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探讨知识型员工主管支持感、职业认同和主观幸福感间的关系以及职业认同在主管支持感和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300名知识型员工,采用主管支持感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结果发现:(1)知识型员工的主管支持感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职业认同在知识型员工主管支持感和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5%。研究认为,管理者可以通过提高对知识型员工的支持来提升其幸福感水平,这种提升作用部分通过知识型员工对职业的认同实现。  相似文献   

2.
全面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为了系统深入了解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探讨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关系,考察职业使命感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职称的调节作用。采用方便取样法抽取25所特殊教育学校289名特殊教育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组织支持感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职业使命感在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3)职称显著调节组织支持感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低职称教师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负性效应较强,高职称教师组织支持感与职业倦怠的负性效应较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人格特征等因素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影响作用。方法:对13所特殊教育学校和机构的31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根据结果分析其职业认同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人格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其发展水平可以用三个因素进行预测;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拟合指数较好。结论:教学效能感、社会支持、人格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以从这三个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他们的职业认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山西省14所高校266名辅导员进行调查,探讨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对其职业能力的影响以及职业认同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与职业能力、职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与职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职业认同在高校辅导员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增强高校辅导员的组织支持感,发挥职业认同在组织支持感和职业能力间的中介作用,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2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中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幸福感和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其关系,剖析教师幸福感在社会情绪能力与职业认同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中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幸福感和职业认同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中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幸福感、职业认同之间两两显著正相关;(3)幸福感在中学教师社会情绪能力与职业认同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增强教师对职业的认同度,提出应消弭教师“付出—回报失衡感”,构建差异化支持系统;营造支持性的工作环境,提升教师幸福感水平;调动自我发展积极性,增强教师社会情绪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玲 《教师教育研究》2015,27(2):49-53,106
以321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量表法收集数据,探讨了中小学教师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以及对两者关系可能有影响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具有显著相关;(2)工作价值观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组织支持感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的关系中起着调节作用;(4)组织支持感对工作价值观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认同间的中介效应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四川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与普通学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差异状况及人口学变量上的特点。结果发现: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上处于较高水平,普校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比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高;但仅在工作效能感、社会支持感、收益满意感因子上差异显著;教龄11-20年是普通、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差最大的阶段;二级职称时普通、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相差最小;教师性别、所承担的教学科目、学校级别和最高学历是影响普、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因素;月收入对普、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没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探讨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作绩效、职业幸福感和离职意向之间的关系。针对已有的研究发现将离职意向分为调校意向和换职意向,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层级回归分析发现:西南地区特校教师离职意向水平整体上属于低水平;人口学变量中只有性别对教师离职意向影响显著,且男教师离职意向高于女教师;西南地区特校教师职业幸福感与离职意向各维度呈负相关,教师工作绩效与职业幸福感呈正相关;教师职业幸福感中的工作效能感和身心愉悦感作为工作绩效与离职意向的中介变量;人口学变量性别是身心愉悦感与离职意向的中介作用;工作效能感、情感幸福感也通过身心愉悦感间接预测离职意向;工作效能感也是工作绩效预测情感幸福感和身心愉悦感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9.
以918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社会支持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职业承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在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职业枯竭与职业承诺之间起调节作用。据此,本研究提出教育建议:降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职业枯竭感,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提供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0.
王姣艳  王雁 《教育学报》2012,8(1):90-96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性别、教龄、学校类型、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子,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水平造成显著差异.应根据特殊教育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特点开展教师教育;促进教师的职业认同;引导特殊教育教师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增强对特殊教育教师的社会支持,以促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集团化办学现已成为各地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主要抓手,而促进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亦将成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实地考察了江苏省一所集团化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结果显示:行政力量、多元文化价值和人格魅力是影响集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促成教师在观念、实践方面的转变及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转变。以“教师转变”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机理为:中介变量支持教师转变、“双环”驱动教师转变和规则因素全程影响教师转变。依此,集团校教师要融入学校文化生态,增强在诸多规则间的判断力,实现自身的转变;学校要把脉教师专业发展状况,促进各校区间的沟通,为教师转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特教教师健康行为、评价性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探究评价性支持的中介机制,采用健康行为、主观幸福感、评价性支持量表对四川、重庆地区256名特教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1)特教教师健康行为、评价性支持、主观幸福感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特教教师评价性支持与健康行为及其两个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特教教师评价性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及其两个维度均呈现显著正相关,特教教师健康行为及其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及其维度呈现显著正相关;(3)特教教师的评价性支持在健康行为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部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整体较高,其中职业行为倾向得分最高,角色价值观得分最低。不同背景的教师在职业认同各构成因子上存在差异。在职业认同水平上,音体美及“其他”学科教师得分显著高于数理化及史地政生等学科教师;在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及职业行为倾向上,城市学校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校教师;在职业总体认同和职业归属感上,女教师高于男教师;在角色价值观上,教龄5年以下教师得分显著高于其余各教龄段教师,11—20年教龄的教师得分最低,研究生学历教师显著高于其余学历教师。不同类型学校、学段之间的教师在职业总体认同与各构成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特岗教师是一个新兴的教师群体,其职业认同状况不仅会影响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特岗计划"的实施。调查发现,河北省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总体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进一步提高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度。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职前—职后"的重要衔接期,师范生对自身教育实践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其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及认同。本文采用问卷法,以864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探讨教育实践满意度对师范生认同感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教育实践满意度正向影响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心理契约分别在教育实践满意度与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心理契约也在二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分别在教育实践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感、心理契约与职业认同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高职院校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组织认同程度直接影响着其专业群组织奉献的意愿和行动。以L省两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内的教师为调查对象,在参考已有组织认同量表基础上自编问卷,从认知性认同、生存性认同、情感性认同、成功性认同、热心行为认同和负责任行为认同六个维度对国家高水平专业群教师组织认同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两个专业群教师的组织认同总体较高,但教师组织认同形式化倾向明显、认同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层教师组织认同有待提高,建议从个人、组织和组织外部环境入手提升教师的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17.
教师成长是一所学校能够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障。西安市铁一中学积极探索基于专业自觉的教师成长之路,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说,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立德树人,以坚守教育本质增强教师的教育使命感;二是科学管理,以优化用人制度强化教师的学校归属感;三是研训并行,以促进专业发展提升教师的价值存在感;四是多管齐下,以搭建多元平台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既是个体与教师职业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受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个体内在特点和外在环境及社会文化制度等因素共同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变化。论文追溯了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历史、研究视角,分析其概念内涵、影响因素,比较了不同理论模型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变化的解释,阐释了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方法、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未来的教师职业认同研究和师范生职业认同教育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