年,成为“百年人瑞”,然而,天不假年,他遽然魂归西天,徒唤奈何啊。  相似文献   

8.
允厥执中     
首先,这个书名就好,非常准确地捕捉到了近年中国的时代精神,以及过去30年变化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何执中,字伯通,浙江龙泉上河(今兰巨乡豫章)村人,生于北宋神宗庆历四年(1044年).家贫力学,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进土高第.初任海盐知县,有政绩,惠泽百姓,土民记其"十异";后调台州、亳州通判,任上,治政、断狱,颇见才具,深得殿中侍御史蒋之奇的赏识.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召为太学博士,继迁王府教授兼端王侍讲.  相似文献   

10.
海湾战争期间,巴格达城外某地,为英国《经济学家》、美国《村庄之声》周刊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从事战地报道的自由撰稿记者弗兰克·史密斯被蒙上双眼,带进一间黑屋。一名审讯者问史密斯,他的“真正职业”是什么,他回答:记者。审讯者说他撒谎,“把你同中央情报局的关系说出来。”  相似文献   

11.
12.
“特约记者”,顾名思义,应特约做记者的工作,采访、写作,提供稿件,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然而,目下有相当一批小报的“特约记者”,却是基本不务正业。有人曾对十三名小报的特约记者作了调查,发现特约记者所担负的任务首先是拉广告,其次是报纸的宣传发行,再其次才是写稿。在十三名特约记者中,刊登过一篇稿件的只有五个,有四个“特约记者”对新闻报道几乎一窍不通。“特约记者”的声誉,被这些小报严重破坏了。聘请特约记者,原来是报纸扩大信息量、组织一批优质稿件的重要手段之一。“特约记者”,原是报社冠以有较高写作水平的作者或作家的一种荣誉称号。特约记者的主要任务应是采写报纸所急需的重要稿件。  相似文献   

13.
战友报没有专门的记者,对各单位新闻干事又没有直接领导的关系,要想把战友报办成“面向连队,以战士为主要对象”,深受大家爱戴的“战友”,必须培养和发展一支热心为战友报供稿,有业务能力,又会做群众工作的特约记者。我们从1979年6月,在各级和各类人员中,陆续选拔聘请了26名特约记者。两年半来的实践证明,特约记者对改进和提高报纸的宣传质量,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6月14日起,北京晚报在一版、十六版,连续四期以显要版面刊登了对在法国巴黎召开的2000年财富论坛的独家报道,很多读者注意到,这些报道的作者不是晚报特派记者,而是一位特约记者,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明星的8848电子商务公司董事长兼主席王峻涛先生。署名“本报特约记者王峻涛”的文章一经刊出,即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对于普通读者,这是第一次在晚报上看到由知名企业老总撰写的“新闻性系列报道”,里面既有细节,又有深度,还有作为专业人士的感受,使读惯了一般性新闻作文章的读者,有一种清新感觉。这一组文章的刊发后,引起其他媒…  相似文献   

16.
重视发挥特约记者的作用文汇报于一九八○年一月起在全国各地聘请特约记者,至今已有五年多时间。特约记者是一支办好报纸的重要力量。文汇报除本报记者(包括派驻外地和国外记者)外,还有就是各地的特约记者。他们为办好报纸出了力。这几年,各地特约记者发来了不少较好的新闻报道,每年有一千多篇,刊用六百多篇。专电、专讯、专访、各地掠影成了报纸一大特色。特约记者的新闻稿件,有些反映了重大的政治、经济动态。一九八四年四月,胡耀邦同志考察河南、湖北时,阐述了全党两项  相似文献   

17.
回首十年的军旅旅程,我由一名普通的武警战士成长为军级机关专职新闻于事、《人民武警报》特约记,这其中对我影响和帮助最大的莫过于解放军报新闻函授中心。  相似文献   

18.
今年,南通人民广播电台在市属六个县建立了特约记者队伍,并于元月下旬召开了第一次特约记者会议,研究今年广播宣传的指导思想和当前农村报道的具体要求,讨论了《特约记者工作办法》。  相似文献   

19.
今年以来,我们衡水日报社在通联工作上,也搞了一些改革尝试。为了解决报社内部编采人员不足的问题,充实、巩固和发展新闻队伍,从今年4月份开始,我们陆续在全区十一个市、县和地直有关部门,设立了十四名特约记者,招聘了三名农民记者。去年下半年,地、县进行机构改革,报社一些骨干记者、编辑有的调出任职,有的内部提拔,第一线编采人员出现严重不足。在这种  相似文献   

20.
忆顾行     
“你知道吗?你是我当记者后,第一个采访对象。”这是顾行同志1957年末,闲谈中对我说的。那时,我从北京青年报社刚调入北京日报社文艺部。老顾是50年代初从前门区委宣传部调入北京日报社的。他刚当记者,就主持报上一个讨论栏目:《小红入队为什么难?》50年代初,我因《北京儿童》报停刊,留在共青团北京市委少儿部工作,正调研少先队组织发展中“关门主义”的倾向。所以,老顾采访了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