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军长征的胜利,既是军事斗争的胜利,也是理想信念的胜利.这个信念是革命者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正义性的信念,对广大人民群众自身力量无比强大的信念,对革命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与对比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长征早期报道文献,论证70年前真正能够做到最早全面、公正地报道长征胜利消息的媒体绝非个体所能,而只能是一种群体作为。从而使得红军长征的真相完全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3.
几千名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在政治宣传、救护收容、后勤运输、前线作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漫漫长征路上,她们跋山涉水,负重艰难前行,还要克服自身性别带来的一系列妇女特有的问题,如裹过小脚、无法洗脸洗澡、没有经期孕期保护、被迫舍弃刚生下的骨肉,等等。在艰苦的环境中,女红军表现出团结向上、积极乐观、不怕牺牲的坚韧品质。她们的长征实践本身也是妇女解放的宣言书、宣传队与播种机,引领了中国女性的新觉醒。  相似文献   

4.
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伟大胜利,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已经产生并继续产生着深远的积极影响。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工农红军的骄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红军长征中所铸就的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今后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精神不仅促进了长征的胜利,深得国内外人士称赞,而且成为我军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随着我军的发展壮大不断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5.
1936年9月至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陇南成县,在境内休养补给,进行整编。曾在甘肃成县、徽县等地建立苏维埃政府,组织"成徽两康"战役,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等地方武装,为北上抗日、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红军的长征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成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1936年9月至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途经陇南成县,在境内休养补给,进行整编。曾在甘肃成县、徽县等地建立苏维埃政府,组织"成徽两康"战役,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等地方武装,为北上抗日、胜利会师奠定了基础。红军的长征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成县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7.
略论红军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长征不仅迎来了中国革命大发展的新局面,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长征,中国共产党真正认识到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掌握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动权,大大缩短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8.
地理环境与红军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军事活动 ,无不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并与其发生密切联系。红军长征本身在空间形态上既表现为地理位置关系的变化 ,因此 ,必然留下地理环境影响和作用的痕迹。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结构分布特点等地理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成为南方根据地丧失、红军被迫长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是党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爬梳红军长征期间特别是在贵州的文献资料及现存的革命遗迹,并借鉴吸收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红军长征中的宣传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了探讨和考证。分析了红军长征中对宣传工作的重视、结合各种形式的标语、歌谣、布告以及大量实际行动的证明指出了红军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同时分析指出,红军的宣传工作客观上宣传和扩大了红军,振奋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相似文献   

10.
考察西北和报道红军长征,是范长江记者生涯中的闪光点之一,也是他第一次蜚声全国的重大新闻活动。通过他的通讯报道和惊人分析,首次公开了红军长征的真实情况,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中国西北的黑暗。他的一系列通讯汇集成的《中国的西北角》,是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珍贵文献,他是报道长征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红军长征途中,一边行军打仗,一边通过战争缴获、打土豪筹粮款、生产自救、艰苦自筹、购买借贷、群众支持等方式来解决物资供给问题,并反映出当时物资供应十分困难、红军物质生活极端艰苦和官兵同甘共苦、部队互相支援等物资保障工作的特点,也告诉我们当时能够做好长征后勤工作是与我们党和军队重视军民工作、注重发动全军积极性和发扬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2.
2016年是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时代在变,长征精神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和理想信念是我们永远为之奋斗、传承的不屈动力。在新的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发扬和接力伟大长征精神,把思考和理想融入实际行动中,矢志不渝,砥砺前行,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第一册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秦朝的疆域》中,“万里长城”下有一则注:“秦修的长城有五千多公里,合华里一万多里长”。此说不确。《史记·匈奴列传》载:秦始皇“因边山险壍溪谷可缮者治之,走临洮至辽东万余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括地志》:‘本秦长城首,起岷州西十二里,延袤万余里,东入辽东。”“万里长城”因之得名。秦“万余里”约合今多少里呢? 古今度量相差迥异。林剑鸣《秦史稿》第三百七十六页:秦度制进位一尺台今二十三点一厘米。则知秦时一米合今六十九点三厘米,一  相似文献   

14.
红军为什么选择陕甘地区作为长征落脚点,在很多描述或研究长征的著作中,都把答案归结为中共中央在哈达铺从报纸上得知的,陕北有大量红军和大片根据地的情报。文章认为,除了这一情报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促使中共中央和红军选择陕北作为长征落脚点,一是要解决战略依托问题,争取苏联直接援助;二是实现北上抗日救国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长征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为革命走向复兴提供了根本条件,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则为革命的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长征确定了具有独特地理优势的陕北作为基地,为革命的复兴提供了客观条件,长征中通过大力宣传和组织各族群众,为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女红军在参加作战、运输修路、筹粮筹款、制作被服、护理伤痛员、政治宣传、群众工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她们有坚定的革命信念、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是长征精神的塑造者。女红军参加长征,是中国革命战争发展的结果,也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发展的结果,女红军们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不泯灭。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路上创作出许多激昂振奋、乐观向上的诗歌,表达了红军英勇、乐观的精神,描绘了军民鱼水情、民族一家亲、官兵同甘苦的动人场景。它以官兵同写、写实逼真、朴实真切、雅俗兼具等特点而深受红军和群众的喜爱,充分发挥了诗歌鼓舞战斗意志、激发革命豪情的宣传动员作用,成为党和红军争取胜利的有力武器,也为红军长征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史料和红色文化资源。对长征诗歌创作的探析,有利于弘扬和传承长征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8.
长征,这一中华民族的壮举,她的胜利不仅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消灭红军的迷梦,更扩大了革命影响,遍撒了革命火种,点燃了各少数民族革命的星星之火,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土地革命轰轰烈烈,武装斗争蓬勃兴起,政权建设成效显,参军扩红热火朝天等,从而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史上各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广西教育》2007,(7C):80-80
剧情简介 少年红军王瑞一家四口全都参加了长征,湘江之战的惨烈炮火夺去了他父亲的生命,王瑞被毛泽东救起。战争给王瑞内心留下了创伤,但他依然坚持听父亲和连长说过的话,跟着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935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鲁迅、茅盾向中共中央祝贺说:“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人类和中国的将来”。这句话出自何处?他们是在何时说这句话的?这句话是用电报的形式,还是用信件的形式传送到中共中央的?贺电或贺信是谁拟的稿?他们对贺电或贺信有没有过目、签名?贺电或贺信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