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穆青以人物报道而著称。他的人物通讯集《十个共产党员》①收录了他在不同时期采写的人物报道,堪称传世佳作。“工人的旗帜”赵占魁,是穆青刚到延安《解放日报》工作不久采写的一个典型人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穆青人物报道中影响最大的一篇;“铁人”王进喜、“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2006,(6):27-27
《办报参考》2006年第二期转载《青年记者》的文章《我的“三冷”采写方法》。 文章说,“冷静”、“冷峻”、“冷处理”,是记者在某些情况下尝试过的新闻采写方法。  相似文献   

3.
2003年11月4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发表的我写的通讯《热血铸雄关———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军民戍边纪实》,获得了人民日报社好新闻一等奖,王晨社长、张研农总编辑给予了鼓励,在社会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好评,《新闻战线》的编辑嘱我谈谈采写《热血铸雄关》的体会。说实在  相似文献   

4.
我认为,多在经济与社会的结合点上作文章,是扩大新闻报道面,吸引广大读者关注的有效途径。前年,我在《人民日报》“经济生活”版上先后发表了《168“电话算命”风波》和《打工者不是“包身工”》两稿,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不同反响,说明采写经济社会新闻是大有可为的。 这里,我们不妨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经济新闻?为何要采写经济社会新闻?如何采写好经济社会新  相似文献   

5.
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创办时间不长,以其播发的稿件迅速及时、尖锐泼辣、富有深度而广受媒体尤其是报界的欢迎。去年,该栏目荣获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新华视点》栏目的特点是什么?稿件是怎样采写的?本刊请《新华视点》采编室主任陈芸同志谈体会,文章谈了三条:“深”向“尖”处———在社会关注点上高扬权威媒体的声音;“深”向“新”处———追求第一时间的深度;“深”向“实”处———用故事吸引读者注意力。这是对新闻实践的概括、提炼,尤为可贵。《新华视点》的经验说明,做好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必须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我们祝愿《新华视点》越办越好,也希望各媒体积极开拓,创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6.
多一分深入多一分收获──采写《节日追踪问菜价》的一点体会张国材2月10日,人民日报和市场报同时以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报道《节日追踪问菜价》,人民日报还全文转载了市场报配发的评论员文章《管好中间环节》。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在当天的值班手记中说:这...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省白山市,崛起了一家民营企业———白山市老乡亲食品厂。这个厂生产的“老乡亲”牌粘玉米走俏省会长春市,并且还很快打入了深圳市场,受到用户青睐。因此,我先采写了消息《“老乡亲”粘玉米走俏省城》,发表于2002年12月30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头条;接着我又采写了人物通讯《“再就业状元”吴春艳》,发表在2003年1月9日《长白山日报》头版;后来,我又抓住机会拍了一张新闻照片,发表于2003年1月17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不长时间,我又精心撰写了一篇评论《从“老乡亲”所想到的》,发表于2003年2月6日《长白山日报》头版。上述四种体裁的新…  相似文献   

8.
2010年第五期的《采写编》杂志,刊登了该杂志总编、太行山新闻论坛的发起者郝斌生同志的文章《我与太行山新闻论坛》,文章回顾了论坛的举办初衷,每届论坛的成果与收获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报》扩版以来,《新闻与成才》杂志按照军报编辑部要求,先后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提高素质适应扩版》、《满怀信心搞好扩版》、《增强质量意识》、《提高采写艺术》。正加评论文章所说的,几个月来,经过编辑、记者和通讯员齐心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在讲究宣传艺术,改进宣传方法,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方面取得了进步。这些进步哪怕是微小的,也值得我们及时探寻它,无非是藉此引发大家的思考和探索,联系自己的采写实际逐步提高采写艺术,使懈放军哪前进步伐迈得更大更快些。(一)在通常情况下,新闻的思想性、指导…  相似文献   

10.
参加重大典型采写,已成为记者的一项特殊任务。记者在执行这种特殊任务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在同一命题下如何将典型采写得与众不同?《解放军报》记者欧世金做了有益地尝试,现刊登他采写吴登云的体会文章,以期同仁作更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元旦的那一天,我采写的一篇独家特写《省长为村民担保贷款》,被评为当年辽宁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篇作品为什么会获得一等奖,用一位评委的话简单概括为:该篇作品报道的是在一个特殊的时间———元旦,在一个特殊的地点———辽北一个贫困农村的小学教室里,一个特殊的人物———时任辽宁省省长薄熙来,做了一件特殊的事情———省长以个人的公务员身份为农民担保贷款,一条独家新闻———参加当天活动的中央、省、市十几家媒体的记者都没有关注到这一有价值的新闻。回想我采写这篇稿件的前前后后,虽有些偶然,但总觉得有些经验值得好好总结。…  相似文献   

12.
自1985年以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文汇报》等报刊已发表了我采写的稿件达100多篇。几年来的写稿实践使我体会到,一个业余通讯员除要加强新闻业务知识学习外,还应注重“在比较中学习”,努力提高稿件质量。通讯员在自己采写的稿件被报刊采用时,心里自然是高兴的,但欣喜之余,仍然需要从中吸取教益。平时,每当报刊发表了自己采写的稿件,我就把剪报同底稿放在一起,从文章标题、字词句段直至标点符号,逐一对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用事实说话”是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问题,有一个讨论小高潮。2001年《新闻传播》发表尹连根的文章,提出“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规律的观点;2002年,《新闻界》刊载了季为民的文章,支持尹连根的观点;接着,《采写编》发表了陈力丹的《用事实说话不是新闻写作的规律》;2003年《新闻记者》发表何光珽的文章《论  相似文献   

14.
我是济南市商河电视台的一名新闻播音员 ,也是《新闻记者》的一名忠实读者。当我读完2001年第12期上刊登的《报纸 :在竞争中开始淘汰赛》一文 ,对“电视台应增设文字校对”的建议深有同感。再读同期49页上题为《在天安门城楼上———国庆四十五周年庆典采访记》一文后 ,我觉得文章中写的应该是1994年国庆庆典 ,但文章中说到 :“……回想十七年前天安门城楼上的一次采访 ,这种感受就更深了。”十七年前 ,应该是1984年 !果然 ,文章中写到 :“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上午 ,我同邹爱国同志作为国家通讯社负责采写国庆四十五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5.
《新闻战线》编辑部与沈阳日报社于2004年7月至12月联合举办的《地市县报人·我的得意之作》沈阳日报杯征文,近日评选揭晓,评出一等奖作品1篇、二等奖作品3篇、三等奖作品6篇。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1篇):把握时代脉搏捕捉独家新闻———采写《省长为村民担保贷款》前后马庆利二  相似文献   

16.
1998年9月10月,《中国改革报·时代周刊》以多半个版的头条位置刊发我采写的报道《河南农民问题调查之一:农民负担重在哪里?》尽管文章写得较为一般,但立即引起了当地领导和广大读者的关注。1998年12月17日,该周刊又以同样版面、位置刊发了我采写的后续报道《河南农民问题调查之二:村委选举——农民选你才能当》,此文也同样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河南省主管农业的副省长王明义看了文章后对记者说:“文章写得很好!就需要你们这样的记者写这样的文章。”河南省监察厅副厅长冯晓武看到《河南日报》转载的这篇文  相似文献   

17.
透过现象挖新闻———《西瓜为啥越来越不甜?》的采写体会张志萍今年夏季,针对河南安阳地区“西瓜不甜”的热门话题,我深入基层进行艰苦细致的采访,写出了《西瓜为啥越来越不甜?》的报道。这篇1600字的报道于今年7月18日在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头版头条位置...  相似文献   

18.
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员卢冰与刘新民合著的《迈向军事记者之路———部队新闻报道选题采写技巧》一书,近日由黄河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汇聚了两位作者10多年新闻报道工作实践经验,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是初学新闻的基层报道员和新闻工作者学习、探讨新闻报道的良好教材。《迈向军事记者之路》出版发行@胡伟 @张东杰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铁路建设宣传战线上,有这样一位新闻人:他至今采访行程已达10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4圈,他采写了500多万字的新闻作品,出版各类著作500万字。他曾获当今我国新闻记者荣誉最高奖———第三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这是我国近2000家企业报林的独秀;他所采写的《今天,秦岭启开山门》、《青藏铁路全线开工》分别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和二等奖;《北方有战火》(与冉淮舟合著)一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情恋大京九》一书,荣获中国作协第六届报告文学奖等等。他就是《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高级记者朱海燕。投身铁道兵对于海燕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甘苦常从极处回──采写《陈景润,精神魁力永存》有感温红彦值得回味的事情,往往是那些尽了极大努力去做的事情。在采写《陈景润,精神魅力永存》一组两篇(见3月21、24日人民日报)报道的过程中,我想自己是尽了努力的。文章见报后,受到来自读者、同行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