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刊林漫步     
报纸媒体须创名牌精品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报纸媒体须有危机意识和紧迫感,须调整自我,提升品位,创新应变。网络时代,报纸媒体应创名牌精品,追求“品牌效应”,走“特色化”的道路。笔者以下面两条理由支撑上述观点。其一,报纸新闻在时效性(快)和包容性(大、或者说“杂”)上与互联网相比只能自叹弗如。但东方不亮西方亮,可在“特”、“深”、“精”上大下功夫。其二,网络时代,报纸媒体内部的竞争更加激烈,在优胜劣汰的无情法则下,创建名牌精品,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报纸创名牌精品有多种途径。近些年来,报界一些有胆识、…  相似文献   

2.
刊林漫步     
解释性报道的特点 解释性报道,是介乎新闻与调查性新闻、新闻评论之间的中间型(边缘型)体裁,比纯新闻(客观报道)提供更详尽的事实和有关背景材料,记者可以根据事实进行解释和议论,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本质意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刊林漫步     
一、由现象到本质的揭示点提炼主题。新闻报道的客观事物(事情、人物、经验等)往往是很复杂的,特别是事物外表的种种现象,总是以不同的形态和方式表现出来,五光十色,千姿百态,颇能迷惑人。一些社会公认的新闻精品采写经验告诉我们,提炼主题这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正是从片面到全面,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深化过程,也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一句话,就是透过现象抓本质的过程。抓住从现象到  相似文献   

4.
刊林漫步     
定点换景描写法定点换景,又称定点描写法,是描写景物技巧之一。作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根据材料的丰厚、典型,确定一个立足点,然后从这个立足点出发,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观察到的不同角度的景物描写下来,就叫定点换景描写法。定点换景与移步换景描写不同之处:前者,描写景物的立足点必须是固定在一个地方,立足点只有一个,描写的景物限于在这个立足点之内观察到的景物;后者,立足点则是移动的,景物也是转换的,  相似文献   

5.
刊林漫步     
新闻如何牵动读者的情感虞达文撰文说,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它应如何以情感人呢?应主要抓好以下四点: 一、情感与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新闻只有让读者充分认识客观事物,才能引发他们的情绪和情感。二、对于读者一时还不理解的事物,新闻有必  相似文献   

6.
刊林漫步     
褒扬性报道——新闻改革的主攻点褒扬性报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正面报道。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军队改革的过程中,成功总是多于失败,先进事物、先进人物总是多于落后事物、后进人物,光明总是多于阴暗。从尊重实践、尊重生活的观点来说,褒扬性新闻总是应该多于其它新闻,而改革的卓越成就更需要褒扬性的新闻唱主角。既然如此,褒扬性报道就应当成为新闻改革的主攻点。历史经验证明,褒扬性新闻对于推动社会的进步、改革的深入,对于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感召力凝聚力往往是其它类新闻所代替不了的。  相似文献   

7.
刊林漫步     
萧乾谈培养名记者谈到培养名记者,作家萧乾说出了他从几十年记者生涯中悟出的道理; 一是通才与专才结合。萧乾说:做记者必须是通才,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仅仅如此还只能做一般记者,要做名记者,通才之外要有所专,要既是通才又是专才。二是避免肤浅。  相似文献   

8.
刊林漫步     
改变会议新闻的单调程式 怎样改变会议新闻的单调程式? 1、信息化处理。就是扬弃其中程式化、重复性、低值的信息,传播其中最为人们关心的高值信息,多增加报道中“观众未知因素的含量”,减少“已知的成分”。 2、典型化处理。就是深入会议或跳出会议,报道会议所介绍的典型人物、典型单位和典型经验。 3、知识化处理。在电视会议新闻里摄录些知识性画面,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最佳效果。使人看后长知识,开眼界。 4、评论化处理。就是用言论的形式评述会议的  相似文献   

9.
刊林漫步     
怎样才能“抢”到好的新闻孙肇祺撰文认为,“抢”新闻首先是个思想问题,具体说就是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心。只有对党、对人民、对事业满怀赤诚,才有巨大的积极性、自觉性。在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战场上,许多新闻记者是冒着生命危险去采写、去实录战斗情况的。竞争意识。放眼今日,报刊如林,电台电视蜂起。新闻竞争场上的前锋,就是记者。因此,记者必须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事件突发,就要千方百计争速度、抢时间,象百米冲刺一样,争取第—个报道出来。如果麻木不仁,慢慢腾腾,抱着无所谓  相似文献   

10.
刊林漫步     
公正、全面地对外报道社会主义中国公正而又全面地向全世界报道社会主义中国,首先要求我们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原则。我们说“公正”、“全面”地报道中国,就是要实事求是地介绍在改革、开放中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又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的中国。“实事求是”又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以偏概全,不吹嘘,不给外国人留下中国一切都好的印象;二是不渲染中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无论是报道成绩还是报道问题,都必须留有余地。怎样使对外报道做到公正和全面呢?  相似文献   

11.
刊林漫步     
沈阳日报编辑部撰文谈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改变回避敏感的现实、作官样文章的老套子,敢于抓难题,给读者以亲近感。二、改变报喜不报忧、唯上唯书不唯实的老框子,既热情地报道成功的改革经验,又敢于报道失败的教训,给读者以真实感。三、改变单纯从工作角度报道、把读者摆在受指挥地位的老观念,通俗、耐心、系统地进行宣传,给读者以亲切感。四、改变肤浅、就事论事、不从事物本质上给人以启迪的老办法,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回答现实问题,给  相似文献   

12.
刊林漫步     
构思要成熟。构思是写作的第一步。构思如十月怀胎,动笔如一朝分娩。开头巧夺目。“有了良好的开端,成功便得到一半。”主题贵突出。主题是一篇稿子的灵魂。一篇稿子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主题是否突  相似文献   

13.
刊林漫步     
穆青谈记者的素质新华社社长穆青认为,当前新闻队伍中有不少同志不适应工作需要。作为一名记者提高的最重要方面是政治素质,记者应该是政治家、革命家、战士。其次是要对人民群众具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不能自以为是,把自己打扮成救世主。记者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一是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二是要有较强的新闻采访写作技能;“任何成功都是历经千辛万苦得来的。要提倡刻苦钻研精神。”(摘自《光明日报》)甘惜分教授谈自学应该学什么  相似文献   

14.
刊林漫步     
新闻信息的质量标准 新闻信息质量高低的标准除了一般新闻所具有的事实准确等标准外,还有: 第一,接近性标准。越是和读者接近的新闻,越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新闻的接近性,除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以及时间和地域的接近性外,还有一个由思想、感情等因素构成的文化的接近性。 第二,能用度标准。不同社会,具有不同价值观念的人对信息价值的理解和取向是不同的。不过,具体到某一报纸而言,针对特定的读者群,其信息的有用程度是可以判别的,这就要求办报者“慧眼识珠”,  相似文献   

15.
刊林漫步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善新闻对话: 一、组织各种社会协商对话,包括讨论当前问题,交换意见的各种座谈会,选择意义较大的公开刊登或播放,特别要注意报道领导同志同群众的直接对话。二、及时报道中央和地方各级领导机关讨论的重大问题,使广大群众及时了解中央精神以及地方领导机关对中央精神的态度。三、充分反映群众的要求和呼声,更迅速、更广泛、更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各方面和各条战线的真实情况,以及各族、各界、各行业和各方面人物  相似文献   

16.
刊林漫步     
李普——一丝不苟写刘帅刘伯承元帅24岁时在讨袁战争中失去了一只眼睛.传说医治眼伤作手术时,刘帅为了保护脑子,拒用麻药,手术过程中动了70多刀,刘帅坐在手术椅上一动不动.为核实这段史实,李普同志(原新华社副社长)费了不少周折.先是看到一篇当年刘帅作手术时一位目击者的回忆,其中描述说,手术的确没有用麻药,刘帅坐在椅子上,双手扶把,嘴里强数着下刀子的次数,一动不动,汗水从双腿流地。但李普同志对此说不敢轻信.于是又来到刘帅家中向刘帅夫人汪荣华询问.汪大姐证实说:“确有其事,刘帅曾多次跟我说起过.”至此事情已无可置疑了.可是,李普心中还有二个疑窦没有解开,还是不放心.他想.人的眼睛组织是十分细微的,受术者能一点都不颤动吗?目击者说当时刘帅知道动了七十多刀,这从医学上又怎样解释呢?他又去请教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教授.吴教授作了详细分析,认为“此事是可能的”!这样他才放心。李普说:“我之所以再三核实,目的是把我所提供的事实核准确,并且必须使读者能信服.”一位曾经沧海的老  相似文献   

17.
刊林漫步     
议论在消息写作中的运用在消息写作中运用议论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下列三种方法: 一,记者直接发议论。这种议论是记者感情的自然流露,或者是受某种机遇、场景的启发而联想生发出来的思想,它的特点是观点十分鲜明,毫不含糊。二,借他人之口发议论,来表达作者的意见。这种方法在消息中用得较多。比如“某某说”、“某某分析认为”等等,常常是代表了记者的思想观点。三,巧妙地寓议论于事实之中。这种议论,常常是通过精心选择能符合记者主观意见的新闻事  相似文献   

18.
刊林漫步     
新闻观念更新十题韩钟昆撰文认为,报纸新闻观念更新有以下十个问题: 一、要树立多功能观念。过去,我们报纸指导工作的观念、宣传教育的观念是非常强的,这是基本的功能,今后也不能动摇。但是,报纸不仅有这两种功能,还要树立多功能观念。1.传递信息。2.传播知识。3.增加娱乐性、服务性。二、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新闻意识。新闻是报纸最基本的体裁,写新闻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新闻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培养新闻意识,提高新  相似文献   

19.
刊林漫步     
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的说法,在西方早已流行。在我国,则直到十九世纪末期才有人提出.而第一个持此说法者,便是梁启超.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新闻学处女作《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此文中,梁启超提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他把办报与强国联系起来了.接着他又说:“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相似文献   

20.
刊林漫步     
改革十年间我国报纸呈现的八个特点特点之一:对传统的指导性进行改造,注重报纸的服务功能,由此形成第一个转变:在报道内容上,由大量的工作报道向大力传播各类信息、增大信息量转变。特点之二:对舆论的透明度加深认识,注重报纸的开放程度。由此形成第二个转变:在报道倾向上,由只报喜不报忧的封闭型向全方位观察事物、全面性反映事物的开放型转变。特点之三:对报纸的个性化着意追求,注重发挥自身的优势。由此形成第三个转变:在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