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中学生接触时间长了,越来越发现,这群读书人很多不读书。他们每天沉湎于题海,语、数、外、政、史、地,时而之乎者也,时而ABCD,不是概念就是实验,真是疲于奔命,焦头烂额。周周清,月月练,上次的考卷尚未清理.这次的命题早已备好。一考就是五六门,数学老师前脚出门,英语老师已上讲台。为了挤时间、赶时间,于是乎,排队加塞,路闯红灯,读书人没有读书人的风度,读书人已然面目全非。他们只读教科书,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读其他的书。  相似文献   

2.
玩知丧志     
中国除了人多,就是书多。于是,读书人也多。像孔子式的韦编三绝者亦多,像杜甫式的读书破万卷者亦多,但中国并没有因为拥有多如牛毛的勤奋的读书人而进步。  相似文献   

3.
一、引诗导入有这样一句古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它张扬了古代读书人中举的欢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古代读书人中举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会给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读书人。同学聚会,回忆师范的老校长,就会想起他曾经在开学典礼说过的一句话:跳出农门进龙门,你们就是读书人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还没有褪去,又有人在墙上刷上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当时,勤奋读书的人很少,爱读书的人更少。受人  相似文献   

5.
鲁晓敏 《今日教育》2009,(10):36-37
历史上有两副著名读书人的对联形成鲜明对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是读书人皓首穷经.一门心事以功名钻营名利和厚禄.抛开社会责任:另一副就是悬挂在东林书院党前,由顾宪成所撰名联:  相似文献   

6.
如果读书人在历史上曾经风光,曾经被皇帝、官员和社会大众宠爱过的话,那还就是科举时代!  相似文献   

7.
教育与智慧     
教育与智慧是密不可分的.农耕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就是培养智者.智者就是具有超群智慧的人,体现于中国古代读书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追求上.  相似文献   

8.
<正>有一个年轻的读书人,天资不算聪慧,却十分勤奋。某天夜里,当他正在反复背诵一篇文章的时候,屋外来了一个小偷儿,这偷儿躲在屋檐下,想要等到年轻的读书人熄灯就寝后,就溜进屋内偷东西。可是小偷儿等了很久,就是不见熄灯,屋内的读书声不断,年轻的读书人一直背诵着同一篇文章,却依旧结结巴巴。小偷儿在屋檐下等了一个多时辰,等到脚酸眼花头也昏,心中火冒三丈,终于忍不住跳进屋内,对着年轻的读书人大骂:"你这种水平,读什么书?我听你念了三遍就能背下来的文章,你背了一个多时辰还背不下来吗?"说完,当着读书人的面,流畅地将文章背诵一遍,然后扬  相似文献   

9.
王多权 《教育艺术》2020,(4):12-12,11
阅读是提高一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文明、勇敢、勤劳、智慧的民族。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阅读历史,也留下了许多读书的感人故事,如韦编三绝、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借光等,激励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在封建社会,读书人通过应试步入仕途,从此后春风得意,"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很好的写照。现在读书人通过考试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然后步入社会就业,好多人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西方人还不知道石油是什么东西时,中国老百姓已经用这种黑色液体烧饭点灯了.这要归功于我国古代的一位读书人,是他经过反复研究,弄清了这种东西的性质和用途,动员老百姓推广使用.这位读书人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石油,这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这位读书人就是北宋时期的沈括(1031-1095).  相似文献   

11.
正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从此,这一天成为了读书最热闹的一天。正如"世界读书日"的主旨理念那样:希望人们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阅读的乐趣,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但无论如何理解,乐趣都存在于读书人的心田,阅读都避不开读书人的"江湖"。何谓读书人的"江湖"?古龙先生曾感慨:"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江湖"可以说是一  相似文献   

12.
书与人生     
古时的科举,就很好地把读书和做人融为一体了。可惜,东西久了就是容易变味,这科举也如此。读书人不再用心去读,而足用欲望去读,这样,读书与做人就分开了,读书人这三个字也就变窄了。  相似文献   

13.
儒家对教育环境的强调,一方面是要给读书人营造一个远离尘世和感官纷扰的清净世界,提供可以暂时"隐身"的书斋或书院,另一方面则是努力促成读书人放下各种欲望和杂念,专注领悟圣贤教诲,以期获得能够彻照心灵和"隐心"的精神道场。白鹿洞书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道场。  相似文献   

14.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设立科目进行考试.从读书人中选拔“学而优”者授予官职.为国家所用。从选拔官吏的目的来说,它是一种政治制度,目的本身就是为了政治需要。当然.因其与读书紧密相连.考试内容指导着读书人学习的方向.对教育而言便是无形的指挥棒。故也可说是一种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5.
《大中专文苑》2014,(7):M0002-M0002
人生,本是一场修行,阅读就是一种修行的手段,它能使人心灵富足、气质高雅,在喧嚣浮躁的尘世中变得踏实沉静。阅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如春发之芽,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每个人心中都珍藏着一粒种子,或长成墙角小草,或长成参天大树,种子本身的特性之外,还取决于读书人洒下的汗水。  相似文献   

16.
小宝 《高中生》2012,(22):25
平常和一些做生意的老板交往,常常听他们说,忙完了就想静心读点书,家里已经有好多好书,就是没时间去读。书没读,虽然没那么可怕,但在那些老板的口气里,起码也是完美人生的缺陷。当然,他们永远也忙不完。和这些老板相比,读书人有理由骄傲。读书人从来不会说,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智慧的源泉,在这文化殿堂里,肃静的环境给人一种舒畅、轻松之感,丰富的文献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真正体现了读书人的人生完美与和谐.置身其间会理解这纷缘情的重量,图书馆就是读书人所向往、而自由进出的“第二课堂”.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蒋松 《家长》2010,(5):11-11
低效率的读书人,其通病就是泛泛阅览,动眼不动手。其实,“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读书时动动笔,对提高阅读效率实实在在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学而优则仕"是两千多年来中国读书人奉行的原则.读书--考试--做官,这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所谓"正途".然而,这期间也出了不少读书人,往往选择一条退隐的道路,还有一部分人则因为在官场上遇到挫折了才想到退隐,这时候,他们往往会搬出"老庄哲学"来自我安慰.这里的"老庄",就是老子和庄子.他们两位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出世""退隐"的理论基础.所谓"出世"就是跳出世事圈子,不当官隐居于民间,它与"人世"相对应.可以说,中国古代凡有点学养的官员无不学会一点老庄哲学,都有一套"清静"无为的本领.  相似文献   

20.
建设书香校园,倡导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这就是为现代中国培养“读书人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