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昕 《出版参考》2018,(2):45-46
版权资产作为出版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它在出版企业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摸清家底、做好基础技术性管理、建立强调版权内容要素的管理模式、完善版权资产管理制度、主动谋划、积极尝试版权资产的应用、加大激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八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出版企业自身版权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运用版权资产盈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单丹兵 《出版广角》2016,(22):32-34
虽然从版权保护的理念与出发点分析,开放存取出版走了一条与传统出版不同的道路,但是其生存与发展仍然要以对版权制度的遵守为前提.影响开放存取期刊版权政策的因素包括:开放存取出版的经费、政府的开放存取政策、作者的认识与态度等.从发展来看,采取开放存取版权政策的期刊越来越多,多元化的版权政策将并行发展,知识共享协议在版权政策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版权政策会更加重视利益关系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李光霞 《出版广角》2015,(13):44-45
数字出版是融合并超越了传统出版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出版产业.随着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参与,数字出版领域的法律制度亟待完善.对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如完善数字版权转让制度,促进数字出版发展;完善数字版权许可制度,实现数字出版各方利益平衡;完善数字出版基本法律制度,实现技术发展与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我国出版业参与国际竞争、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环境;同时,随着我国出版发行体制的逐步放开,海外资本和经营理念逐渐渗透,出版业的改革和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把目光投向海外,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已成为出版单位追求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同海外作者、出版和版权机构的合作,引进海外优秀出版物和先进的出版经营管理理念,输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不仅可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以提高出版单位的国际竞争力,壮大我国的出版业,扩大和增强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民族创新能力.<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国内个人和组织成立涉外版权代理机构的门槛降低,国内出版、策划机构面临更多的国内外竞争对手,那么,如何与国外出版和版权机构合作,开展版权贸易,成了出版单位和出版相关机构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出版行业中最早开展版权贸易的单位之一。从1990年至2000年,他们与海外80多家出版公司进行了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合作伙伴遍及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瑞典、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十年来,引进版权805项,输出版权133项。他们是世界多家著名出版公司,如麦格劳—希尔、微软出版社、  相似文献   

6.
版权问题一直是困扰网络出版发展的难题,网络版权纠纷不但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卷入的人群越来越多,波及的国家也越来越多。1999年王蒙、张抗抗等6名作家以网站提供作品浏览、下载,侵犯著作权为由,向世纪互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提出诉讼并胜诉,网络版权正式进入我国司法实践中。2000年10月,全国2000多家杂志社、期刊编辑部因维普公司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大量使用原告拥有著作权的论文而将其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中国农业出版社与香港特区、台湾及国外出版公司交往越来越密切,版权贸易与合作出版也有较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已同美国、英国、日本、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30多家出版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了  相似文献   

8.
强化引进版权图书出版的编辑意识姚文瑞我国加入国际著作权公约已经5年了。5年来,随着我国出版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图书版权贸易事业越来越兴旺,引进版权图书的出版成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出版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至近年来引进版权图书范围不...  相似文献   

9.
自九二共识以来,两岸版权贸易越来越频繁,出版合作进一步加深.目前,台湾已经成为中国内地最大版权输出地.两岸出版交流是跨越体制的文化交流,文章梳理了当前两岸版权贸易中出现的法律纠纷问题,主要有重复授权问题、无权授权问题、出版作品侵权问题以及中国内地作者维权难等,提出促进两岸版权贸易合作、解决两岸版权贸易纠纷的法律和制度协调方案包括制定区际版权贸易法律冲突法、构建两岸著作权法律法规数据库、完善中国内地著作权法附属型立法.  相似文献   

10.
沈琪 《出版参考》2016,(8):37-38
如今,出版界各类引进的翻译版图书屡见不鲜,版权贸易对绝大多数的出版工作从业人员而言也变得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常规了.如何正确界定版权贸易行为,如何规范版权贸易操作,其实在实践中仍有不少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 疑问一:美国籍作者写成的著作未经发表,率先和中国大陆出版社签订了图书出版合同并出版发行了中文简体版图书,这算不算版权贸易?  相似文献   

11.
过去、现在和未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自1983年签定第一项涉外图书出版合同以来,至今已有国际合作项目400种,其中引进版权(含合作出版)300余种,售出版权逾100种,合作伙伴遍及欧、美、澳和东南亚等地。特别是近年来,我社国际合作业发展迅速,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出版公司的关注,并与享誉世界的诸多知名大出版集团建立和发展了合作关系,为我社今后走向世界,向全球推广华语教学与中国文化传播做了积极准备。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电子书版权价值评估仍未能形成共识和标准,但毋庸置疑,以大数据为基础的评估体系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数字出版的深入开展,我国的电子书版权产业也面临一个新的契机。一方面,电子书内容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增长,海量的版权资源积累巩固了数字版权产业的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全媒体融合及信息交换的深入进一步激活了版权交易的需要,版权价值最大化挖掘成为了可能。面对版权产业新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学者除了从法律和技术的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广西大力加强对外合作出版,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对外合作出版、版权贸易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全国版权贸易的一方重镇。迄今,广西与美、日、德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成合作出版、版权贸易的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2000多种,其中输出670多种,引进1400多种。“九五”期间;广西已成为中国版权贸易的“三大窗口”之一,2001年版权贸易继续排在全国同行前列。广西的版权贸易如何在历史文化积淀不算丰厚、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迅速崛起?面对入世挑战,有何新的发展思路和应对措施?近日,记者采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阳建国。记者:近几年,广西的对外合作出版、版权贸易空前活跃,业绩不俗,引人  相似文献   

14.
图书的版权贸易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出版资源,以及国内的图书市场、文化市场、教育市场,同时改善了国内出版机构的经营管理。随着入世的临近,出版社越来越重视版权贸易的交流。因此,如何做好图书版权贸易的全程策划,也就越来越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下面是我在图书的版权贸易工作中的点滴经验与体会。一、做好图书的选题论证选题论证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基础上。如引进某一专业的图书,必须比较准确地掌握以下的信息:国际上该专业的发展趋势,国内该专业的发展情况;国内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和销售情况,国外该专业图书的出版情况…  相似文献   

15.
满悦芝 《出版参考》2015,(13):52-53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材低水平重复出版、同质化竞争严重,抄袭侵权等现象时有发生,高等教材的著作权纠纷案件越来越多,这既损害了出版社的声誉并造成经济损失,给高校的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也对教材作者的名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作为教材的出版单位,尤其是作为教材出版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教材责任编辑,必须要有强烈的版权意识,高度重视教材的版权问题,并落实到教材出版的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6.
图书版税制与出版产业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版税制是伴随欧洲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出现而形成的一种稿酬形式,它对协调出版商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的调节功能.版税制早在20世纪初便在中国出现了,60年代被废止.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涉外出版活动的不断拓展以及出版界版权意识的增强,版税制又得到越来越多的采用.文章从英美出版产业的历史经验、版权产业的发展趋势、搞活出版稿酬体制、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要求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出版界对外版权贸易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这种文化交流不仅繁荣了出版市场,也促进了我们出版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很多出版社从中获益匪浅.但随着涉外版权贸易的扩大和深入,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需要着力注意解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数字出版的深入开展,我国的电子书版权产业也面临一个新的契机.一方面,电子书内容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增长,海量的版权资源积累巩固了数字版权产业的资源支撑;另一方面,全媒体融合及信息交换的深入进一步激活了版权交易的需要,版权价值最大化挖掘成为了可能.面对版权产业新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学者除了从法律和技术的角度思考电子书版权运营外,对电子书版权经济价值的评估也进行了探索.对于电子书版权这一巨大的宝藏,能否对其价值进行正确评估,事关版权交易活动能否顺利进行,也将对电子书产业和整个文化产业的健康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已经开始了与国外出版社共同策划选题并合作出版图书,而不仅是单纯的国外图书版权引进. 早期的图书引进,国内出版社更多的做法是把国外出版社的图书版权买过来后,或直接影印或翻译成中文出版.这当中,不可否认的是,出现过一些市场上非常畅销的图书,在大众文艺类图书领域尤其如此,国外畅销的图书在中国翻译出版后同样能进入各大畅销书排行榜.但是有些领域的国外版权图书,如教育类尤其是语言学习类图书,适当的本土化工作则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出版初显端倪。作为新兴的出版方式,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网络侵权纠纷案件也越来越多,凸现了社会变革与立法滞后的紧张态势,使得国际版权组织和各国法律界都对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重新审视,并对国际版权条约和本国相关法律进行调整。网络出版商,要追求良性发展,就必须明确在现有法律体系中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规范自身行为以避免侵权责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