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论述了高校图书馆阅览室藏、借、阅、查合一开放式读者服务工作的模式 ,探索了图书馆员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角色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书刊封面犹如美人之容颜,或国色天香,或小家碧玉,或冷艳惊眸,或温婉动人,总是给人无尽的视觉享受。正因为如此,封面设计在书刊装帧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可或缺。在当今"读图时代",对封面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书刊能不能第一眼就抓住读者,吸引其关注,进而购买阅读,封面设计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书刊破损与书刊失窃,是高校图书馆中普通存在的现象。它与读、管理及管理机制、软硬件设施等均有关系。因此加强对读的教育、加强高校图书馆内部建设,提高书刊管理的业务素质与服务水平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馆藏书刊的破损与失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藏借阅一体化开架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现代化的图书馆应采用藏借阅一体化的开架管理模式 ,以体现“藏以致用”的原则 ,并分析了针对藏借阅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应采取的几种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的优化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开架借阅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是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 ,也是当前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情报中心 ,它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等各项工作的完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学校在新世纪的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的提高。衡量图书馆工作好坏优劣 ,不仅以其藏书量的多少 ,而且以其藏书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为标志。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 ,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 :新专业不断设置 ,选修课大量开设 ;学生在校人数不断增加以及学生自学时间增多等 ,这使高…  相似文献   

7.
8.
图书流通工作是图书馆读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流通工作,优化服务质量,对于树立现代化图书馆的形象,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整体水平,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主要论述改进流通服务工作,议几点粗浅的看法,借以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同仁们对进一步改变流通工作从封闭型服务走向开放服务;从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传统的纯借阅服务上升到提供信息服务,使流通服务工作走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提高高校图书馆外文书刊利用率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校图书馆外文刊利用因素。针对这些不利因素,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人事外文工作的经验,提出了提高外文书刊利用率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开架借阅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面对面的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了更大的阅读便利和最有效的借阅方式,同时提高了文献的流通率和利用率.但开架借阅管理给学校也带来了很多弊端,文章时开架借阅的利和弊,以及如何进行开架借阅管理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是借阅服务体制的发展趋势。要搞好开架书库的读者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满足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2.
提高高校外文书刊利用率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存在思想不重视和语言障碍、专业限制等主客观原因 ,高校图书馆外文书刊利用率一直很低。要改变这种现状 ,高校图书馆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文献检索利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14.
从评估方案,自动化,网络化检查和学习(含培训)等方面可以揭示海南省高校图书馆机读书刊数据库标准化建设的历程;认真严格,卓有成效的督促检查以及加强队伍建设的宝贵经验,对高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开展爱书护书的宣传教育工作方面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方面以及采取各种措施,优化藏书管理方面来谈了一下高校图书馆开架借阅优化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6.
17.
浅谈高校电子阅览室的多功能服务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服务项目及科学管理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书库开架管理后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浅谈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丰富的外文藏书是我国现代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的标志之一。但是,一直来全国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外文书刊利用率低的情况。本文对外文书刊低利用率的原因及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