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3页。【教学过程】一、由点到面探索规律(一)同一乘法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变化。1.导入:同学们,20×3的积是多少?(20×3=60)揭示:在20×3=60这个乘法算式中,20是一个因数,3是另一个因数,60是积。课件:提问:现在20和3这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所得的积)所得的积等于多少?你能很快地算出来吗?汇报:你是怎么算的?方法一:20×(3×2)=120;方法二:60×2=120。补充课件:  相似文献   

2.
(一)在数学里,被乘数和乘数统称为积的因数,即因数×因数=积。所以,新编的小学数学教材,不再区分被乘数与乘数,在读法上也不再区分“乘以”和“乘”,一律读作“乘”。如8×3=24就读作八乘三得二十四。因此,对于“小九九”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用于两个乘式。如,8×3和3×8计算时  相似文献   

3.
对于需要用到乘法运算的应用题变换其被乘数和乘数的位置,在算理上是否都能讲得通,我认为运用乘法交换律后,所得到的算式,在算理上都能讲得通。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例1,买8尺花布,每尺2元,共要花多少元? 解法一,2×8(根据乘法的意义) 解法二,8×2(根据乘法交换律) 解法二的算理是:设每尺花布为1元,那么买8尺花布就要用8元。因为实际每尺花布是2元,所以买8尺花布要花的钱是8元的2倍,即:8×2。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训练 1.填空: ( ) ( )=和 ( )-()=差 2.口算: 48 52 140 60 48-40 200-50 24×2 16÷4 12×5 630÷7 3.只列式,不计算(准备题) 100减去20与4的积,差是多少? (让学生根据文字题的基本结构,抓住“100减去积,差是多少”列出算式“100-20×4”)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目标(一)认识与记忆1.认识求相同加数连加的简便算法用乘法。2.认识“×”是乘号,读作“乘以”;正确读出乘法算式;记住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被乘数、乘数、积)。3.背诵2—5的乘法口诀。(二)理解1.懂得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用乘法计算较简便。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如果能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解题,很多看似复杂的计算题就会变得很简单。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妙招。1.遇到一个乘数是接近整百的数时,可将它看成整百数加几或减几,再运用乘法分配律分别乘两个数。如:33×99可将99变成100-1,那么:33×99=33×(100-1)=33×100-33×1=3300-33=326733×102可将102变成100 2,后面的过程请小朋友自己完成。2.在遇到因数中有25、125时,可想办法从另一个因数中分解出4或8。如:25×24=25×(4×6)=25×4×6=600,125×24=125×8×3=3000,25×39=25×(40-1)=25×40-25×1=1000-25=975。3.遇到两个数的和或差除以一个…  相似文献   

7.
修订版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对传统乘法概念的教学,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力度改革。其一、取消了被乘数与乘数的定位分法,把两者统称为“乘数(或因数)”,在读算式时不再用“乘”和“乘以”来区别两种不同的读法,只要从左向右读出“几乘几”即可。其二、取消了算式与意义的一一对应关系。一个意义可以写出互为反序的两道算式,如3个5是多少,可以列成“5×3”或“3×5”;一道算式可以解析出互为反序的两个意义,如“5×3”,既可表示3个5是多少,也可表示5个3是多少。由此可见,改革的只是乘法算式的读…  相似文献   

8.
文字题是式题过渡到应用题的桥梁,是式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下面就有关文字题的教学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一、文安题几种常见的表述形式l.根据算式的读法来叙述的.如:4除12得多少?35减去5与3的积,差是多少?2.根据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来叙述的.如:被减数是56,减数是27,差是多少?两个因数分别是0.35与2.5,积是多少?3.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来叙述的.如:8个125的和是多少?5.9除以3.94加上6.6的和,商是  相似文献   

9.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定位是个难点。抓住小数乘以小数这个难点,加以突破,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和体会,就能收到好的效果。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按箭头方向,说出各数扩大多少倍、缩小多少倍、扩大或缩小的结果是多少。2.口算: 400×0.02 0.125×8 9.7÷100 100×0.01 0.01×100 78.78×100 3.5÷10 5×0.2 3.观察下列算式,按箭头方向,先从上往下看,再从下往上看,说说各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和积各发生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因数与倍数”是青岛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有两个易混淆点:一是认识因数时,容易受乘法算式(因数×因数=积)各部分名称中“因数”的干扰;二是认识倍数时,不清楚“倍数”与以前学习的“倍”的区别。如何通过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摆脱干扰因素,正确理解因数与倍数,并理清二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1.
如此巧算     
计算5/6×1/13+8/9×2/13+8/18×6/13.我是这样思考的。算式是三个相乘的式子相加,且三个乘法式子中各有一个乘数的分母是13,各有一个乘数的分子是5。能不能逆用乘法分配律呢?  相似文献   

12.
对于“3 1/4加上1.75的和除以5/6乘以7/8的积,结果是多少?”这道文字题,学生往往把算式错误地列成(3 1/4+1.75)÷5/6×7/8。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只按文字叙述顺序列式,而对文字题中哪些是主要成份,哪些是附加成份,分辨不清。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种辅助性的分析方法——缩句分节分析法。它分三步进行:1.最后一步求什么?2缩句分节;3.列式。 例如,125乘以320与240的差,积是多少? 第一步,抓住“积是多少”这一问句,从而确定了最后一步是求两个因数之积。到底是哪个数乘以哪个数,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分节缩句。  相似文献   

13.
()×()=()()×()=()口诀:我踢的既不是25下,也不是16下。我踢了16下。?一、填一填,你能行1.2 2 2 2 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2.一个角有()个顶点,有()条边。3.4×5=20,读作(),其中()和()是因数,()是积。4.1米=()厘米14厘米-8厘米=()厘米40米-5米=()米。5.七八()六()四十二()九四十五6.看图列式7.在○里填上 、-、×、>、<或=4○6=2425 8○352×6○1230○6=2415○20=355×7○328.()里最大能填几?()×4<297×()<509.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分别是()、()。10.3个同学踢毛毽子,他们分别踢了16下、20下、25个。1.小平踢了()下。2.…  相似文献   

14.
吴晓雄 《江苏教育》2000,(11):34-34
新的数学教学大纲对乘法意义的教学作了改革。对于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表述,不再区分被乘数、乘数,统一称乘数(也可以叫因数)。按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在一开始认识乘法时,可以不出现被乘数,例如在学生理解3个5相加的和与5个3相加的和的结果一样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文字叙述题是用文字表述数与数之间的运算关系的题目。如:35乘以8的积减去360除以9的商,差是多少?列出的算式:35×8-360÷9:320与80的差除以80与40的和,商是多少?列出算式:(320-80)÷(80 40)。文字叙述题教学是应用题教学的基础。教学时。应重视在这方面的教学。一、复习常见运算术语及数量关系常见的运算术语有加、减、乘、乘以、除、除以、  相似文献   

16.
[例1]分数乘以整数 1.9/2的意义是什么?用线段图如何表示? 2.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6+6+6=()×(); 1.2+1.2+1.2+1.2=()×()。 3.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8×3=()+()+(); 0.3×4=()+()+()+(). 4.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5.根据4个9/2是多少这一命题作图填空:(1)用线段图表示4个9/2;(2)4个9/2,用加法算式来写,可写成();(3)把写成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可  相似文献   

17.
一年级一填空。 1。(),10个一是(), 100里有( 10个十是)个一。 2.76这个数,丁在()位,表示 ()个();6在()位,表示 ()个() 3.40这个数,十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个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个()。 4.一个数,十位的数字是8,个位上的数字是7,这个数是()。 5. 2X5二]0被乘数是(),乘数是(),积是();表示()个()连加,和是()。 6.用口诀“四五二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7 .2尺5寸=()寸4斤2两=()两8角一()分二、看图写算式。 1.在图上表示22减7--—争)10 203)一( O OO )=()0 0000 00 00加法算式: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读下面的题,先列式然后用图表…  相似文献   

18.
第一单元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1.一位数乘两位数A 掌握乘法算式的两种读法。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与计算法则。熟练掌握积在100以内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包括从高位算起和从低位算起)。通过实物图形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掌握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是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内容,但新教材重建了知识体系,依据学生熟悉的乘法算式中积与乘数的关系认识倍数和因数,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这部分内容,教材分两段编排:第一段,认识倍数和因数;第二段,找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前面是形成概念,后面是应用概念。一、倍数与因数关系的教学活动这一段教材编写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从现实的情境中提取乘法算式作为研究对象。这也是新教材与传统教材编排上的一大区别。传统教材,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是建立在除法和整除的…  相似文献   

20.
学生解答乘法应用题时,常常搞错乘数和被乘数的位置。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的办法是——首先,让学生切实明确乘法意义,并多做以下形式的练习: (?) 乘法算式: 3×4=12 4×3=12从而使学生牢记,相同的那个加数,是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