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纸"的发明,使中国古籍流通及宣扬传统文化变得十分便利。在纸本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携带方便、美观等要求,逐渐出现各种装帧形式。本文按照出现先后顺序,分别论述卷轴装、叶子、轻折装、旋风装等各种纸本装帧样式。  相似文献   

2.
金镶玉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图书馆杂志》2000,19(9):55-55,46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书籍之中,其装帧形式繁多。唐朝以前主要有韦编、丝编、卷轴、旋风装;宋至清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清末民初至现当代则有线装、平装、精装等。书籍的装帧是随书籍的不同材料而采用不同的装订形式。它既实用,又能给人以美感,还能反映版本形式的时代特征,而成为鉴别版本的依据之一。有一种装帧形式为绝大多数版本学和书史等书所不录,至使这种装帧形式鲜为人知或知之不详,这就是金镶玉装。  相似文献   

3.
"旋风装"是中国古代图书装帧形制中较为罕见的一种。该文对历年发现的"旋风装"版本进行汇考,确定"旋风装"的具体样式及其流变。  相似文献   

4.
汤印华 《图书馆学刊》2006,28(3):125-125,F0003
中国古籍卷帙浩繁,按其装帧形式可分为简策装、卷装、经折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等10多种形式.结合清抄本《湖南文士贯籍》的修复实践以点带面,详细介绍毛装古籍的修复经验.  相似文献   

5.
《中国编辑》2004,(3):92-93
我国古籍前后大概有过简策、帛书卷子装、纸书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等十种形制。以下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古籍的装帧形式由简策、帛书,到纸书(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演变过程的论述,揭示出中华民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精益求精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7.
我国书籍装帧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还没有发明纸以前,文字写在竹签和木板上,用绳子或牛皮串连起来,卷成一卷,这是我国书籍的最原始的装帧形式。后来,纸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形式逐渐由卷轴装向册叶装过渡,创造出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装帧形式。从  相似文献   

8.
梵夹装不是经折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在我国书史学术界,关于书籍的装帧形式,一直流传着“经折装又称梵夹装”的说法。即认为:梵夹装=经折装;经折装=梵夹装。以至于《辞海》、《中国书史》等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辞书和教科书也以此为定论。如:郑如斯、肖东发先生编《中国书史》1987年版104页,《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1304页中均说:“梵夹装即经折装。”经考证,实则不然。笔者最近在豫南地区进行古籍考查过程中看到了国内唯一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半部唐代《贝叶经》,此经装帧形式完好,是真正的梵夹装。共262叶,重2393.5克,长50公  相似文献   

9.
三、西夏书籍的版式及装帧艺术 1.栏线、界格和小花饰 大多数西夏书籍都有简单的黑色栏线和界格.栏线是写本书页面装帧的主要形式.卷子装和折子装写本书籍通常是沿上下整个面画两道横线,这样也就画出了天头和地脚.  相似文献   

10.
石莹 《出版科学》2015,23(2):111-112
书籍装帧,乃是一部书稿付梓之前,对书籍整体形态进行的艺术和工艺设计.中国古代的书籍虽也有装帧保护,但现代意义的“装帧”一词,是丰子恺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日本引入的概念.如今的书籍装帧,已不仅仅指封面设计,而是包括了整张书衣,以及书籍形态、用料和制作等各方面设计,但在民国时期,装帧主要是指封面设计. 南京藏书家金小明多年来致力收藏民国书刊,浸润日久,对民国书装那些事儿可谓信手拈来.近年来,有数篇关于民国书装的文章发表于《博览群书》《万象》《温故》《闲话》《老照片》等刊物.2014年夏,金先生将这些随笔文章汇集成《书装零墨》一册,从中依稀可见民国年间出版发行的书籍封面设计的小史.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程,其中书籍的装帧形式也随之时代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装帧材料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装帧形式。旋风装出现在唐朝的中叶,在其发展史上仍然存在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之书籍装帧有其特有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诗情画意"。本文提出并细辨了"诗情画意"的概念,并以丰子恺、陶元庆、闻一多等老一代艺术家的书装设计,以及当代书装艺术家张守义、张慈中、宁成春等为例,分析了中国书装艺术特有之美,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今装帧设计界一味追求国际化潮流提出商榷。  相似文献   

13.
殷梅 《兰台世界》2011,(12):26-27
关于我国古代书装史研究的成果非常多,比较集中的是关于图书装帧形式的研究,本文就我国古代书装史的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和不足之处,以期对现实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古代书装史研究的成果非常多,比较集中的是关于图书装帧形式的研究,本文就我国古代书装史的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价,找出其中的精华部分和不足之处,以期对现实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邹典佐 《出版科学》1999,(2):40-40,39
在我从事十几年书装设计工作中,有两套书的装帧设计不能忘怀,一是1993年为《闻一多全集》整体设计,二是1997年为《中国图书大辞典》整体设计。这两套大型图书都列入国家重点,作为设计人,压力很大,真有点“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之感。如今两套书整整齐齐地放在我面前,细细品味,酸、甜、苦、辣皆有,谈不上精致豪华,却显示出拙朴自然,没有太多的兴奋,却留下一些遗憾。  相似文献   

16.
冠有焦玉之名的几种明代火器著作,现在经常为研究中国科技史、中国火器史和中国军事史的学者所引用。目前在科技史界极为盛行的看法以《火龙经》为代表的火攻书成书元末明初,但也有个别研究者对此提出过异议。那么,焦玉火攻书究竟成于什么年代?由于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对中国古代火器发展史的认识和评价,故不可不慎重对待。题焦玉撰的火攻书有《火龙经》、《火龙神器阵法》、《火龙神  相似文献   

17.
封面是书刊装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国装帧艺术家曹辛之,曾在他的《装帧工作者之歌》中这样写道:“一本书如果没有封面,不经过装帧,就象一个人赤身裸体——没有穿衣裳。作者给书以生命、智慧、思想……,我们来为他设计形态,配上合适的服装。”  相似文献   

18.
肖辉 《中国编辑》2011,(3):41-43
为了做好记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宣传和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红书",笔者认为在"红书"装帧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做好两方面的工作:把握好"红书"的政治内涵与文化意蕴的统一;运用好文字与图片的各种功能,力争使"红书"的外装能做得好看、耐看,令人爱看。  相似文献   

19.
魏隐儒先生的新著《古籍版本鉴赏》,于1997年4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读后获益良多。此书提纲挈领地介绍版本学的内涵,深入浅出地叙述中国古籍雕版书的历史.图文并茂,方便读者。书中还订正了不少前^的谬误,如早期书籍装订形式的旋风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提出了新见解,并配有图解,读者一目了然。这确是一本学习古籍版本知识很实用的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古代的书籍装帧彤式,自简策而卷轴,继之为旋风装和经折装。这二种书籍装帧形式的产生,标志着我国书籍的旧形式向新彤式的转变,标志着卷轴制度向册页制度的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