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的新闻评论娱乐化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成为当下新闻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现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要探析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原因需要从当下文化语境的重要方面——大众文化来研究。大众文化与传统的精英文化和主导文化不同,它以"大众"为幌子实现了文化的"媚俗",其产生机制、传播机制和接受机制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闻评论的娱乐化。结合大众文化的理论和新闻评论娱乐化的实践是探析当下新闻评论娱乐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今社会,文学经典话语权力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不断嬗变,依靠大众媒介掌握了商业意识形态话语大众读者,已成为建构文学经典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力量。文学经典建构的也形成新的形态:文学经典的"戏仿"和"商业化",进一步体现出大众读者掌握着话语权,这对于文学经典的建构无疑是一种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下,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使多种文化元素发生碰撞、交融。原本相对稳定而变化缓慢的民间音乐文化,也受到城市文化的强大冲击与挤压,传统音乐的人文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口传身授"的传承环链显得越来越脆弱,"博物馆式"与"市场化式"的传承与保护方式同样面临着失去精神家园的危机。学校教育作为当前大众获取文化营养的主要途径,在当代文化语境下地方高校的音乐教育应主动参与到地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中来。传统的民间传承技艺与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当下全球化日趋成为现实的语境下,殷国明先生着力挖掘并适时提出的"中国文论普世价值论"是跨文化研究视野下文艺理论创建的一种新尝试.这种尝试,不仅体现为国人学者探索解决时代文化——文艺理论问题的一种实践勇气,更体现为国人学者对于"地球村时代"的一种人文胸襟和文化信仰.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探讨、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文化的现代性转型,视觉文化开始走进大众生活的中心,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式。视觉文化一方面为大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另一方面也在与传统语言文化的交融中发生了断裂,如何有机结合两者将文化发展推向新的高潮是当下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武侠影片为例从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贯通、图像背后的能指与所指两方面来试图寻找视觉文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现代转型存在着困境,其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生存困境.从全息的角度看,"诗性"是中国书法、中国文化的全息元,拥有文心并回到诗性则是中国书法现代转型的必由之路.其中,"个性品质——当下民间——市场意识"的三位一体在中国书法现代转型中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书法家必须回到"诗性"与"文心"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当下流行于青年中的"佛系"文化,表面上看是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消极被动心态的折射,"佛袍"下掩饰的是精神内虚。鲁迅的生命哲学以"立人"为核心,关注着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是一种进取的、发展的、创造的哲学。借助于这一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榨出当代青年"佛袍"下面藏着的"小",而且能够开掘出他们内心蕴藏着的"大",启发广大"佛系"青年脱下阴冷的"佛袍",从狭小的生命格局中挣脱出来,在广大的社会与时代中追求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官,因为她小到整天对着一群小孩子,管着那些鸡皮蒜毛的事儿."但是我觉得她虽是一个谁也看不上眼的"主任",却可以让你体会到许多别人体会不到的单纯可爱……因此,"张扬个性、追求快乐"是我一直坚守的教育理想,做一个快乐、幸福的班主任是我追求和向往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化体系是一种动态构建生成的过程,网络语境下"丧文化"的"致郁"风险与"治愈"价值是这个时代需要关注的现实问题.处在边缘地位的农村青少年群体面临"话语表达不足"的困境,通过一系列的"丧"话语实践进行情感互动与构建群体认同.然而,"丧文化"的泛滥使消极情感不断蓄积并成为一种亚文化资本,从而产生"致郁"风险."丧文化"作为...  相似文献   

10.
幽栖在历史流转过程中的发展折射着不同时间段民族心理与文化的独特隐喻。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幽栖在现代语境下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存在,它融于世俗又超越着世俗,在当下物质语境中必将具有警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有明一代非常重要的巴蜀文人杨慎,学问博洽,茹涵既富,根柢盘深,方能在七子笼罩文坛之时,独立门户,有所创获。故杨慎的文学创作是基于其自身的文化积淀,其中之一是潜在地受到蜀文化的影响。杨慎对蜀文化的发展传承展开分析,又特别是对宋代三苏的文学成就展开全面批评,其中的重点是对文风和学风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小说都带着"桃花源"式的归隐情结,在表现这一情结时,沈从文与汪曾祺表现出诸多不同之处。沈从文着重赞美湘西人情事态的原始,而汪曾祺则着重渲染高邮水乡的和谐淡雅;沈从文憎恶都市人奢侈、畸形的生活,他通过都市与乡村的强烈对比,将自己深深寄托在湘西土地;汪曾祺则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城市,他的小说更多地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小城文化;沈从文注重人物生活形式及文体形式刻画,而汪曾祺则注重人性本质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1980年的“潘晓讨论”开启了新时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潘晓“看透”人生的背后是共产主义信仰和集体主义理想失落之后的彷徨。但“潘晓讨论”的戛然而止,使得潘晓的困惑未能得到根本上的解答,也使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未能得到深入的思考,人们逐渐被动地沦为个人日常生活的奴隶。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青年一代应通过对“潘晓讨论”的再审视,重新探讨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追寻新的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月下小景》是沈从文的短篇故事合集,其内质便是改写后的佛经故事。在外8篇中,沈从文努力模拟着"故事"现场,探索着"讲故事"的方式,并在其中渗透了他对人生和重铸人生的哲理性感悟。通过分析《月下小景》中的8篇故事,能够窥探沈从文的"故事特质":首先,"远方"在沈从文说故事的手法中,被视为一切故事的源头;其次,故事是可以复述的,故事的完成至少是两重的创作结果;再次,故事都包含某种有用的忠告;最后,故事是超越一切历史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国语》作为先秦时期的重要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及其在春秋时的独特意义。《国语》中的"道"概念从"天道"到"人道",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道"的解释开始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德"概念从无"心"到有"心",开始注重人的内在品格修养以及人自身能力的开发,反映了春秋时期德内涵的一次重要转换。《国语》中的"道""德"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关注人的内在品德及主观能动性。"道""德"强调的都是人对自身品格的修养与完善和对生活的思考,对我国当前和谐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清代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里,评价高启诗歌"蹊径未化","未能直追大雅"。以这一评价为视角来反观高启诗歌,可视为一次对高启诗歌另类的审视。沈德潜作为诗论家,自有其评价"大雅"的标准,但其"大雅"标准过于狭隘,不能正确评价高启诗歌。其实,高启诗歌拥有秀逸的辞句,清新的音韵,齐全的体例和洒脱的气度,而这些方面的特色符合更广泛意义上的"大雅之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雅、俗之辨一直是中国文学史上争议不休的话题。作为历代以来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俗文学不仅发轫于平民百姓的日用起居,而且反过来深深影响了知识精英的理论思维与创作实践。明代以学问名世的杨慎除了在经史诗文、音韵训诂、金石书画等雅文学领域成就显著外,还以满腔热忱积极投身于俗文学的整理和创作。全面考述杨慎俗文学创作的基本概况,并对明清以来杨慎俗文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历时性述评。将有助于还原杨慎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实际状况,对杨慎俗文学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研究亦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杨慎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文化人都是生活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特别是文化人中的名人更是不断地从传统知识中汲取养分,沈从文散文中存在浓厚的“水意象”,沈从文先生生活在自己的现代水世界当中,而这“水意象”从《诗经》开始已源远流长,沈从文自然受过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熏陶,那么这“水意象”必然会影响到他散文中对“水”的认识和创新,联系沈从文散文的现代水世界,论述其对古典知识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沈祖蕖创作,以词作造诣最高,诗次之,新诗又次之。她有三个现象耐人寻味:1.她自称“一生低首小山(小晏)词”,其词体创作实践却与这一关学理想不符。她的婉约词,走周邦彦、南宋格律词派及清代常州词派的路线,其令词也更近温韦、南唐,而不是小山。究其原因,乃在于“时序”,“非作者所能自主也”(汪东)。2.沈祖莱词篇篇可读,集中等闲之作,置诸“他人集中仍是佳词”(汪东),而求其代表作,反不易得。在当代词的选本中,倘若没有量的保证,比较吃亏。3.在沈祖菜称不上大家的古近体诗及新诗领域,她反能以少少许胜人多多许,占尽风滴.  相似文献   

20.
杨慎与徐霞客是中晚明时期游历滇云的两个典型代表人物,他们对云南自然地貌、山川河流、社会风俗、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记载,为我们探寻明代以来云南的自然社会变迁提供了详实的资料。较早入滇的杨慎,影响着后来徐霞客在云南的考察。虽然是截然不同的游历风格,但徐霞客的考察中多处追寻着杨慎的足迹。昆明作为明代云南省府,是他们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以游昆为切入点,探析二人游历的差异以及他们对昆明的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