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校风建设的几点认识(1)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是高等学校面临的首要课题。校风建设是高等学校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搞好校风建设,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才能实现学校发展目标。(2)校风的好坏关系到人才质量的优劣。校风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感染、熏陶、调节和制约作用。良好的校风,可以潜移默化地熏陶、教育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相反,不良的校风,对大学生成才会…  相似文献   

2.
学校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培养什么样的人,可以说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校风在培养人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那么,如何建设良好的校风呢?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是神圣的育人殿堂。加强规范教育,培养文明学生,是每一所学校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我校持之以恒努力的方向。我们重点从校风校纪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下功夫。一、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强化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依托良好校风的规范,严格校风的约束。为了加强我校校风校纪建设,我校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  相似文献   

4.
所谓校风是一所学校稳定的、占主导地位的风气,是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的综合体现,是经过师生员工的长期行为实践表现出来的共同的思想作风。良好的校风,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是一种无形的强有力的管理学校的教育手段。培养良好的校风无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良好校风的形成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谨冀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主导作用。以培养人为根本任务的学校,不但要创造良好的工作与学习的物质环境,而且要创造良好的精神环境,良好的校风就是一种精神环境。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能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尤其是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不仅使其在校期间受到积极影响,而且毕业走向社会后仍将起着健康发展继往开来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校风,就没有良好的教育质量。校风的好坏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反映。培养良好的校风,使它成为学校承前启后的传统,应该是学校建设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校风建设浅论李极洙在我国,校风是学校的全体师生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校风是一所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程度的体现,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良好校风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它关...  相似文献   

7.
校风是一部无声无字的教科书。它像绵绵春雨浸润土地一样,悄无声息地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校风的影响。“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良好的校风不仅规范着学生眼前的观念、行为,而且对他们的一生都有着有益的影响。所以,良好的校风也是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能使学校管理事半而功倍。   校风一词,乍听抽象、空洞,实际上校风是全体师生在处理一切事务中显示出来的一种共同的比较稳定的精神风貌,它体现着师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体现着师生的道德修养,体现着学校的管理水平。   孤立的一件小事,不能说明…  相似文献   

8.
校风是学校师生员工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是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既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又是学校教育的力量。优良的校风一经形成,便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成为影响学校现在与未来的一种重要管理因素。校风是由学校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组成的统一体。而教风和学风是校风的主要内容,好的领导作风是造就良好校风的关键,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不可分割。其具体内容应是根据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基本任务,结合本校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良好校风是校长管理学校的重要内容,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前提。为此,就建设良好校风问题谈点浅见。 一、建设良好校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校风是具有鲜明学校个性特征的道德风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习惯和身心素质的提高,产生直接而远大的影响。因此,建设良好校风是办好学校的重要环节。 校风是社会风尚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作用和影响社会风尚。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校风受社会风气影响;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  相似文献   

10.
思想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慧珍 《考试周刊》2010,(19):227-228
一 人的生活环境和所在的集体无时无刻不在熏陶教育着每一位成员。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培养出社会的合格人才,必须有良好的校风,这样才能形成最佳的育人环境。才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形成良好的人格。而班级是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因此好的校风必须从班级入手。好的班风可以约束、熏陶每一位学生。如何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呢?我的主导思想就是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为此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学生自我管理是学生管理自己。这种学生自我管理目标与学校的管理目标都是一致的,是学校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合理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有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笔认为,“三权分立”管理模式是新的教育形势下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学生自我管理是学生管理自己。这种学生自我管理目标与学校的管理目标都是 一致的,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合理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有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笔者认为,“三权分立”管理模式是新的教育形势下所形成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对于社会这个大环境而言,学校只是一个育人的小环境。然而就是这个小环境却是人生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起点,更是未来人才成长的摇篮。因此,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校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动员力。良好的校风有一种无形的、很强的教育力,它能促使教职工勤奋工作,它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建设良好的校风,笔谈谈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贾朝霞 《天津教育》2020,(9):175-176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语言和思维习惯。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养成良好习惯来解放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从而提高成绩。良好的习惯可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其学会做人。健全的心理可以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养成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抓好养成教育,让学生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带动优良班风,从而带动良好校风的形成。良好的校风可以带动学生的行为习惯,所以良好教育的养成是一所学校建设的重点,要注重日常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国旗下讲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其他德育形式相比,对于培养师生爱国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传播正能量,国旗下讲话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策划者说国旗下讲话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其他德育形式相比,对于培养师生爱国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传播正能量,国旗下讲话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可以说,一次精彩的讲话会令人难以忘怀,甚或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16.
对于社会这个大环境而言,学校只是一个育人的小环境.然而就是这个小环境却是人生踏入社会的一个重要起点,更是未来人才成长的摇篮.因此,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校风,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动员力.良好的校风有一种无形的、很强的教育力,它能促使教职工勤奋工作,它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如何建设良好的校风,笔者谈谈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建设良好班风的七种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班风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可视的教育资源。它对班级的成员有约束、激励作用,使班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因此,建设良好的班风很有必要。在此,提出建设良好班风的七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陈润全 《广东教育》2007,(12):17-17
校风是一所学校的领导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的集中反映.校风是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行为表现.校风的状况如何能体现出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高低.所以,建设一所学校的良好校风,应从如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严明校纪,建设良好校风高军校风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是学校教育和管理水平的集中表现。良好的校风可优化育人和学习环境,增强团结,催人奋进,从而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建立一个良好的校风,要在党的领导下,调动学校各个方...  相似文献   

20.
校风是学校向社会敞开的大门,人们通过这道大门,可以评价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可以鉴别一所学校的优劣。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校纪、校规,对学校的师生员工有一种强大的约束力,对学校管理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学校管理要重视校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