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植物在受到病原体、害虫等为害时,为对抗种为害,植物会采取防御反应,合成次生代谢产物就是其中的一条途径,这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对生态环境适应的结果。植物次生物质的产生是植物化学保护的必然结果。本文论述了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种内和种间以及对植食性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的防御作用,以期利用植物次生产物制成植物源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可减少化学农药在环境中的投入和污染,有利于病、虫害防治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促进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类植物保护剂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主要为萜类、酚类和含氮化合物。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对植食性动物的食物摄人、消化、代谢及生长繁殖的影响,或通过引诱植食性动物的天敌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侵害。本文介绍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对植食性动物化学防御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植物次生物质在植物防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次生物质是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与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章阐述了植物次生物质在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植物与植物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协同进化、植物对昆虫的危害、草食性动物的采食及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等过程的防御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植物次生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植物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物的基本概念 ,以及植物次生代谢途径和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植物次生代谢基因工程在增加植物药用成分含量、改良植物的品质和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虫害反应与抗虫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植物的次生代谢、补偿作用、诱导抗虫性和活性氧代谢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植物的虫害反应和抗逆性反应机制的新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李斌 《生物学教学》2002,27(12):36-37
单宁 (tannin ,又称鞣质 )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植物体的各器官结构中。它不仅与人类的健康生活密切相关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 ,正在化学、生物、医学、农牧等诸多领域 ,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1 单宁的分类单宁是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酚类多聚体中的一类物质 ,其相对分子量大多数在 6 0 0~ 30 0 0之间。K·Fren denberg于 192 0年根据单宁的结构特征将其分为可水解单宁和缩合单宁两大类。其中可水解单宁是非均匀多聚体 ,相对分子量较小 ,由酚酸 (主要是没食子酸或称倍酸 )与单糖成酯形成。酯键不…  相似文献   

8.
除了食用菌的构造物质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质外 ,食用菌的代谢产物种类繁多 ,在其生长后期或在不正常的代谢条件下 ,还会合成和积累一些次生物质。如抗生素、麦角甾醇、维生素、甾体、多糖体、橡胶类等。其中有些可以用作制药工业、食品工业或发酵工业的原料 ,或制成抗生素、抗肿瘤药物、鲜味剂等物质。1 抗生素过去 ,抗生素的生产主要是放线菌类。现知很多食用菌都能产生抗生素 ,供开发利用的前途广阔。已知食用菌产生的抗生素有 60多种 ,它们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噬菌体和丝状真菌等。例…  相似文献   

9.
周红 《生物学教学》2008,33(2):75-76
“关于植物激素应用价值的市场调查”是一个将理论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的活动。我们知道,大部分植物激素都是“内源激素”,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调节物质,这类物质一般在低浓度时对植物生长起调节作用,而且在植物体内通常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很多生长发育过程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这些调节作用因植物激素种类的不同而不同,包括促进生长(如生长素)、延缓衰老(细胞分裂素)、加速脱落(如脱落酸)、促进成熟(乙烯)等。  相似文献   

10.
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碱性有机物。生物碱绝大多数存在于植物体中,极少数存在于动物体内,故又称之为植物碱。植物生物碱是植物在长期的生态环境适应过程中为抵御动物、微生物、病毒及其它植物的攻击而形成的一大类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庞杂的结构类型和非常大的数量。目前人类所发现的5万多种天然化合物中有1.2万种是生物碱。生物碱在医药、植物的生长、发育、共生和繁殖过程中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浅论C3植物和C4植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C3植物与C4植物叶的解剖、生理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阐述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植物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最奇妙的莫过于它的生长方向,比如从一粒小小的植物种子萌发开始,它就知道根应该往地下生长,而茎则伸向天空。这是一个极为普通的现象,然而植物为什么要这样呢?它是怎样懂得“上”和“下”的概念呢?又是由什么力量促使它选择根朝下、茎朝上的生长方向呢?怎样解释这种生理机制? 科学家们首先想到的是重力,他们从物理学想到,地球的引力一定是影响植物生长方向的重要因素。当时,进化论的鼻祖达尔文曾观察到,金丝雀(?)草的胚芽鞘在单侧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向光性弯曲。植物的芽  相似文献   

13.
人工种子     
本文简介了人工种子的概念、结构、特点、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并对人工种子体细胞胚的形成、发育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分析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茎则背地生长的外因和内因及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植物内生真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内生真菌的概念、内生真菌的一般特征、草本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类、草本植物内生真菌所产生的真菌毒置及其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6.
无丝分裂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是雷马克(Remak)于1841年在鸡胚血细胞中首次发现的,1882年,弗来明(Flemmng)发现其分裂过程有别于有丝分裂,无纺锤丝和染色体出现,称之为无丝分裂。无丝分裂作为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对于无丝分裂的认识多有争议,本文结合植物细胞无丝分裂的研究资料,论述了无丝分裂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坤 《生物学教学》2006,31(9):68-69
人类常常用“平凡”的字眼来形容身边的花草树木,如“我是一颗平凡的小草”,“他就像一棵平凡的白杨树”等等,殊不知植物的进化历史远比人类悠久得多。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植物一直在不断地强化和完善着自己的生存技能,并因此获得了惊人的数学天赋。  相似文献   

18.
植物教学标本园是进行实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从建设数字化植物教学标本园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建设所需条件和数据来源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组织培养中用到的实验材料主要是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其中的组织可以是芽、茎尖、根尖或者是花药,根据细胞的全能性,实验材料通过脱分化、再分化得到的根、芽,最后培养成植物体。实验中用到的芽、茎尖、花药在培养前细胞中是有叶绿体,但是在培育成的植物体的根等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