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炳的音乐蕴藏着我国许多宝贵的民族乐器演奏精髓,代表着我国民族器乐的极高成就。阿炳创作并演奏的《听松》,以其短小的结构、宏大的气魄、崇高的境界,成为我国传统音乐的经典之作。作品倾注了阿炳的爱国之情,体现了他伟大的民族精神。作品借松树高尚的品质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阿炳独有的粗犷、质朴、刚健、苍劲、深沉的演奏气质和演奏风格。作品本身也具备了中国古典美学和古典琴论的基本特征,对该曲进行音乐本体、技法和审美等方面的分析阐释,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中国传统音乐尤其是民间器乐的基本样貌,对于传播和继承中国民间音乐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刘天华和阿炳的音乐为民族音乐之瑰宝,他们的创作有同存异,颇具匠心。本文对两位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从创作思想、历史贡献、作品风格、民间音乐继承与发展、作曲技法和演奏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比较。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中国专业音乐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格局和繁荣景象.音乐创作品种繁多,各种音乐体裁的作品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其中利用改编的手法进行创作已成为我国音乐创作的一个重要的途径.二泉映月(The Moon Reflected In Er-qua)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阿炳经常在无锡二泉边拉琴,创作此曲时已双目失明.据阿炳的亲友和邻居们回忆,阿炳卖艺一天仍不得温饱,深夜回归小巷之际,常拉此曲,凄切哀怨,尤为动人.  相似文献   

4.
阿炳是中国民间音乐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阿炳的音乐更是传播广泛,作品成为蜚声中外的传世之作。本文从阿炳音乐作品的影响为出发点,着重对阿炳音乐的社会文化价值展开论述,进一步揭示出传承阿炳音乐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历尽艰辛的一生,描述了《二泉映月》这首二胡名曲的创作过程,用富含感染力的文句再现了这一名曲的丰富内涵,表现了民间艺人热爱音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追求理想、不向命运低头、勇于抗争的顽强精神。《二泉映月》这酋不朽的二胡名曲创作的过程是课文的重点,它是阿炳苦难一生的生活积淀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1993年是民间音乐家华彦钓(阿炳)诞生100周年,逝世43周年,北京、南京、上海、无锡和日本相模原市等地均举办了各项纪念活动。阿炳的故乡无锡,也举办了阿炳艺术成就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阿炳诞生100周年民族音乐会、阿炳铜像揭幕仪式等活动。故乡人民在以最热烈的最深切的感情,纪念着这位成就卓著的民间音乐家。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巴哈用脑作曲;贝多芬用“心”作曲;莫扎特作曲什么也不用,而是自然流露。作为盲艺人的阿炳,作为民间音乐家的阿炳,作为不朽的《二泉映月》的作者的阿炳何以创作出这首举世闻名的二胡独奏曲呢?阿炳作曲是自然流露,是奔涌而出。其乐自从内心流淌而出,依心而为,依心而奏,依心而来,汩汩流淌。在阿炳的音乐天地中,弦与指和、指与音和、音与意和、意与人和、人与天地万物和。在  相似文献   

8.
《二泉映月》原是阿炳(华彦钧)所创作的二胡独奏曲,由储望华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将其改编为钢琴曲。该曲在原作基础上既吸取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又有所发展创新。本文从此曲的源流及创作背景出发,通过对它的改编和演奏风格的分析,旨在探索今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教材解读 《二泉映月》这篇课文以哀婉、深沉的文字记叙了民间艺术家阿炳创作二胡曲《二泉映月》的过程。课文集语文、音乐、美术、社会、思想教育于一体,文章以如泣如诉的二胡琴声感染人.以阿炳坎坷的生活经历、丰富的内心情感感动人.以惠山优美的月夜情怀吸引人,以生动流畅的语言文字打动人。  相似文献   

10.
杰出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民称瞎子阿炳)系江苏无锡人。自幼在其父亲华清和(无锡当家道士)的影响及严格训练下学会了多种民族乐器,如笛子、二胡、琵琶及打击乐等。青少年时期就已具有较高的演奏技巧。之后他又广泛接触和勤奋学习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包括江浙一带的民间歌曲和地方戏曲音乐,奠定了自己音乐艺术创作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11.
同为音乐巨匠 ,阿炳和贝多芬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音乐 ,他们的身世极为相似 ,然而创作风格却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自幼随其父华清和道士学习音乐,十三岁时已会琵琶、二胡、笛子等多种乐器,十八岁时被公认为技艺杰出的人才。由于长期受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熏陶,加上高超的音乐天赋,因而能够把一生的遭遇、痛苦、希望、欢乐寄于音乐之中,并成为他坚强生存的忠实伴侣。阿炳1950年12月病故,他自己曾说能演奏270多首乐曲,现传世之作只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和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以及《听松》三首。在这三首二胡作品中,由于《寒春风曲》的部分曲调及…  相似文献   

13.
明亮音符、照透生活里程──安徽盲人音乐家尹明山的竹笛艺术洪安宁在中国音乐史上,瞎子阿炳的名字及艺术的成就,家喻户晓,他那优美动听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给人们带来了美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像阿炳这样的民间盲人音乐家,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也不乏其人,只是人们...  相似文献   

14.
浅议阿炳创作的三首二胡独奏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炳的音乐修养最初主要的基础属道家音乐,作为一名二胡演奏者与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入了解阿炳的生活道路和他的内心世界,才能较好地掌握阿炳的艺术手法,才有可能较好地演奏和解释阿炳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文中生动记叙了民间艺术家阿炳的艰难身世和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文中的记叙无论是似水如银的月光、淙淙的流水……还是热爱、哀怨、激愤的人物复杂情怀都和《二泉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 音乐能激发情感,开启心智,陶冶心灵,塑造人格,音乐与文学本身密不可分.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与生俱来的音乐才华,成就了《二泉映月》这首不朽的世界名曲.课文《二泉映月》向我们展示了阿炳创作的艰辛历程.为了帮助学生走进文本,品味和享受语言美、人性美,我尝试把音乐纳入教学中,在课堂上适时地播放《二泉映月》这首二胡名曲,借助音乐渲染教学氛围,发挥学生想象,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借助音乐引领学生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魏茜 《考试周刊》2007,(1):107-108
华彦钧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民间音乐家,他一生坎坷,道教音乐及其社会经历和民间音乐对其的艺术成就有很大的影响。二胡曲《二泉映月》是阿炳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二胡曲中最成功,最完美的杰作之一。  相似文献   

18.
《二泉映月》是我国民间器乐创作曲目中的瑰宝之一。评论界对《二泉映月》所表现的内容和呈现的形式,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和论述。我个人认为,把《二泉映月》理解为一首双主题变奏曲式的无标题音乐似乎更为贴切,而我们从旋律中可以感受到乐曲所抒之情,也应该是表达了作曲家阿炳的悲愤情感。  相似文献   

19.
刘婧 《辽宁教育》2006,(7):77-78,81
一、文本分析 《二泉映月》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的精神。文章真挚感人,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了一位天才型的民间音乐家华彦钧,即人们所熟知的阿炳,一曲《二泉映月》更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而有着相同经历的另一位盲人音乐家孙文明也在二胡表演、乐曲创作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伴随着人们对民间传统音乐的深入挖掘,他的音乐魅力和学术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两位大师都在不同的艺术道路上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将他们进行比较、研究,对我们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