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班级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班主任有时还会碰到学生中的偶发事件,  相似文献   

2.
教育机智是教师迅速而又恰当地处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偶发事件的能力。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智应该做到:正确的理论修养和渊博的知识可以防止出现偶发事件;了解学生的类型可以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科学诚恳的态度可以冷却偶发事件;不断完善自身可以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  相似文献   

3.
吕琼芬 《云南教育》2005,(26):41-41
偶发事件就是指课堂中突然发生出乎意料的事。偶发事件有两类,一类是积极的,一类是消极的。对后一类,如个别学生故意捣乱课堂,同学之间突然吵嘴打架,丢失东西等,教师深感头痛。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经验,与读者谈谈处理课堂消极偶发事件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曾预期而突然发生的事件,从性质上看大体可以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学中非认知因素引发的,如某事的突然发生,使学生产生亢奋或低落的反常情绪,迫使教学过程中断;学生的恶作剧或其他与教学无关人员以及小动物的侵入,引起学生兴奋和哄堂大笑,扰乱了教学秩序等等。另一类是属于教学认知因素引发的,如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与教学虽然相关、却超越常理的一些古怪问题,其中有的反映出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有的则是故意考老师等。但偶发事件不论属于哪一类,它都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对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强烈冲击,甚而造成破坏性;一方面它又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教育机智的极好机会,使坏事变成好事:要使坏事变好事,巧妙处理偶发事件,重要的前提是教师的个性修养和教育机智。而语智也是构成教育机智的重要因素,因而,对教师处理偶发事件的口语就有其特定的技巧要求。  相似文献   

5.
偶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和课堂教学目的无关而直接干扰教学的刺激事件。如学生纪律上的问题、有人迟到、个别学生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甚至暗地里打闹、教师教学中的失误等。这些偶发事件可使全班同学“忘掉”听讲,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在讲课的同时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或控制偶发事件的蔓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总结出几种处理偶发事件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友方 《新职教》2000,(3):25-25
做班主任工作苦点累点不算什么,最令人头痛的是有的学生不懂事,偶发事件不断,负面影响很坏。如果处理不好,它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班级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突然出现的事,难以预料,出现机会较少,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问题。要成功地处理好偶发事件应注意  相似文献   

7.
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比如:提问、恶作剧、疏忽等等。如何处理这些偶发事件,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笔者试谈肤浅看法,以为引玉之砖。1·充分认识并挖掘偶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一般来说,偶发事件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二是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三是其他方面的。第一类如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搞恶作剧,提出教师没有预料到的问题等等。第二类如教师突然忘掉某个字怎么写,或教具不填掉在地上等等。第三类如上课时突然飞进一只鸟等等。如果从偶发事件的性质来看,表现为良好的、恶性的和特殊的三种。良好的是…  相似文献   

8.
汤华 《成才之路》2012,(20):87-87
“偶发事件”,即预想之外、偶然发生的事件。学生中的偶发事件,有的发生在校外(如社会上、家庭里),有的发生在校内,有的发生在课堂上。比如课堂上个别学生突然捣乱,影响教学正常进行;个别学生突然提出一个怪问题,捉弄老师;个别学生不服老师的正确批评无理顶撞,等等。笔者认为,学生中出现的偶发事件,最后的妥善解决,关键在教师,特别是在班主任。对此,本人根据过去的工作实践,就如何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谈些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偶发事件的处理江苏徐光明偶发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情绪性、破坏性等特点.班主任处理起来深感棘手,轻则学生情绪消极.形响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重则情绪对抗,矛盾激化,影响班集体建设。下面列举我曾遇到的两例偶发事件,谈谈偶发事件的处理。A.某男生拿了外班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偶发事件是指与班级教育目的初级教育计划无关,而又出乎班主任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直接影响和干扰班级教育过程的无关刺激事件1敏锐观察,正确决策面对班级偶发事件,老师首先要敏锐观察,洞察事件的状态、程度、影响,观察学生对它的反应态度,了解或推测事件的原  相似文献   

11.
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一些突然的出乎意料的事情,即偶发事件。偶发事件的性质多种多样,如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捣蛋,捉弄老师,甚至与老师发生顶撞:有的学生干部突然闹情绪甩担子;有时同学之间发生打架等等。这些偶发事件不管是发生在课内还是课外,不管是班主任亲自遇到的还是其他任课老师遇到的,最后还是需要班主任去处理。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中,面对来自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教育环境、不同性格的学生,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教育机智,以灵活的措施,处理好课堂偶发事件。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中偶发事件及其应变策略海南斌武,吴杰胡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可分成三类:一是认知因素的偶发事件;二是非认知因素的偶发事件;三是外界干扰课堂教学的偶发事件,称之为“外干扰。”每一类偶发布仲有不同的应变策略。一、课堂内认知因素偶发事件及应变策略这...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偶发事件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从课堂偶发事件的特点、形成原因出发,提出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学情,防患未然;见机而作,视情而动;因势利导,及时调整;积累经验,积聚能力,以巧妙的方式方法处理课堂偶发事件,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工作需要研究工作的理论与原则,需要静心体会、领悟工作的艺术与方法。班主任工作的艺术主要体现为:善于将教育目的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结合起来,精心设计和灵活把握教育活动过程;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能激起学生内在的活力:妥善而巧妙地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化解矛盾与冲突;情感流露自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并且具有分寸感;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形象、幽默。具有逻辑力量和鼓动性:善于使用各种体态语言表示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肯定、鼓励、赞许、制止、批评,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境界,并获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强 《中学教育》2006,(7):50-52
教育教学过程复杂微妙,必然不可避免要遭遇一些偶发事件——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加以特殊处理的事件。偶发事件处理得好,可将“事故”化为“故事”、变偶发事件为教育资源。但教师如果不能灵活机智处理,偶发“事件”形成“事故”,就会造成僵局、伤害学生感情,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此时最需要也最能激发教师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既受到场地设施条件的影响,又有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同时还存在主体的个体性差异。许多因素的交互作用,致使在教学实践中难免出现没有预料到的、突然发生的偶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更有甚者,会直接损害教师的形象。本人在多年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一些偶发事件的成因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作浅显的分析。 一、体育教学中偶发事件的成因 1.体育教师导致偶发事件的因素 教师与其家庭成员或亲朋好友发生矛盾,导致心理负担过重,迁移发泄到学生身上…  相似文献   

18.
田嘉怀 《云南教育》2001,(20):43-44
教育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创造艺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充沛的精力,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各自的性格和经历。要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个体实现高质量的“管理”,不仅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对学生的理解与热爱,而且还需要我们有珠联璧合的工作技巧和巧夺天工的艺术修养。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感工作的艺术在形成良好班集体中的重要性。一、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处理偶发事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自制是艺术地处理偶发事件的前提。一遇到偶发事件就难以忍受,怒火中烧,大发…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偶发事件,这些事件不是我们能够预见的,有些“偶发事件”本身就具有教育或警醒的作用。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如果能及时洞察“偶发事件”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陈娴 《考试周刊》2011,(38):153-154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课中的"偶发事件"是指与课堂教学目的无关却直接干扰教学,突然发生的外来刺激或事件。由于课堂偶发事件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在体育教学中的偶发事件常常使一些教师手足失措,甚至陷入一种被动局面。因此,处理偶发事件既能体现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又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果处理不当,则不但会引起冲突,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