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位三年级教师教学《三只蝈蝈》(六年制小语五册7课),在引导阅读课文之后,孩子们都为小牛和小东纯真美好的心灵所感动。他们中有的象在回味,有的若有所思,更多的学生觉得对于本文的学习似乎还缺少点什么。此刻,老师则  相似文献   

2.
误区一:教师不指导=学生自主在教学《蚂蚁和蝈蝈》第二自然段时,有位老师让学生通过看图体会蝈蝈夏天在大树下乘凉是多么的自由自在。又告诉学生第二自然段就写了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生活得自由自在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农村的学生“土”味浓。他们中有的在入学前就开始了一些简单的劳动,到了三年级放牛、割草、担水、劈柴、收割等都要亲自参加。如果我们能把他们看到的、听到的、做的都加以启发引导,提炼成写作素材,就可能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来。小学生把自己体验过的生活写进文章,关键在于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课文《三只蝈蝈》、《壁虎》写得具体生动,学生  相似文献   

4.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易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本片断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蚂蚁和蝈蝈由于各自的不同表现而导致  相似文献   

5.
正在学校教学研究活动期间,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蚂蚁和蝈蝈》一课。学习第2段小蝈蝈在大树下自由自在地唱歌、跳舞这一内容时,教师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了"自由自在"的含义后,与学生开始了如下对话: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蝈蝈?生我觉得是"自由"的。生"讨厌"的。师噢?看看谁能猜出老师想要的是哪个词?生"高兴"的。生"自由"的。师是"懒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辑之间  相似文献   

6.
《三只蝈蝈》是部编五年制教材第五册第三组里的一篇习作例文。同教其他习作例文一样,教学前要先看看这一组的“基础训练”里安排的什么习作内容,要求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知道“例”在哪里,劲儿往哪儿使。 这一组的习作训练安排的是看图作文。图画表示的是两位小朋友雨中送盲人的事。要求学生仿照《三只蝈蝈》,按顺序把这件事写下来。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搞清楚《三只蝈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是《三只蝈蝈》的教学重点之一。此外,这次习作还要求学生想一想“他们  相似文献   

7.
一、蚂蚁和蝈蝈[江苏教育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蚂蚁和蝈蝈在夏天进行不同的活动,在冬天里就有不同的结局。通过对课文学习,让学生领悟其中蕴含的“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青年教师卢晗执教该课主要采用引导式,以问题引入和仿照句式训练说话来进行。]师: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第1、2自然段,并思考:夏天,蚂蚁和蝈蝈在干什么?生:蚂蚁在搬粮食。师:它们怎么搬?课文是怎么样写的?谁来读一读。生1: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师:谁来评一评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2:这位同学读得有些不连贯。(…  相似文献   

8.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如何让学生语言的表达训练更有实效,仍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下面一个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完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第3小节后,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一个教学片段。师:咯咯,咯咯,蝈蝈为盲婆婆唱着歌。歌声还会领着盲婆婆走到哪儿?盲婆婆又会看到什么?学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说说吗?  相似文献   

9.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课堂气氛会比刚才更热烈,却没想到无一人举手。可能是因为怕我下不了台,过了一会儿才有一只小手举了起来。课后我百思不得其解:画蝈蝈总比拿一只现成的有意义吧,学生为什么不感兴趣呢?一位听课的教师说:“画、做多麻烦,拿只现成的多好。这年头,哪个孩子还乐意自己做。”  相似文献   

10.
一篇课文有很多词和句,不需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个个都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有心人,根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怎样学。我以《蚂蚁和蝈蝈》这课的第一教时为例,来谈谈我是怎样在备课时设计学生学习活动的。《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在寒冷的冬天悲惨死去的故事。在特级教师王兰、刘军老师亲自指导下,第一教时我是这样制定教学目标的:让学生读懂、读好课文;识记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其中7个生字要求会写;在阅读过程中,逐步使学生…  相似文献   

11.
在听课的时候,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老师都喜欢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在教学一年级的《蚂蚁和蝈蝈》时,老师便布置了这样的练习。在二年级的《秋游》一课上,又出现了这样的句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新知。对于二年级学  相似文献   

12.
教《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这篇课文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把自己用卡纸做的一只蝈蝈送给了朗读最好的那位学生。为了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再来读读这篇课文,我灵机一动,说“:现在有没有哪位同学再来试试,读得好老师教你画蝈蝈,你就可以自己画一只绿色的蝈蝈了。”我本以为这样  相似文献   

13.
赖丽华 《江西教育》2003,(11):29-29
柳州市景行小学戴蓓老师给学生上语文课《蚂蚁和蝈蝈》,让孩子们一部分扮成蚂蚁,一部分扮成蝈蝈,随着老师的朗读,表演冬天里的蚂蚁和蝈蝈有什么不同。老师的课文朗读完了,孩子们仍然意犹未尽,有几个演蝈蝈的小朋友,竟躺在地上不肯起来。课后,一位学生走到戴蓓老师的办公室,对她  相似文献   

14.
习题课是学习政治理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的教师并不看重习题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有的学生认为政治理论知识只需要背诵。习题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理解程度。本文从教师、学生和课堂三个方面来谈谈习题课在政治理论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前几天听同事上公开课《绿色蝈蝈》,她的课堂导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上课她先请同学们猜了两个谜语:“小小诸葛亮,稳坐中军帐,不下八卦阵,捉拿飞来将。”“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谜语一出。学生们争先恐后抢答:“蜘蛛,大象。”教师又接着发问:“大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把谜底猜出来的?”生答:根据谜语中讲的事物特点及平时的观察。教师顺势引入新课,介绍事物必须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说明。今天我们来学习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一篇科学观察随笔一绿色蝈蝈》,看看他是如何发现蝈蝈特点的?这样的导入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更为接下来的教学开了个好头。  相似文献   

16.
如今,教师上课拖堂几乎成了一些学校的普遍现象。有的教师拖堂两三分钟,有的五六分钟,有的甚至拖到了下一堂课上课时间,还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这引起了学生强烈不满。最近,在我校组织的学生评教问卷调查中,在“你最讨厌的教师课堂行为”一项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写了“最讨厌老师拖堂”。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如何让学生语言的表达训练更有实效,仍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下面一个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完课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第3小节后,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咯咯,咯咯,蝈蝈为盲婆婆唱着歌.歌声还会领着盲婆婆走到哪儿?盲婆婆又会看到什么?学着书上的句子,能试着说说吗? 生:盲婆婆,歌声会领您走进花园,让您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歌声会把您带回故乡,让您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有的语文教师上课平淡乏味,学生无精打采,东张西望;有的教师情趣横生,气氛活跃,学生双眸闪光,兴趣盎然;有的教师上课口沫飞溅,滔滔不绝,但听者昏昏;有的教师饱学经纶、学富五车,可一站上三尺讲台,学生垂耳恭听,上课听讲无异于听新闻联播。如何激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要善于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相似文献   

19.
蝈蝈     
《家教世界》2015,(9):32-33
为了享受倾听虫子鸣叫带来的乐趣,每到夏季就会有专门卖蝈蝈的店,这恐怕是在中国和日本才有的事情。其实只要屏息静听,就会听到很多虫的鸣声。生活习性蝈蝈生活在草丛里,除了吃草,也捉小虫子吃。蝈蝈的亲戚前足和中足上的两列刺如果很大,其肉食性强;如果刺较小,则植食性较强。两列大刺似织螽(zhōng)(雄性)(嘶——)只在夜里鸣叫薮螽(雄性)(唧哩哩哩……)傍晚在树上鸣叫  相似文献   

20.
胡超 《考试周刊》2012,(38):4-5
在试卷讲评过程中,常存在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有的教师将试题答案完整地呈现给全体学生;二是有的教师对试题进行逐题讲解;三是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己先订正,然后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作者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为提高数学试卷讲评课的效率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