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学生读写训练的大本营。有不少的教材知识需要我们充分地理解:采用“双线组元”的思路进行编写,每个单元既有“人文主题”,又有“语文要素”;阅读能力训练的层次非常明晰:安排了36次作文训练项目;非常关注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非常关注学生的语言学用活动;教材编写、指导用语的风格有巨大的变化,文气充沛,大量使用书面语和术语。  相似文献   

2.
“在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学篇目所占比重约增至35%.”2014年11月初,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2014亚洲教育论坛年会”上透露,该社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将发生变化,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材已送教育部审批,如获通过,这蚍教材将于2015年9月开学进入学校课堂.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对“九义”初中语文新大纲和教材编排思考,论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性,给出了加强语文能力训练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
《曹刿论战》“必以情”句中的“情”历来争议不断。长期以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注为“实情”,但最新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却改注为“诚,诚实。这里指诚心”。为解答一线教师之困惑,通过大量的文献梳理,结合先秦“情”的常用义、古人决狱情况、上下文意、古注出处及传承,明确指出当前的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改用“诚心”说,更契合文意。  相似文献   

5.
张宏 《语文天地》2016,(5):30-31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交际能力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初中语文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要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本文主要对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展开研究探讨。一、结合教材,选择合适的话题通过初中语文课堂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初中语文教材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第四册《井冈翠竹》课后练习第三题,是一道关于修辞方法的习题。其中第2小题是:“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第四册《教学参考书》(人教社版)和《新编初中语文思考练习指导》(同济大学出版社)对此句中的“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的解答都是“顶真”。笔者以为此处所用的修辞格应是“回环”,而不是“顶真”。  相似文献   

7.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捕蛇者说》中对“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作了如下注释:“假使我不当这个差,向,从前。”编者将“向”释为“从前”,而在译文中又看不出这一意思,实在令人不解。“向”在文言文中确有“从前,以前”的义项,如“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山木》)又如初中语文教材《桃花源记》中的“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但将“向吾不为斯役”一句中的“向”也看作“从前”则欠妥当。如果把全句连在一起,不难看出,“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是一个追求假设关系的复句,意思是:假设我不当这个差,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前半句并没有强调“从前”的必要,因为“吾不为斯役”的时间是不言自明的,尤其是后半句中的“久”字  相似文献   

8.
中英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题”是《牛津英语教程》中的独特板块,也是英国所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创新点,其实质是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中国初中语文教材借鉴“专题”经验,设置了类似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在我国开展综合性言语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专门的写作板块,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支架。立足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整体,从图文结合、理实相融等角度,总结和分析初中语文写作板块的特点,围绕“链接实际生活”“遵循课标要求”等角度,探讨初中语文写作板块的教学策略,以增强写作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古诗讲究语言精练。诗人常把两个名词组合成一个新的词组来反映事物的特色。“水村山郭酒旗风”(初中语文第二册《江南春绝句》)与“吹面不寒杨柳风”(转引自初中语文第一册《春》)中的“酒旗风”和“杨柳风”就是这方面的例子。“酒旗风”既写出了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的酒旗的动态,又表明春风的轻盈柔和。“杨柳风”既让我们看到了杨柳发青,又感到了春风拂面。真是言精意赅耐人寻味。这两个“风”又有不同之处。“杨柳风”教材  相似文献   

11.
教方法 读破卷──“九义”教材初中语文第二册前四单元自读课文教法探究褚耀红“九义”教材语文初二册前四单元训练内容呈阶梯式渐进过程,分别是记叙要素、记叙顺序、记叙中心、记叙详略。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对各单元自读课文进行扎实、活泼、有序的学习,笔者采用“...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多为经典之作,文质兼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每篇课文的特点,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读中悟法,凭借教材,让学生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3.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不懈的追求。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将“阅读”“写作”“活动·探究”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注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成为其写作资源。立足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巧借文本资源,有效梳理、整合,进而促进读写活动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14.
“相”作虚词,读作 xiāng。文言文中副词“相”一般用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动词不带宾语),同时具有指代性。这在初中语文教材里较为常见,今撷取数例予以参考。一指代动作行为的两方,或表“互相”,或表“共相”  相似文献   

15.
以“专题”形式作为教材中的一部分,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大特点。《专题·荷》是七年级(下册)中的内容,教材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从生物的荷、文学的荷、艺术的荷,再到佛教中的荷,可谓包罗万象。教师如何筛选、整理、整合这些“资料”,把“专题”课既上得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课,又能上出“语文味”来,这需要一定的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秋季从初一年级开始使用的初中语文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3月颁发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在原初中语文教材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套教材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全教会”精神,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领域锐意改革的最新成果。一、初中语文新教材的基本面貌初中语文新教材在编写的指导思想上,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智育,二是德育。在智育方面,主要有四点。一是“联系生活,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关键词是“提高”“语文素养”。“联系…  相似文献   

17.
周叶 《生活教育》2013,(10):77-79
高效课堂是教学永远的追求。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更高效,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总目标,以教材为辐射中心,以学生既有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着眼于整个初中阶段,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专题式"整合,包括同一册教材前后内容之间的整合,不同册教材内容之间的整合,以及教材与课外内容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鲁迅作品入选语文教材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在最近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又是入选作品最多的作家。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是2017年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全国中学生统一使用的教材。相较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选文而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鲁迅选文特征更鲜明,编排更合理。当然,也存在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19.
<正>助读系统是教材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地使用助读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感悟,一直都是众多一线教师关注的话题。与过去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相比,“统编本”的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更加地科学,便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也进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本文以文言文教学为例,就“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使用原则与使用方法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一、紧扣教材进行读写训练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素有定评的名篇佳作,教师可加以精选,作为例文进行读写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