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丹 《垂钓》2020,(3):6-7
浮标不是越灵敏越好,关键在于用途。就像狙击枪,它射击精度高,但是为什么不给每个士兵都配一把"高精狙"呢?因为用途不同,所以装备要有区别,浮标也一样。我想,关于浮标灵敏度的讨论一定会长盛不衰,因为这是大家在使用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多的困惑之一。比如,对浮标高灵敏度的要求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的追求,他们不问价格,只要灵敏度,满足了灵敏度的需求,钱再贵也会掏。他们为什么需要高灵敏度?因为高灵敏度的浮标可以帮助他们"明察秋毫",清晰地发现每一个微小信号,如果用迟钝的浮标可能就错过了。我当初就是这么想的。  相似文献   

2.
浮标科学     
《垂钓》2020,(4):34-37
我国幅员辽阔,水系发达,淡水渔业资源比较丰富,垂钓爱好者人数众多,数量可达数千万。台湾钓法传入大陆30载,其间大陆涌现出一大批垂钓理论和实践的先行者,为我国的垂钓技术的推广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们的很多结论只是建立在经验总结之上,仅适用于某些特殊的情形,并不具备普遍适用性。无论是在调钓方法上,还是在钓组灵敏度上,抑或是对浮标的理解上,都呈现出自说自话、自圆其说,却又无法服众的景象。  相似文献   

3.
网络上,关于如何调标的话题层出不穷,有的标题是"还在空军?调标你差了一步",也有的冠以"老手都这么调标,鱼获翻一倍",还有"教给你最佳的调标方法,拉到你手软"等。如果我们把这类文章都一竿子打死,称之为"标题党",确实有武断之嫌,但大多数这类文章确实没有太多营养,尤其是其中多数文章都习惯把一种调钓方法强调成唯一的调钓法,明显有误导之嫌,对新手尤其不负责。  相似文献   

4.
姜丹 《垂钓》2020,(3):14-17
调灵钓灵时,上钩饵悬空、下钩饵轻触底,这种状态下钓组的灵敏度最高,但最不稳定,即使风平浪静时,钓组也会缓慢漂移。因为铅坠悬空,它没有起到"锚"的作用,所以才会导致钓组不稳定。很多人对加粗两目的浮标青睐有加。加粗两目的优点不言而喻——醒目,加粗的两目正好作为目视部分存在,没加粗的那部分没在水下,一点也不影响整体的灵敏度。我用的就是这样的浮标,我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多年来养成一个钓鱼习惯,即调钓的时候,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那就亘古不变地调平水钓2目。其实,很多人现在都这么调,就像几十年前的调4钓2一样。  相似文献   

5.
程宁 《垂钓》2002,2(1):31-33
手竿钓鲫中,鱼吃底饵时浮标会表达出以下三种标准的鱼讯语言:1.下顿。静止中的浮标突然瞬间下顿.浮标下顿的力道似乎很大,但下顿量很小,一般在一目(10毫米)左右.有时甚至只出现三四毫米的下顿。2.上浮下顿。静止中的浮标突然缓缓上浮,但浮起四五毫米甚至只浮起两三毫米突然又掉头向下转变为下顿,其下顿量很小.但很有力。3.送标。静止中的浮标突然平缓而持续地上浮,上浮量在两三目到五六目之间,有时会达到七八目甚至把浮标送倒为止。以上三种浮标的鱼讯语言是钓底层鲫鱼时,浮标定讯语言中最常见的、也是广大钓鲫爱好者最喜欢看到的浮标语言。有经验的钓友基本都能把握住这三种中鱼的机会,并从中获得极大的观标乐趣。然而对初学钓鲫的朋友来说,要想掌握这三种浮标语言,并非轻易就能做到的,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只有当判断准确,手眼配合默契,动作敏捷,提竿速度和力度配合得都很合理时,才能享受到这种妙不可言的中鱼感觉。  相似文献   

6.
《垂钓》2006,6(11):12-13
自悬坠钓法诞生以来,与浮标相关的话题就一直绵绵不断。做标的用标的似乎都在给浮标披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今,随着悬坠钓法在国内迅速发展,更多的人开始以科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来探讨浮标。于是有人提出:离开鱼谈浮标纯属空谈,离开鱼而谈浮标的调钓更是不切实际。从表面上看,这个道理很浅显,但实际上若想参透其中的奥妙确实要花费一番苦心,尤其是关于浮标的调钓。对于一个拥有多年悬坠钓经验的钓者而言,他在下竿之前就已经在脑海中跳出一种惯性的调钓方式,并依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而对一个初探悬坠钓法的钓者来说,他好像总在钓不到鱼时怀疑自己的浮标到底调得对不对、钓得对不对,所以这就需要扎实的理论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程宁 《垂钓》2002,2(2):30-31
每当浮标缓缓送起半目,你企盼它被彻底摧垮而放松警惕时,它却突然顿了下去,打你一个措手不及。当你总结了前次的教训,看到浮标慢慢送起,心想着这次看谁耗得过谁时,浮标却又根本没等送到半目就掉头顿了下去,你又一次被它欺骗了。  相似文献   

8.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6,(13):12-13
1.带饵调标:所谓带饵调标,完全是基于鲢、鳙鱼(栖息于中上水层)的习性为出发点。那么,如何实现双钩饵悬停于半水呢?首先,得探明钓点的水深,然后将浮标往铅坠方向移动,使双钩悬底,接着在双钩上装挂与垂钓时大小相等的钓饵,抛入窝点,通过反复修减配重的铅皮,达到钩、饵、坠悬离水  相似文献   

9.
王怀斌 《垂钓》2006,6(2):51-52
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可当我们手中拿着一支标时,我们到底能读懂多少关于浮标的内涵呢?现在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浮标的文章,可大家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对于调高目灵还是调低目灵这种基础的理论还没有统一。我也看过几位大师讨论浮标的文章,粗略一看,句句精典,可细一推敲句句都有漏洞。这些文章为我们认识浮标人为地设了一个障碍——不是说这些大师关于浮标的文章是错误的,我是说他们所讨论的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11.
马建华 《钓鱼》2005,(14):31-33
下面我们根据以上的分析介绍适应不同鱼情的浮标:  相似文献   

12.
王怀斌 《垂钓》2006,6(1):47-48
浮标的标尾就象微机的显示屏一样重要,观察标尾动作是我们判断鱼讯、采取应变措施的重要依据。高手通过标尾的运动变化过程就能找出哪口是入口讯号、哪口是撞线、哪些是鱼的吐口或吞钩过浅,进而知晓浮标的调目、钓目是否合适,浮标的选择是否正确,更能知晓钩饵在水底状态,从而为钓手的应变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因此说:认识标尾不光是认识标尾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生夫 《垂钓》2004,(2):21-21
  相似文献   

14.
谷晓林 《垂钓》2005,5(11):47-48
浮标的语言就是其从入水到静止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动作。以抛满竿为例.这里简单说明一下各种浮标语言:  相似文献   

15.
王怀斌 《垂钓》2006,6(9):39-41
钓鱼选标、用标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都要靠实践来体会。影响鱼获量的因素很多,例如气候、鱼情、钓法、钓组搭配及观标技巧等,都决定钓获的多少。只有综合这些因素,在选标与用标时有所参考,才能更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李淑梅 《钓鱼》2007,(10X):32-33
(三)浮标定位后的鱼讯特点 1.浮标下行到钓目稳定后,如果长时间一点动作都没有,排除调钓不合理或线组、钩饵较大等因素造成钓组过于迟钝外,则说明钓点内无鱼,此时应该换饵重抛加强诱鱼,如果选位不合理应及时更换钓位。如果钓点内有鱼,鱼的游动或试饵引起的水流运动会使浮标出现不到半目的上下起伏,这时应该随时做好扬竿准备,当发现浮标稍微上顶后突然下顿,应立即扬竿,这种情况中鱼率最高,也是最标准的底钓鱼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8.
管察 《钓鱼》2009,(11):14-15
受天气、温度、风向、水流和环境的影响,一日之内鱼口会出现几种变化,另外受钓饵刺激,抛钩和扬竿干扰,鱼口也是变的,据此“台钓”总结了4句调标法则,即“调灵敏,钓迟钝”;“调迟钝,钓灵敏”;“调灵敏,钓灵敏”和“调迟钝,钓迟钝”遗憾的是这4句口诀太拗口,有点像绕口令,没有两到三年的摸索是理解不了的在浮标从材质、造型、结构已具化到钓什么鱼用什么标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徐银舟 《垂钓》2003,(2):34-36
悬坠的基本特征是铅坠悬离水底。悬坠的设计是利用浮标把坠提起,然后通过延长或缩短水线来调整坠与水底的距离。因此,既可以把坠提到接近水面的位置,也可以让它沉到水底。所以,并不能因为悬坠的坠与水底亲密接触,就说它不是悬坠钓组了。  相似文献   

20.
马建华 《钓鱼》2005,(15):33-34
以上对悬坠钓三种常见的调标找底方法以及浮标的调整同线组灵钝的关系进行了介绍,但明眼人很快就会发现:上面介绍的方法只是介绍了设定调目及如何找底的基本方法,线组的灵钝也只是在理论层面上的分析,而理论上的分析同实际垂钓时的复杂情况是有差距的。比如下钩轻触底时的所谓的最灵敏状态.在实际垂钓中由于假信号非常多,很少有人会采用这种调钓方法。那么我们到一个不熟悉的水域,确定好调目后,我们一开始应该从几目钓起呢?我感觉,除了经验丰富的高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