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西域艺术,深感史料之不足。历代文献或寥寥几笔,或不见记载,给研究西域艺术史增添了不少困难,偶然见到一些诗注,也因作者不熟悉艺术,而出现一些错误,笔者想就耳目所及者,略作钩沉,作些必要的注释和发微。 一、先秦乐舞诗钞发微 有关先秦时西域乐舞的描写,仅见《穆于子传》一书。学术界对此书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是“伪作”,“外传体裁”;也有人认为是“小说”、“传说”等等。长期以来,很少有人在史书中采用。  相似文献   

2.
有人说五代十国的纷扰割据局而是唐代方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这种看法并不错。但持这种看法的同志,在论述五代历史时只注意到当时的阶级矛盾与阶级关系,而忽略当时的民旅矛盾与民族关系。范文澜同志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唐朝初期的强盛,使西方和北  相似文献   

3.
《陋室铭》一文中有“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句。对“金经”有多种解释,我觉得这些解释都不妥当。一、语文课本注:(金经)指佛经。1.“陋室”非佛教寺庙,为何非指佛经?况且,寺庙中也并非只有、只准读佛经。2.作者是唐朝官员,又没有说他是佛教徒,为何非指佛经?佛教徒也并不是只能读佛经。3.从文中有“孔子云”可以证实,作者所读之书,并非只有佛经。二、还有人将“经”解释为“四书五经”,这也是片面的,作者所读之书并非只有“四书五经”。理由不用多讲。三、因为“经”字前面有个“金”字,还有人将“金经”解释为“金刚经”(一部佛…  相似文献   

4.
《电影艺术》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叶楠针对电影《巴山夜雨》引起的争论所写的《杂感》,作者对一些问题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有人说,剧本不符合生活真实,是虚假的。作者指出,近来对文学作品的指责,莫过于“生活是这样子吗?”这已成为某些人的法宝了,是口头禅。我说,生活不是这个样子!在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一个作品和生活完全逼真,没有艺术赋于的思想、感情、神韵,它是失败的作品。其实,这样指责的人,多半并不是谈真实性问题,而是对某些作品的调子,感到不是惯常那样,看作是异端,而又有难言之隐,只好说“生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世俗的经济政治生活决定着敦煌佛教和佛教艺术,敦煌俗众的信仰方式也不完全与内地相同。中晚唐时《金刚经变》在莫高窟大量出现,而五代以后却消声匿迹,说明了敦煌佛教艺术有它的个性。仅用“考经寻源”的方法、搬用内地佛教史的尺度来解释敦煌佛教艺术是有缺陷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醉翁亭记》的主题思想,向来就有争论。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游戏之作,主要表现作者以游山玩水的闲逸生活为乐,内容不足取,不过在艺术方面仍有成就,“然条达迅快,如肺腑中流出,自是好文章。”有人则认为“也有《题醉翁亭》诗中所描写的玩赏山水之  相似文献   

7.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鲜明地指出了遣词造句的一大流弊是“套板反应”.他说:“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个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相似文献   

8.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中鲜明地指出了遣词造句的一大流弊是“套板反应”.他说:“联想起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熟路抵抗力最低。引诱性最大.一个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愈走就愈平滑俗滥,没有一点新奇的意味。”“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鲁迅《野草》,除了受到波特莱尔、屠格涅夫和尼采“散文诗”的影响,象征主义、现实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也受过佛教文学创作和佛教美学思想的影响。他所主张的“发扬真美,以娱人情”与佛文化的美学思想“妙悟说”与“神韵说”关系密切,《野草》的艺术追求价值取向与佛文化艺术实践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经常听到有将蜀汉后主刘禅的“禅”字读成“chán”。笔者认为这种读法是错误的,刘禅的“禅”字应读作“shàn”。理由如下:1、读“chán”不符合历史实际。若读成“chán”,它便是外来词。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篇中说:“禅,梵语禅那。自从鸠摩罗什译出《禅法要解》等书,禅学始成专业。”鸠摩罗什是后秦时期的高僧,上距刘备所处的东汉末年一个多世纪。东汉末年,佛教在我国传播并不广泛,梵语文“禅”很难说在当时已进入汉语。退一步讲,即使当时汉语中有此外来词,须知刘备本是一名儒生,他的老师就是“学为儒宗,士之…  相似文献   

11.
千年名作,魅力持久,原因何在?在于它内容的丰富性,在于它解读的多元性。正是这种多元性,使得每一遍阅读都能给我们新的感悟。《醉翁亭记》正是这样的名篇。可能很多人认为已经把它读懂了,看透了,因为作者明明白白地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嘛!而笔者认为“醉翁之意不在酒,亦不在山水”。《醉翁亭记》的第一层内容是“醉”,是因酒而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醉翁亭记》的第二层内容;第三层是“与民同乐”,这一层的意思在文中有很明确的表现。但是,很少有人看到作者秘而不宣的第四层内容。当然,作者秘而不宣,读者却…  相似文献   

12.
意境即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最早提出“境界说”。他的“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意),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境)”,指出意境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为什么现在只提“意境”,而不提“境界”?李泽厚认为,意境是作者主观把握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存在,它分为“意”和“境”两方  相似文献   

13.
《黄鹂》在孙犁众多的散文作品中,也许算不得一篇精品,题材没有什么独特之处,思想内涵也似有点庞杂。这妨碍了我们对它的解读,因此有人说它是“写热爱大自然”的,有人说它是“领悟艺术规律”的,众口难调,莫衷一是。我认为,要理解这篇作品,一是要用“整体感悟”的方法,二是要联系作家的创作思想,这样才有可能把握到作品的真正内涵。这篇散文的倒数第一、第二、第四自然段,是作品的结尾部分,都是议论与抒情,多次谈到了“极致”这一观点,大自然的极致、艺术的极致,认为这是“不容易遇到的一种境界”。作者把整个作品归结到“极…  相似文献   

14.
对元代雎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人们发表了不少评论,对该套曲的思想内容评价之高,难以令人信服。一、《高祖还乡》非大胆之作《高祖还乡》以其“制作新奇”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因为它戏谑、嘲讽了一位皇帝,所以有人认为它是“大胆”之作,作者具有“艺术胆识”。  相似文献   

15.
哈代的研究者对《卡斯特桥市长》(下称《市长》)的评价相差颇大。有人说它“内容极好,允称佳作。”有人认为“它的思想意义无论对于今天,还是对于当时社会,都不是很大的。”外国学者吉丁斯在其著作《哈代》中,对哈代的其他小说介绍得比较详细,谈及《市长》时却一笔带过。 本文试图对《市长》的认识价值及其在哈代小说中的地位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清末王闿运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说:“孤篇横绝,竟成大家。”近人闻一多先生评《春江花月夜》说:“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这些赞美真达到了极致。然而从明代以来,文评家尽管对这首诗都是肯定的,但由于欣赏的角度和理解的程度各有不同,因而无论从内容或艺术方面,看法都不尽一致,甚或是互相抵牾的。就内容说,有人认为是“细致、形象而有层次地描绘相思离别之苦”;有人认为是“真实地反映出所谓‘大唐盛世’的现实生活中矛盾的另一个侧面”。就结构说,有人认为诗的后半部全是思妇之词;有人认为中间穿插有游子之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这首杰作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奥秘呢?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就前辈学者对P .2 5 5 5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辨析 ,认为P .2 5 5 5背的 12首陷蕃诗与正面的 5 9首陷蕃诗 ,并非同一作者 ,马云奇也不是陷蕃诗的作者。包括《白云歌》在内的 12首陷蕃诗的作者是在唐朝和吐蕃战争中奉命出使而被拘系的另一位佚名僧人。第二部分认为《白云歌》之“白云”来源于大乘十喻之“浮云喻” ,全诗借“白云”来演绎佛教义理 ,主要表达了佛家无常及空的思想 ;在诗题中也蕴含着唐五代时期敦煌地区“尚白”的风习。  相似文献   

18.
《杜鹃枝上杜鹃啼》中作者在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杜鹃是“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从前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愁种子’”之后,忽然笔锋陡转,说“可是波兰有支名民歌《小杜鹃》,我虽不知道它的词儿,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有人认为这一句话说得没头没脑,因为作者一边明说自己“不知道它的词儿”,一边却十分肯定地“料想它定然是一片欢愉之声,悦耳动听”,这也太主观了,太武断了。其实,作者的料想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波兰民歌名字中的那个“小”字。“小”总是能给人一种活泼欢快的感觉,很多词语加上“小”字,整个词的感…  相似文献   

19.
孟静 《教书育人》2009,(6):71-73
《潜伏》刚在地面频道播了一轮,就已经悄悄火起来,4家卫视联合买下其首播权,北京台更是指望依靠这部谍战剧收回他们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上打擂的失利。和《我的团长我的团》评价的两极不同,《潜伏》在网上的口碑几乎众口一词,它的“粉丝”叫“潜艇”,认为它甚至超越《暗算》。有人评论说,就因为《潜伏》是真好,反而没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风骨”究竟是指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建安文学何以有“风骨”?它有哪些具体表现?提倡“建安风骨”在今天有无意义?这些问题我认为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风骨”究竟是指什么? 关于“风骨”的含义,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作了专门阐述,但对刘勰的阐述究竟怎样理解,很久以来就存在着分歧。清代的黄侃认为:“风即文意,骨即文辞。”后来的说法更多了。有人认为“风”指内容,“骨”指形式;有人认为“风”指形式,“骨”指内容;有人认为“风”和“骨”均指内容而言;有人认为“风”是对作品内容的美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