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区域经济理论的最新进展,其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与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政府政策等.最后指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集群理论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培育产业集群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可行道路。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产业集群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河南产业集群发展存在诸如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业集群发育程度低等问题。要采取措施如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产业集群的发展;制定科学策略以形成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分工与协作等。努力推进河南产业集群的发展,实现河南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所导致的经济集群已成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尤其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通过对我国产业集群的现状及有关问题成因分析,提出我国政府应因势利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培育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区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各国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而产业集群在各国一定区域的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产业集群模式不仅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而且集群企业依托大企业集团分工协作.有利于我国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提升我国产业集群的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徽商产业集群历经百年的演变发展过程,对推动新农村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具示范意义,对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叶灵子 《考试周刊》2011,(51):228-230
一、循环经济理念在产业集群政策法规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国务院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产业集群是有效的区域发展战略,是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集群也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一种新的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健康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而恰当的政策选择则是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区域品牌既是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又能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湖南产业集群已初显成效,但区域品牌建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集群规模小,区域品牌宣传不到位等。根据湖南区域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文章试图提出湖南区域品牌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对策,促进湖南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集群通过人才集聚、创新效应提升区城创新能力。通过区域品牌效应、辐射效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所以,应科学规划大学集群发展,合理配置区域资源,完善大学集群创新环境,引导区城集群大学问的竞争与合作,发挥大学集群功能,提升其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力。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通过提升产业本身的竞争力来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利用2010年陕西省11个地市旅游产业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陕西省各地市旅游产业集群程度和区域经济竞争力分别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名,得到如下结论:除榆林市外,其它地区的旅游产业集群程度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说明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能够推动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以产业集群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催生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发展浪潮。但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集群内企业同样遇到了空前的困难。甚至破产。原因在于我国产业集群还存在着技术水平不高、专业化服务不健全、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未来产业集群的发展应该突出区域优势,提高专业化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升级。金华火腿产业发展的事实表明,产业集群升级有利于中小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创新道路,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过程中频繁出现的经济现象,由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导致的产业集群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发展,黄山市五城镇的荼干产业已出现了产业集聚的雏形,并成为推动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形成规模的、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还有很大的差距.总结五城镇茶干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对于促进黄山市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集群化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许多产业更倾向于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内的集聚。产业集群化的原因主要有国家作用的弱化,区域作用的强化,跨国公司的本地化战略,创新与扩散的本地化趋势,以及本地化劳动力市场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扩大了产业集群的产业范围,延伸了产业集群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了区域网络的连接范围,增加了区域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区域政府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本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是市场竞争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鞍山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其自身特点和历史形势,提出了实施产业集群战略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指出了鞍山产业集群战略发展实施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产业集群概念,此后,人们开始广泛研究产业集群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产业作为衡水市的一大特色产业,近年来在政府的扶持与引导下,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对于文化产业升级发展作用显著,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不断扩大,文化产业日益成为衡水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是产业空间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区经济的新现象,且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同时,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实践证明的健康发展能很有效地提高区城经济的竞争力,它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论.选择合理、恰当的政策能很好地促进产业集群形成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地方高职院校必须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抓住区域快速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大量增加的机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服务产业经济的专业集群建设,使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区域产业经济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的理论发展及我国对产业集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产业集群研究热。产业集群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分析产业成长和区域发展理论,由于其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以及成长模式的探讨通常运用全球价值链模型、钻石体系、灵活专业化以及集体效率模型等。我国对于产业集群的研究也越来越关注,从理论方面,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运行、产业集群在经济增长中的经济学分析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基于产业集群的理论从技术创新、区域经济、开发区发展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产业集群发展迅速,规模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产业集群使区域经济获得成本、效率、创新和品牌效应等优势,在加速区域城市化、吸引资本和人才及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用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实体形式,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专家们关注的焦点。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文化因素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区域文化的形成出发,在经济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作用下使区域文化演变成产业文化,促使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并最后推动产业文化转变到集群文化,再在集群文化中培育学习文化和创新文化,从而推动产业集群的成长。本文从文化演变的路径揭示了产业集群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政府培育与引导区域文化促使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