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塞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以来,间接言语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几乎没有人研究为什么会产生间接言语行为。通过从五个方面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产生的机制:语境化、意向性、规约化、隐喻化及礼貌化。  相似文献   

2.
自从塞尔提出间接言语行为以来,间接言语行为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几乎没有人研究为什么会产生间接言语行为。通过从五个方面研究间接言语行为产生的机制:语境化、意向性、规约化、隐喻化及礼貌化。  相似文献   

3.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论题。它最初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而后,在其理论基础上,美国著名哲学家约翰·塞尔于1975年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在人们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繁。那么,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目的何在?本文在论述了间接言语行为定义和分类基础上简要分析了人们使用间接言语行为的动机。  相似文献   

4.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维索伦尔提出的顺应理论,阐释间接言语行为的顺应性:间接言语行为的选择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5.
间接言语行为是人们在交际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现象。语言中的间接言语行为能够帮助交际双方借助语境信息理解说话者真正的意图。本文分析了西班牙语中常见的三类间接言语行为来说明间接言语行为在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及其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语言的形式、意义入手,分析了它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以及语境对它们的制约限制作用.然后,简单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活中大量存在的间接言语行为的语用功能及其理解过程.  相似文献   

7.
朱涌河 《丽水学院学报》2003,25(1):36-38,78
间接言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或语言学家都对这种语言间接性进行描述,试图对人们为什么要舍弃直接的表达方式而要采用间接的言语行为的动机作出解释。礼貌因素的考虑是使用间接语言的主要动机。  相似文献   

8.
间接语言现象是自然语言交际中非常普遍的现象。间接语言有很多表现方式,本文探讨的是两种最典型的方式——间接言语行为和隐喻,在语用学的框架中梳理了各自的发展,分析了它们不同的推导过程。最后,肯定了隐喻化言语行为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间接言语行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什么是间接言语行为及其产生的语用基础,并详细介绍了间接言语行为应用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熊英 《英语辅导》2010,(4):129-131,175
作为现代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行为理论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说话人出于某种原因不愿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往往采用间接的手段来实现其言语行为。本文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电影中特定语境下的人物对白,透过字面意思了解说话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更好地把握影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动机。  相似文献   

11.
贾敏 《海外英语》2011,(10):328-329
该文首先介绍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源起以及Searle对Austin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阐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内涵及其类别。继而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着重从表示婉拒、批评、强调、礼貌、请求五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间接言语行为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开始重视间接言语现象的时候,就对它的产生提出了疑问,于是就有了"面子论"、"礼貌原则"等诸多理论的提出。从"得体"的角度来解释间接言语现象,分析"得体原则"与其他原则的关系,可以意识到其重要性和理解"得体"带来的言语美。  相似文献   

13.
黄丹 《时代教育》2014,(12):119
会话,也可以说是交流。从五十音图开始,教材便开始出现简单的句子(也可以只是几个假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到的是,单词、文法、发音越学越好,但是,日语会话能力并不一定因为前面几项的提高而相应地得到提升了,谈论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容易忽略一些因素。其中,间接语言行为是很容易让人忽略的一点,但它却也是可以解释日语之所以是"暧昧的日语"的原因之一。通过对它的理解和熟练运用,可以更好地进行日语会话教学,让学生讲出"日本語らしい日本語"。  相似文献   

14.
吴金林 《文教资料》2011,(19):39-41
本文阐述了什么是间接言语行为和语用歧义,界定了由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歧义。文中运用语用学知识论述了间接言语行为引起语用歧义所产生的语用功能,并分析了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歧义是遵守合作原则中的关联和方式准则,其语用用意也具有关联性。同时,还从关联理论和各种语境因素方面对准确认知间接言语行为引起的语用用意,成功实现言语交际,达到交际意图和目的做了解析,提出了可行的理解推理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5.
听力理解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听觉接受”(hearing),听力教学的目的应是“听力理解”即认识句子在交谈对答中的功能,而间接言语行为给学生英语听力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要提高学生听力理解力,认识间接语行为及其特征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英语教学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间接地使用语言是人类语言交际的一个普遍现象,语言学家从语用学角度称之为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有其自身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际活动,并给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间接言语行为的知识和间接交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乔玉巧 《文教资料》2010,(31):38-40
间接言语行为在日常交际中普遍.一直是语用学家研究的热点。但语用学的诸多研究对间接言语行为中的一些问题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Panther与Thornburg提出的言语行为脚本理论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本质.弥补了语用学的一些不足。但要全面解释间接言语行为.还得考虑一些必要的语用参数。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间接言语行为的含义,特点以及在英语课堂中的用处,来浅析间接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语密不可分.本文首先介绍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分类及特征,然后在分析间接言语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解力.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可从哲学和认知科学两个角度研究。对间接言语行为的施为用意的研究主要是从哲学角度进行的,然而哲学并不能满意地回答受话者是如何以光速领悟说者的间接施为用意的。Panther和Thornburg提出言语行为图式的假设,认为言语行为是个整体,各部分由借代链接连接,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给与比较合理的回答,是当代认知语用学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