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就业者"的韩国高职教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韩国的高职教育以培养具有就业技能的就业者为目标,虽然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在称呼上有"中间职业者"、"多技能者"等区别,但是培养模式有共同的特点,都强调学校与企业界的合作,并且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等.  相似文献   

2.
由"职业"到"生涯"的高职教育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高职教育发展从“由学校到工作”到“由学校到生涯”的转向,我国的高职教育应围绕教育公平和终身教育的需求,更加注重具有普遍的可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的“核心技能”或“关键能力”的培养,更加关注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就业”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社会需要的“就业”,以“生涯教育”整合影响高职教育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批判理论的不同价值倾向,形成以人的发展为直接和最终目标的高职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全日制学校教育"与"在职培训"两种模式的对象、形式、内容、效果不同,各有优势与不足。结合两种模式的优长,可建立"学工合一"教育模式,从全日制教育模式逐步过渡为带薪半工半读、工读相间模式,将就业教育理念贯穿学校教育始终,实施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在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面临重大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客观上需要高职教育实现四重过渡:学制系统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过渡,发展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过渡,办学模式从学校单独办学到校企合作办学过渡,人才培养从强调学历教育向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过渡.这四重过渡的根本实现,需要通过深化教育学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来推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经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受教育者的需求等方面分析目前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并从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层面提出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目的就是要让高职教育下的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工作世界的结构和要求,适应千变万化的职场。  相似文献   

6.
"订单"培养模式下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订单"培养,即高职院校针对用人单位需要,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结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模式要求英语在课程体系的构建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与之相适应,一体化构建"订单"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育课程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遭遇就业寒冬之时,高职教育却迎来就业的"艳阳天".高职院校学生缘何日渐走俏,成了市场追捧的香饽饽?这与职校的培养方式、高职生较强的职业能力有很大关系. 反观普通高校,专业设置不顾市场需求、盲目追求潮流、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就业时却无人问津.当然,毕业生就业难还与其自身期望值过高有关.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很多大学生一味拘泥于工作性质,不愿意下车间做蓝领.这既给个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进一步加剧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8.
学校本位的生涯辅导--日本的"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涯辅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的"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模式则是学校本位的生涯辅导的典型代表.与美国相反,日本高中的生涯辅导工作,没有从外部聘请顾问担任,而是由学校的生涯辅导委员会和年级教室教师来负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职办学理念的提出,更加明确了高职学校办学的方向。本文结合我院就业工作的实际,对构建以充分就业为目标的"全环节、全过程、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都是以"就业"为核心,而就业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高职院校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只有就业的"出口"通,才有招生的"进口"畅,就业问题直接反映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作为全国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我院非常重视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并逐步形成了具有高职特色的"职业指导全程性,创业教育全面性,职业生涯设计客观性"的实践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就业"售后"服务的思考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高职院校除要重视开拓和发展新的就业渠道外,还应高度重视就业“售后”服务工作。就业“售后”服务不仅直接影响高职“客户”的“再次购买”,更会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长期发展。文章结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实践。对高职院校就业“售后”服务进行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职院校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在学校中设置了专门的就业辅导机构,并配备了专职就业辅导员来对学生的就业工作进行指导和辅助.从职能作用来说,高职院校专职就业辅导员与普通辅导员的作用类似,针对性却有不同,高职院校要想实现学生的有效就业,专职就业辅导员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加强高职院校专职就业辅导员队伍建设有着特殊意史.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专职就业辅导员队伍建设来看,由于设置时间短,还存在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从队伍建设上保证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3.
"学校+企业+员工"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高职院校过去传统的"2+1"教学模式,旨在强调"学校一企业"循环、递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职场就业的无缝对接.为了适应这种新模式,高职院校需切身提升学生的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吴慧 《上海教育》2008,(20):42-43
为适应经济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韩国从经济腾飞以来就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形成了政府主导职业教育发展的格局,但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这种政府供给驱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局面受到巨大挑战,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企业被迫付出巨额资金组织企业内的员工培训,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为此,韩国政府近来在职业教育院校推行从学校到工作过渡(STW)的政策,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能力,为本国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力,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高职扩招,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较弱的问题日趋凸显.在深入分析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分别从国家政策、学校教育教学自我革新、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着手分析当前就业形势,积极转变观念,通过供给侧改革、"双创"平台建设、大数据开发等措施,为高职院校的学...  相似文献   

16.
对残疾人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残疾人从学校毕业后不能顺利地就业,是长期以来各级部门和家长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介绍和分析西方“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的理论入手,试着探讨我国残疾人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问题,并提出了建立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残疾人职业指导与咨询中心以及残疾人“医疗——教育——职业”康复中心等建议,以此来提高残疾人的职业素质,实现他们从学校到工作的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近期社会出现的"用工荒"现象的原因作出客观综合分析,认为"用工荒"现象并不代表目前就业市场供求发生了根本变化,而只是一种局部现象和阶段性的问题,并对"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原因作出解释.结合我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认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是很高,就业满意度较低,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在进一步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毕业生提出一些建议,对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视角,从目标岗位就业能力到可持续发展岗位就业能力的递进,构建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模型,并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心、全平台"五全育人"的角度,提出了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浅论供应链管理视野中的高职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构建了"政府--学校--企业"三维一体化的高职教育模型,并分析和探讨了目前高职教育中的招生工作、教学工作、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最后在高职教育改革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切实深化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不断满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