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是普洱市唯一的民族医药研究和药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的科研机构。建所以来,研究所本着保留和承传普洱市各民族医药文化遗产、发掘和筛选及提高各民族传统医药、不断开发和引导普洱市人民发展生物药业的宗旨,不断发掘、筛选普洱市民族医药,开发和引导全市生物药业的发展与创新。十一五期间,先后  相似文献   

2.
<正>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佤族传统体育不仅能满足游客的文化需要和求异心理,还能缓解游客身心疲惫,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然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佤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诸多发展困境。只有注重提升佤族人民"文化自觉",不断增强民族旅游的"自我发展能力",创新开发佤族"乐活旅游"主题品牌,加强保护佤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境",才能促进佤族传统体育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抽取了212名佤族中学生,采用问卷法,分析了佤族中学生的民族和文化认同状态,以心理健康作为因变量,探讨了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佤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可分为民族语言认同、民族身份认同、民族习俗认同三个维度,各维度均值处于3.3670 ~3.7941之间;(2)佤族中学生对本民族具有相对较高的认同,表现出积极的民族认同状态,但在民族身份认同和心理健康上的得分偏低;(3)心理健康与民族认同之间的相关系数显著,民族语言认同、民族身份认同和民族习俗认同都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瑶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用药特点,其应用于产后驻颜方面具有确切疗效。针对近年来瑶医药特色疗法应用于产后驻颜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庞桶药浴疗法、饮食疗法、竹筒梅花针疗法、刮痧疗法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探求产后驻颜、保健的瑶医药特色疗法,为瑶医药应用于产后驻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拔罐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拔罐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早在公元281-363年间,晋、葛洪《肘后方》中,以角制罐,作外科吸脓血之用。唐代《外台秘要》也有载。清代赵学敏《本草拾遗》都有详细描写。拔罐法又名吸筒法,古称角法。是古代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有效的理疗方法。操作简单、易学易用,容易掌握,它不但疗效很好,并且无任何副作用,值得研究与推广,更进一步的发掘整理,使其在防治疾病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医药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系统介绍和总结了我国壮、藏、蒙等少数民族医药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的进展,并提出未来少数民族医药对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7.
"彝医水膏药疗法"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深入发掘民族文化宝库,大胆研究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 "彝医水膏药疗法"是流传于云南彝医中的一种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外治方法,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或伤势、病变部位而灵活采用相应的彝族药细粉或鲜品药,加药水或水调拌成膏糊状,摊涂于棉布或油纸上,外敷于病患部位,具有用药简便易行、效果安全可靠、治疗病种广泛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1 蒙医药在不断调整完善中迅速走向世界1 .1 《蒙医药百科全书》开始编写到 1 991年的 1 0年间 ,以传统、经典、百科为特征而发展。以前曾由于民间民族医药的整理、研究、纳入、实践的力度不到位而失去了特色。当 1 989年向有关部门介绍“神奇、羚角四味汤”等方时 ,很多学者对此十分重视。1 .2 《蒙古族民间疗法》正式出版 ( 1 991年 ,内蒙古出版社 ) ,此后 1 0年中蒙医药以民间民族医药、传统经典医药与现代西医药结合为特征而发展。“震整术”( 1 996年发表 )、“激光结合蒙医药诊疗”( 1 996年发表 )、“蒙医史概略”( 1 997年出版 )…  相似文献   

9.
《云南科技管理》2010,(4):94-94
<正>傣医学是我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具有2500年的历史,不仅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中医学院和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针对傣医药基础理论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制约了傣医药发展的现状,组织研究人员完成了"傣医药理论的整理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0.
传统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如何发展、怎么发展的问题。笔者以藏医学为例,同时从传统民族医学中医学的发展现状分析,认为传统医学的发展必须切合自己理论与实践实际,并用开拓的眼光传承民族医药,让传统民族医药重要成员之一的藏医药学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促进藏医药学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民族是个有着"发明先天性"的民族,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医药,解决了千千万万人民疾苦,继之,历代先圣先贤,不断地研究、发展,使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中国人民从历史的经验中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走向胜利的历史重任,才能使祖国振兴、民族兴旺、人民幸福.  相似文献   

13.
翁丁古寨     
正云南翁丁村曾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2021年2月的一场大火,烧毁了这处由充满浓郁佤族风情的全木结构茅草房聚集而成的传统民居建筑群。从照片中,我们仍能领略翁丁世外桃源般的"云雾缭绕"之美(翁丁在佤语里是"云雾缭绕"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正>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成立于1970年,是普洱市生物药业开发利用的综合性科研单位,主要负责发掘、筛选和提高民族医药,研究和开发民族新药,现有正式职工53人,离、退休职工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2人,大学本科以上学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民族的传统医药知识.是有待开发和利用的宝藏。提高民族医药的创新能力,可以增进人类健康福祉,尤其是对于发展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对于民族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十一五”重大科研专项中就设有民族医药专项.同时正在编制的“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中,也进一步明确了民族医药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成长质量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可是现在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针对大学生中存在心理困惑、心理障碍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及对策,促使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以旺盛的精力、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形势.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医药企业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在不同的生存环境里,经历过无数生老病死的痛苦。少数民族医药对于当地人民疾病的治疗、健康的维系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伴随着人类对西药的毒副作用不断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云南科技管理》2009,(6):75-75
普洱市民族传统医药研究所成立于1970年,是普洱市生物药业开发利用的综合性科研单位,主要负责发掘、筛选和提高民族医药,研究和开发民族新药,现有正式职工53人,离、退休职工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2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2人。研究所设植化室、资源室、普剂室、传统医药研究室、财务室、办公室、民族医院和组培育苗中心等7个职能科室。  相似文献   

19.
目前,广西民族医药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民族医药尚处在低水平的开发阶段,缺乏有效的平台使其产业化发展,因此广西民族医药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平台建设的战略研究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就广西民族医药的现状及民族医药发展的若干问题和战略选择进行探讨,认为发展广西民族医药事业,不但是广西人民健康的需要,而且对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云南科技管理》2009,(6):73-73
傣族传统医药学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傣医药的发展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79年建成民族医药研究所。在民族医药研究所的基础上,1988年又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病床编制100张,开设了傣药科研科、傣药制剂室、傣医骨伤科、傣医传统治疗中心等10多个临床科室。目前,医院已列入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民族医院建设,新的傣医院正在建设中。多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傣医药的发掘整理、继承发扬和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