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大学城新校区校园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对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建设规划的总结和反思 ,主要从大学城模式与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校园建设规划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的关系 ,校园教育房地产资源预期配置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关系 ,校园建筑与校园文脉传承创新的关系等四个方面 ,阐述了新校区建设规划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近年来转向校园优化和维护的趋向出发,通过中美高校校园规划建设比较,特别是在校园规划的前瞻性和延续性、现代建筑建设与旧建筑改造的和谐、大体量建筑与小体量建筑的协调、教学区服务设施的完善、实验室使用效率的提高、校园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建设资金筹措、数字化校园建设、现代化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比较,强调必须立足于中国高校发展的实际,结合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特点和文化历史传统,吸收美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一些优点和成熟做法,为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规划发展的方向是构建生态校园,生态校园的构建首先必须要明确生态校园的内涵,本文试图通过总结大学校园规划现存的问题,并从校园的自然环境、功能系统、文化、建筑等方面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校园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芳 《湘南学院学报》2011,(4):36-38,44
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包括校园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首要任务,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硬件设施的节能环保功能,创建绿色校园.其次是校园发展的可持续性,包括硬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思想理念的世代传承.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通过师生员工的全员参与、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高校校园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新时期高校校园的规划工作,建设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课题.本文着眼于高校校园规划的基本特点,研究新时期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探索适合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模式,以利于做好高校校园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校园是当前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正确地理解和合理地规划和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当前许多学校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数字化校园的界定、建设的指导思想、内涵和基本目标以及规划和建设等方面对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校园规划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 0 0 3年 1月 5日 ,周济副部长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谋划发展 ,规划未来》的讲话。他要求各校进一步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 ,认真思考“两个问题”(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建设这样的大学”) ,精心制定“三个规划”(即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 )。为此 ,我们特约清华大学高冀生教授撰写本文 ,作者对校园规划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规划的模式、原则、程序 ,学校领导应关心、支持、参与校园规划工作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谨供大家参考。希望读者围绕“两个问题”和“三个规划”深入开展讨论。  相似文献   

8.
以我校"十一.五"校园发展规划和"十二.五"校园发展规划为基础,以建设国家级示范校为标准,对现有校园发展建设的规划管理、建筑管理等进行研究。通过采用实地考察,沟通交流等形式,探讨学校"十二.五"期间校园整体发展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规划建设任务越来越繁重,原来的校园规划远跟不上学校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对教育用地紧张的高校,如何重新规划校园建设,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通过调整本校校园规划和校园建设的实践,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数字化校园规划体系结构与流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数字化校园的有效应用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首要目标,而进行系统化的高校数字化校园规划则是这一目标的必要保障,也是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规划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讨高校数字化校园规划的体系结构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规划的流程,明晰系统规划的三个阶段,在总结数字化校园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高校数字化校园系统规划的具体指导.本文对我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而作为学科建设关键的学科梯队建设则日益成为高校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因素,学科梯队的建设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和保障,也是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在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必须注重学科梯队建设的整体性、持续性、稳定性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12.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施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何侃  丁勇 《煤炭高等教育》2009,27(6):101-104
通过对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和系统分析,认为加强学科建设是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错位发展则为高职院校突破学科建设瓶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创新战略举措。结合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实际,提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错位发展战略三基点:"学科建设特色化"、"学科建设科学化"和"学科建设与科研一体化";从"重点学科建设"、"学科结构优化"、"学科基地建立"、"学科队伍建设"和"学术环境营造"等五方面,探讨了促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等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为发展性、协调性、持续性三大特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使其持续健康运行,从而保证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职业教育顺利、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探索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推进"双师"队伍建设、拓宽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促进校企合作机制形成等方面提出了实训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谐社会建设,对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文化是大学建设发展的文化土壤,是大学间相互区分的基本标识。建设和发展优秀大学文化已经成为现代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长期存在的主体性、结构性、组织性、建设性等难题严重制约了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损伤了大学文化在引领大学发展进程中的前沿地位和应有价值。从文化的多元性入手探究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选择适合大学自身特点的文化建设,将是全面提升大学文化品位和质量的应然路径。  相似文献   

17.
都市旅游为推进城市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结合起来,寻求二者的共同点,既促进都市旅游的发展,又有利于现代城市的建设。通过对重庆市发展建设和旅游开发条件的分析,从理论和实际结合上探寻重庆“山水城市”建设与都市旅游资源开发的结合点,实现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协调: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西部经济发展的物质条件,也是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协调: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区域开发与突出重点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与非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协调。  相似文献   

19.
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而“双一流”建设是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路径。本文考察“双一流”建设前后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水平的时空演进特征及区域发展异质性。研究发现:(1)“双一流”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效果较明显,其中服务社会子系统贡献最大,但内涵式发展水平整体偏低,发展不充分现象犹存;(2)“双一流”建设并未有效缓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区域失衡问题,东部内部、东-西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程度尤为突出,区域间不平衡是主要成因;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分布均存在东强中西弱的“撕裂现象”。鉴于此,应分类推进“双一流”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引导高教资源流向中西部;优化“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引导高校主动服务国家需求、争创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市场化程度提高和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品牌发展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加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也已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认为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是校园文化发展的更高追求,也是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围绕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四个原则,以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积极探讨高职院校如何在自身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上凝练、丰富、创新校园文化建设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