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过去,科学家普遍认为人脸的进化与咀嚼食物有关,人手的进化与制造和使用工具有关,但最新研究表明,人脸与人手的进化与暴力有关。人脸的进化是为了抵御暴力从前,人们普遍认为脸部的进化是为了更好地咀嚼食物,但最近一些研究分析认为,多数古猿并不咀嚼坚硬食物。不久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充满争议的观点:人类的脸部进化是为了更适合抵御暴力。考古证据表明,从类人猿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的进化树如果只看主枝而不考虑分枝,可以描述为:拉密达地猿(又名始祖地猿)→南方古猿湖畔种→南方古猿阿法种→南方古猿非洲种→能人与直立人(又称匠人)共存→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但是,也有研究人员认为,能人之后才是直立人,即能人是直立人的祖先。  相似文献   

3.
我们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而"露西"则被称为"人类的祖母"。"露西"其实是一具南方古猿阿法种遗骸化石的昵称,1974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境内,距今已有320万年历史。"露西"的出土被认为是人类起源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可是,近年来的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比  相似文献   

4.
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远古人吃什么,怎么吃,这是人类学上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能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而且能从古人的生活方式中得到许多有益于今天人类健康的重要的启示。人类学家已经发现,食性与进化有密切的关系。生活在森林中的黑猩猩和猩猩主要在树上进食,吃比较软、较少有硬壳的食物。而最早的人类--南方古猿所吃的食物种类则比较多,而且带有较多的硬壳。纤细型南方古猿是杂食的,可能已有了食肉的习惯;粗壮型南方古猿主要是素食的。由于食性不同,这两个种系在进化过程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前者的脑容量…  相似文献   

5.
正当你在虚拟现实游戏中就餐,如果只是眼睛看到一场逼真的盛宴,而嘴巴却空空如也,难免会觉得意犹未尽。但从现在开始你将不再感到失望。你可以走到美食面前,伸出舌头品尝味道,张开嘴巴咀嚼,感受食物的口感。有研究运用电子元件来制造"虚拟食物",即便口中空无一物,也可体验到品尝和咀嚼真实食物的感受。这项技术将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中的餐饮体验增加新的感官输入,特别是对限制膳  相似文献   

6.
《学会》2001,(5):19
人类的起源 最近在肯尼亚Turkana湖西岸进行的野外考察所发现的新的证据表明,在东非,早在上新世中期,人科动物就已经分化成了各种不同的形式.这一发现(包括本期封面所示的KNM-WT40000,距今350万年)是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相当完整的人头盖骨化石.这一标本反映了"很像现代人的"面部特征与原始的脑颅特征的一种独特组合,它与同时代的"南方古猿"afarensis(如"Lucy")有很大不同,被认为是人亚科的一个新属.  相似文献   

7.
    
牙是人体中最坚硬的器官。外部包围着坚硬的壳壁,中央是囊腔,其中充满着血管、神经、结缔组织和淋巴液。因此牙齿不是植立在齿槽骨内的“死石块”,而是有感觉有生命的生活器官。成人32个牙齿(儿童20个)以齐整的队列并排植立在上下頜骨上,它们以集体的阵势把守着消化道的开口,完成着把食物切断、咬裂、割碎、磨烂的使命。牙齿的咀嚼力大得惊人。以专用仪器测量,普通成年男人的一对最小的门矛,其垂直咀嚼压力在15千克左右;垂直咀嚼压力最大的第一大臼齿竟可达72千克。平均成年男子的32棵牙齿的垂直  相似文献   

8.
元元 《百科知识》2021,(34):4-7
人类的演化进程经历了"南方古猿""直立人"和"智人"诸阶段而演化为现代人.元谋人是中国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生活在距今170万年以前,在没有发现并确认更早的原始人化石以前,中国人类历史的第一章将从元谋人这个最古老的祖先写起.元谋人是如何发现的?它的发现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陪伴我们千万年的"伙伴"人类体内的肠道细菌数量繁多,多达数以万亿计。可以说我们身上有多少细胞,就有多少肠道细菌。这些细菌中,有些来自食物和外部环境,这些仅是肠道中的过客而已,而另一些就是自远古就陪伴我们的"老相识"。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几种老相识的肠道细菌与我们相识的历史可追溯至非洲古猿时期。在距今约1000万年前,非洲古猿分成了两支。一支繁衍发展成为大猩猩,另一支的一部分发展成为人类,余下部分发展为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这些细菌的祖先就生活在非洲古猿的肠道里,并且随非洲古猿的  相似文献   

10.
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但是迄今考古学家没有找到任何一块属于800~400万年前之间的古猿化石。也就是说从腊玛古猿到南方古猿的近400万年间有一个空白。于是有研究人员提出人起源于海猿,正好能填补这块空白。  相似文献   

11.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类是从古猿进化来的。从古猿到现代人的历史说明了劳动怎样创造了人,只有劳动才把人和其他动物分别开来。古猿——人类的祖先,最初生活在树上,攀援树枝,采取树上的果实为食物(上期封面上图)。树上的生活使占猿的前后肢渐渐分工。之后,由于地理环境的变  相似文献   

12.
在现在社会中,图像的识别尤其是脸部信息的识别已经成为模式识别中研究比较活跃的一部分。在图像源中对人脸进行识别主要包括了两个部分的内容,一个是人脸的定位,一个是对人脸细节的辨认。现在已经作了很多的对定位和细节辨认也就是识别的研究。文章对识别和检测的主要算法作了一定的研究,最后提出基于图像的模式识别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牙病牵全身     
古人说:民以食为天,食以齿为先。口腔集食物的加工、输送为一身,熔强身健体、语言、仪表为一体,是维系人体消化的第一道关口和加工厂。 1.口腔健康影响着人的消化功能口腔健康对全身健康最直接的作用是咀嚼食物的功能。有人曾估算每天以2000g需咀嚼的饮菜、水果等计算,到80岁时口腔中的一副牙齿就要咀嚼约5万多公斤的食  相似文献   

14.
资讯     
<正>为何只有人类有下巴?为何人类是唯一有下巴的灵长类动物?此前的一种解释认为,下巴有助于人类吸引配偶。美国一项新研究则认为,下颌的进化和萎缩与烹饪的发明有关。研究人员推测,下巴是在600万年前至20万年前之间的某一时期出现的,最有可能是在200万年前左右。这与人类智力出现巨大飞跃的时间重合,而这一飞跃导致人类实现了诸多突破,其中包括发明烹饪。烹饪可使食物变软,人类再也无需咀嚼未加工的肉类和植物,也就无需大颗牙齿  相似文献   

15.
现在你回顾一下,在亲朋好友面前,你是否很有魅力,很招人喜欢惹人爱呢?如果你一时间还无法给自己一个准确的说法,那你就先从下述几个方面衡量一下吧!如果你有一张讨人喜爱的脸科学家认为,如果人脸长得符合"黄金比例",那么回头率和关注率肯定很高。以美女为例,美丽女性的脸庞通常符合以下黄金比例:两瞳孔间的距离是左耳到右耳距离的一半以下,最标准的比例是双眼距离占脸宽度的46%,而且眼睛和嘴之间的距离最好是额头发际线到下颌距离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最标准的比例是到嘴巴占脸长的36%。不过,美国一个心理学家研究小组认为,毕竟  相似文献   

16.
孙未 《科技新时代》2009,(9):103-103
臼齿是口腔最内侧的一组牙齿,用于将食物碾磨成容易吞咽的小块。人类口腔中的第三臼齿也就是常说的“智齿”,它对咀嚼食物没有什么帮助,而且容易出现发炎等问题,很多人都曾感受过智齿发炎带来的巨大痛苦。  相似文献   

17.
人类起源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以前,古人类学关于人的定义是“制造工具的动物”。那时已发现的最早工具是北京猿人石器,距今大约50万年,一般估计人类历史有100万年。1959年在非洲发现175万年前的石器,延长了人类历史的记录。此后人们认识到制造工具并不是人类独有的特征,不应作为区分人与猿的界线,改而采用直立行走作为人类最初具有的特征。人的定义这样一改,便把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也划入了人类的范畴,70年代发现了300多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阿法种(A.afarensis),也包括著  相似文献   

18.
骨骼化石显示,距今400万年前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已经会用双足行走了。对于类似A.afarensis的南方古猿(右图,最早的原始人类之一),已具备与双足行走相关的特征,如足弓、泽称的大脚趾以及膝盖和骨盆的某些特征。但这些原始人仍保留了部分与类人猿相似的特征:如短腿、长臂以及弯曲的脚趾等,这说明它们或许不是完全像现代人类那样行走,它们还有一定的时间是呆在树上活动。  相似文献   

19.
我们把气候的变迁和人类文明的变迁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一个“巧合”,文明的高速发展时期都是气候相对稳定宜人的时期,一种文明的毁灭则常常是气候起伏较大的时期。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人类演化与气候人类的演化过程是和气候的变迁分不开的。500多万年前,全球气候变冷。因为气候的变化,使得森林面积大量减少,有些树栖猿类不得不走出森林,学会在地面寻找食物,并用两腿走路,使双手能自由握住及搬运食物和物品。最早的人科动物出现了。大约250万年前,更严酷、更突然的第二次全球变冷出现了,与此相适应,粗壮的南方古猿中的一个先进分支产生了进…  相似文献   

20.
李海军 《科学中国》2007,(10):45-47
人们知道,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人类是从种灭绝的古猿类演化而来的。目前,科学家们区分人类和猿类的主要标准是:是否以习惯性两足直立行走作为主要行动方式。一般认为,人类演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一直到现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