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梦境”的阐释,不外乎是说诗人憎恨封建社会的现实,追求自由、理想的乐土。例如: ①高中《教学参考书》云:“这是一首以游仙诗的形式表现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浪漫主义杰作。”说什么梦游之仙境,“描绘得富丽堂皇……呈现出一个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②朱东润先生主编,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其“解题”写道:“通过梦游,抒写了对山水名区和神仙世界的热烈向往,表现了作者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③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白诗选讲》认  相似文献   

2.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梦”究竟有什么含义 ,本诗的主旨到底是什么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教参》说 :“凡此种种 ,描绘得富丽堂皇 ,好一个‘洞天’ ,好一个‘仙境’ !光明一片 ,济济一堂 ,呈现出一个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 !这便是诗人所梦寐以求的乐土 ,当然地形成了梦游中的高潮。可惜 ,一觉醒来 ,梦景消失。诗人苦闷犹存 ,只得回到人间。”人教社中学语文室编的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说诗中的“梦”是因为诗人“鄙弃黑暗的现实世界”而幻化出的他所向往的“神仙世界” ;对本诗的主旨则解说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  相似文献   

3.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离开长安后,将由东鲁南游越中前向朋友们表白心情之作。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通过梦游,抒写了对山水名胜和神仙世界的热烈向往,表现作者鄙弃尘俗、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思想。诗人厌恶黑暗现实,又无力改变,只能寄情于梦幻,对理想中的光明与自由世界作了热情的歌颂与赞美。《梦》的主体部分写梦游天姥山的经历,作者首先挥毫泼墨,极力渲染了天姥山的神奇美妙,其向往之情尽现无遗。“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诗人一开始,先说传说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虚无缥缈,不可…  相似文献   

4.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对于其主旨的理解往往有不同的说法。康怀远认为该诗的主旨主要有“争取自由”说、“回首宫殿”说、“神仙世界”说、“光明象征”说、“回归自然”说等等。邓小军引用《李白大辞典》对该诗的鉴赏,认为该诗的主旨主要包括“梦境是宫廷诱人和恐怖的反映”以及“对美好理想、自由生活的向往”两种说法。  相似文献   

5.
<正>《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的主旨,至今说法纷纭。概括起来大体有四种:第一种是"世事虚幻"说,如明唐汝询"托言寄梦,以见世事皆虚幻也";第二种是"光明象征"说,认为梦中仙境是光明的象征,是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第三种是"神仙世界"说,诗中表现对神仙世界的热烈向往与追求;第四种是"回首宫殿"说,"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故借天姥以寄意"。语文教参上认为他通过梦游,表现了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6.
何文志 《学语文》2002,(2):19-20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后世关于这首诗歌主题思想的议论颇多,多数学者认为诗歌抒写了李白“对名山仙境的热烈向往”。“向往名山仙境”一说之所以为前修时贤所认同,是因为此说有三个看似充分有力的证据:其一,李白其人好游;其二,此诗为李白即将南游名山之时所作;其三,诗歌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天姥山之美和神仙世界之乐。不过,笔者思之再三,窃以为三个论据均不坚实,“向往名山仙境”六字并不能概括作品的全部内容  相似文献   

7.
崔桂静 《课外阅读》2010,(7):134-134
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无不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要真正把握好课文内容并非易事,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博闻、精读、深思、静悟、畅叙”五步读书法,以期对课文有更好的把握。下面就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谈五步读书法的具体实施。《梦游》是李白遭权贵排挤被玄宗逐出长安时创作的古风,诗歌中充满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神仙理想生活的向往,尤其是诗歌最后发出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呐喊,更是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振聋发聩。这样一首恢宏大气极具教育意义的诗篇如何让体验并不深刻的学生深入把握呢?  相似文献   

8.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在公元745年(唐玄宗天宝四年)写的。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召入京,他以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远大抱负的机会到了;不料到长安以后,却只被当作点缀升平的词臣。于是,苦闷中的他醉酒狂放,终遭高力士等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春,被赐金放还。在长安的三年,他的理想遭到重创,于是他把天姥山看作是心灵的归宿,试图通过求仙访道以寻求解脱。壮志未酬的苦闷,对功名与权贵的鄙弃,凝结成了《梦游天姥吟留别》。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评论者对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梦境”的阐释,不外乎是说诗人憎恨封建社会的现实,追求自由、理想的乐土。例如: ①高中《教学参考书》上说:“这是一首以游仙诗的形式表现鄙视权贵、追求自由生活的浪漫主义杰作。”进而分析云:梦游之仙境,“描绘得富丽堂皇……呈现出一个相敬相爱,雍雍穆穆的极乐世界。”  相似文献   

10.
阮籍的诗虽没有用“游仙”名篇,但在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里有不少篇章写到了求仙访道、逍遥遗世的内容。阮籍所吟咏的“仙人”属于另一个精神系统,隐喻那些企图摆脱儒家虚伪“名教”罗网,追求清净无为、超然物外的“大人”、“至人”;阮籍向往的神仙境界则是人格精神绝对自由的庄玄理想世界。他的这些诗具有一种历史的穿透力和时空的厚重感。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时,偶遇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天姥胜景既是作者梦寐以求的乐主,是诗人日夜所向往、所追求的理想世界,又怎么会出现‘熊咆龙吟殿岩泉’……这令人恐惧战栗的一幕幕呢?”可谓“教然后知困”,于是,我查找了有关资料,进行了相关考证,似乎觉得对历来高中语文教参中对“梦诗”的传统阐释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想 ]一代诗仙李白 ,不仅以其“惊天地”、“泣鬼神”的诗作铸就了一座浪漫丰碑 ,也以其独特非凡的浪漫个性树起了一面精神大旗 ,其诗其人都是永远的财富。本节课引导解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此引发拓展探究 ,促进师生互动 ,增强语文课的活力与文化底蕴。[教学准备 ]1 .印发资料《李白诗作必诵》 ,辑录《秋浦歌》、《望庐山瀑布》、《送友人》、《行路难》、《将进酒》、《蜀道难》等十几首诗作。2 .熟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思考 :①诗人写“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其中的数字用法在李白的哪些诗中还有运用 ?有何妙处…  相似文献   

13.
诗的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 ,如天外飞来之笔 ,点亮了全诗的主题 :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 ,是出之于对权贵的抗争 ,它唱出了封建社会中多少怀才不遇者的心声。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 ,多少人屈身权贵 ,多少人埋没无闻 !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 ,正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在封建社会中 ,敢于这样想、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 ,也做了 ,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况且 ,李白的神仙追求也并不完全出于坚定的宗教信仰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海客谈瀛州 ,烟涛微茫信难求”即已表明 ,已经被…  相似文献   

14.
《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梦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还是对宫廷痛苦生活的回忆,学界意见不一。“天姥”梦境雄浑壮伟,代表了诗人极度丰富的生命体验;诗人从梦境中苏醒,获得了超越世俗的生命感悟。  相似文献   

15.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天宝三载 ,李白因受权贵排挤 ,被唐玄宗赐金放还 ,结束了他短短三个年头的供奉翰林的生活。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 ,李白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第二年他离别东鲁家园 ,准备南游吴越 ,临别时写下这首诗。所以诗又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诗的主体部分写的全是梦境 ,展现的是一幅幅瑰丽变幻的神仙世界 :海日升空、天鸡高唱、熊咆龙吟、群仙盛会……有人说 ,这是一首记梦诗抑或游仙诗 ,那么应当怎样看待李白的仙道观呢 ?李白生活的时代正是唐代道教发…  相似文献   

16.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本文认为李白诗歌中的梦境描写更可以视为是一种隐喻描写。李白以“谢公”自比,抒写自己的悲愤不平之气;又用“熊”“龙”喻自己激昂慷慨冀图振作的光辉俊洁的形象;神仙聚会的场景描写,更是隐喻李白对“尽节报明主”的向往,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理想借梦中仙境实现。  相似文献   

17.
自“庄生晓梦迷蝴蝶”肇始,以浪漫主义手法来描写梦幻的文学作品,不绝如缕,源远流长。在数不胜数的“梦幻”作品中,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堪称扛鼎之作,被选入多种教材。如何把握其主题,是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试图对《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的主题作一剖析。《梦游天姥吟留别》又题《别东鲁诸公》。天宝三年(744)李白遭权贵谗毁,被赐金放还,开始再次漫游。他离鲁南游吴越,临行时留此诗向朋友们表白心情。《梦游天姥吟留别》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思想内涵,问世以来,对其主题的探讨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传统观点把梦境当做李白追求的无限…  相似文献   

18.
李白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作家 ,尤善于古体诗的创作。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便是其古诗的代表作。唐玄宗天宝三年 (744年 ) ,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 ,被放出京。第二年 ,他将由东鲁 (现在山东 )南游吴越 ,故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天姥山的诗 ,留给在东鲁的朋友 ,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但这又不仅仅是一首赠别诗。清人陈沅 :“题曰留别 ,寄去国离都之思 ,非徒酬赠握手之作。”(《诗比兴笺》)诗人在这里是托梦游天姥山以寄意 ,表达了对权贵的无比蔑视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烈追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不仅是其古诗…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人们往往把它解读为一篇“春的赞歌”。其实这是一种误读。《春》与朱自清众多的写景抒情散文一样,看似晶莹剔透,一目了然,但它却像一杯醇酒一般,蕴涵了绵长而清洌的韵味与芳香,要真正品尝出它的滋味并非易事。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  相似文献   

20.
《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第一版)选有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同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版)总结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全诗通过梦游的描绘,写出了作者憎恶封建现实,追求自由乐土的思想,表达了蔑视封建贵族的反抗精神。”(148页)同时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