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是展示和储存文物的专场,而文物作为记录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来实现与历史的沟通,与时代的交流。博物馆文物管理作为保存历史文物的重要手段,对于历史文明的宣导,满足人们对历史探索的精神需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当下博物馆文物管理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并制定相应的改革策略:建全文物管理体制,细化文物管理的措施,提高文物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2.
2000年12月,世纪之交,一项牵动海内外的工程浮出水面——中国三峡博物馆近期将在重庆市破土动工。 这个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博物馆,拥有30万件文物的保存空间,将把三峡文物抢救与保护的成果完整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人们评价,三峡博物馆的兴建,标志着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物抢救发掘工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已在很多地方普及,但很多博物馆仍然存在文物展示方式单一、文物保存和修复难度大、经营困难等问题。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为解决博物馆的现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思路。文章就已经应用的全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探讨全息技术在未来与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结合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4.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是北京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在1996年创建的私立博物馆,坐落在宜武区古文化街琉璃厂。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为明清传世文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不少还具有学术研究价值。馆内的布置温馨而典雅,左手一扇古拙的院门,靠墙一溜全套民国商务印书馆的《经》、《史》、  相似文献   

5.
游览文化博物馆已经成为现代人了解历史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而为了使参观者能够清晰了解某段历史与文物背后的故事,文化博物馆需要展现其特有的文化创作以及特色,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参观者的观赏体验。采取动画展示以及人员讲解等展览方式讲好文物历史以及背后的故事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展示,这样能够为参观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基于此,本文就文化博物馆如何讲好文物故事进行探究分析,并阐述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是征集、收藏、陈列和研究文物,并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观赏的文化机构,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各种专题博物馆不断涌现,博物馆的新职能、新形态、新的收藏对象也不断出现。中国黄酒博物馆和鄞州雪菜博物馆都是舌尖上的博物馆。这些博物馆的建立、完善与提升,为传播与弘扬中华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化文物资源作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是国家的"金色名片",如何让文物"活起来",对于传播博物馆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地区为例,从文物资源社会开放、馆际交流及藏品利用、"互联网+"的运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方面探讨了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裕钊书法文化博物馆藏品较为丰富,各类文物作品多层次罗列交织,以张裕钊书法真迹、碑刻、书法流派等文物为主题,彰显了张裕钊书法艺术成就。从众多文物题写者的情况来探究,这些文物体现出一定的社会背景及民俗风情,使得历经百年的地域人文事象进入了人们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华侨博物馆的发展与侨务工作大局、博物馆行业发展息息相关。本文试从侨务工作基本形势、博物馆行业发展主要趋势出发,在分析华侨博物馆的角色定位、特色优势的基础上,就华侨博物馆陈列展览、文物征集、对外宣传、社会教育、业务拓展、体制创新、学术科研、人员调配等具体业务工作提出粗略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坐落在北京亚运村的中华民族博物馆是一座收藏、陈列、展示和研究中国56个民族文物和文化、艺术的大型综合性人类学民族博物馆,也是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工艺制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基地。博物馆内建有陈列面积达10000平方米的陈列馆、400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同时按1:1的比例建造了40个民族的200座建筑。馆内收藏民族文物和用品10万件。这里建有国内最大的铸铁雕塑以及仿真  相似文献   

11.
陈志明 《文化学刊》2023,(12):127-130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博物馆对新兴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由此出现了数字博物馆。随着博物馆建设理念的进一步提升,由数字博物馆向智慧博物馆转型已经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和建设方向。本文简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发展历史,从加强对文物信息的标准化采集、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完善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三个角度详细阐述了数字博物馆的发展新趋势,并介绍了智慧博物馆的使用价值,包括游客行为分析与智慧化管理两个方面。本研究希望能够为数字博物馆的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2010年3月28日,由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与美国南加州宝尔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丝路奥秘——新疆文物大展"在美国洛杉矶宝尔博物馆开展。最大的展厅内,一位身着旗袍的中国女孩坐在古筝前,轻拢慢捻间,《高山流水》缓缓流淌;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4月20日,由杭州博物馆联手宁夏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西夏文物精品展"在杭州落下帷幕。近3个月的展出,集中展示了一百余件西夏文物精品,通过对西夏文字、西夏工艺、西夏佛教、西夏建筑等方面的展示,让杭州观众、游客尽情领略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王国所创造的灿烂而独特的文明。西夏古国的灿烂文明贺兰山下的西夏王朝,公元1038年由党项族建立。立国之后,凭借强劲的军力,雄霸于河朔。其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4.
李爱红 《文化学刊》2015,(3):226-228
青铜器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文物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艺术价值。在博物馆中,青铜器也是陈列展示的重要内容。为了弘扬我国博大精深的青铜文化,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通过对青铜器的陈列展示,博物馆在普及和传播青铜器知识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的重要性,探讨了博物馆青铜器陈列展示的各种元素,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古代青铜器得到有效的保存和全面的展示。  相似文献   

15.
正画面以蚕母、蚕茧和吉祥图案等为主,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北宋时期蚕神的形象和蚕茧丰收的场景,画面左上方的长方形字框内有直排的"蚕母"二字。温州博物馆历史厅里展示的绝大多数是文物原件,有一件用的却是复制品,那是北宋时期的木刻套色版画《蚕母》。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说,这是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防止紫外线长期辐射对纸质文物的伤害,因此才用了复制品,原件则保管在库房中。这幅《蚕母》目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刻套色版画,它蕴藏了温州桑蚕丝织业的历史痕迹。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笔者从温州博物馆获悉,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温州共登录一级文物183件(套),其中东晋瓯窑青釉褐彩瓷鸡首壶、北宋瓯窑青釉观音菩萨瓷坐像、北宋瓯窑青釉褐彩蕨草纹瓷执壶等3件瓯窑极为罕见,为瓯窑艺术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7.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以来,国内的科技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社会的文明建设也被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已经发展到各个领域。很多工作已经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转成数字化管理模式。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当下工作的发展,我国博物馆也开始进入数字化建设。本文主要从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和文物管理特点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大连大学博物馆在东北史教学与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大学博物馆历史文化陈列在中国东北史的教学与科研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馆藏的史前文物,在探索中国礼制起源、崇龙文化起源及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中也有其珍贵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春天,一场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交接仪式,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Eiteljor博物馆举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这一消息。美方返还的中国文物艺术品共361件,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直至清代,包括新石器时代石凿、玉壁,春秋战国青铜剑、戈、钱币,汉代陶钫、茧形壶、罐、仓,明代陶俑、模型明器,清代木雕建筑构件等,  相似文献   

20.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二大博物馆,建筑面积4.58万平方米,文物收藏容量30万件,具有当代新型博物馆的功能:在作为文物保护和陈列机构的同时,兼有文化信息、学术交流、科普教育和科学研究的设施和作用。内部设施的现代化程度达到80年代国际水平。它的馆址位于西安南郊唐大雁塔西北1000米处,城市干道旁。陕西博物馆在1991年6月落成之后,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之一,也被中外人士誉为古都西安的又一座标志性建筑。1993年获中国建筑学会首届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