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毛洪伟  李芬  郭永聪 《资源科学》2012,34(9):1798-1805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对于城市社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技术研究是关系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缺乏系统性的低碳生态建设领域的公众认知情况研究和定量化的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低碳生态城建设技术公众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同低碳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规划技术存在差异,认为差异主要存在于控制方式、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信息化手段、规划流程、规划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认为对于城市片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前期需要进行生态诊断与预评估,诊断和评估的对象包括,生态环境、低碳技术条件、能源高效利用与开发潜力、用地适宜性与开发潜力、建设可行性、居民需求和政策条件等方面;大于90%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评估应该纳入社会人文需求因素,如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性、公共空间可达性、社区宜居性、基础设施完备性、居民生活满意度、文脉传承、建筑开放度、就业机会等;27%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是低碳社区生态改造的主导者;13.5%的受访者认为是政府应该是社区改造的提倡者,还有少部分(10.8%)的受访者对于政府的定位为资助者。既有社区低碳生态化改造的内涵应包括能源系统改造,环境整治,历史印记保留,建筑物更新保护,拆迁安置等方面的重要内容。对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微循环技术体系如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和微调控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认知排序。通过研究结果可清晰地看出下阶段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议题和关键方法,以便更好地促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建低碳城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城市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转型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城市发展的新方向。研究城市的低碳发展,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的低碳化转型、低碳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进行探讨,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路径,包括保障政策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建筑、发展低碳交通、崇尚低碳消费、打造低碳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低碳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关键词。2011年,义乌市被批准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文章结合义乌城市的特点和建设低碳城市的优势,从以下六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建设低碳艾乌的战略对策:贯彻低碳理念,建立新型低碳经济体系;建立低碳市场,倡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低碳城市建设能力;积极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转型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在对城市生态转型的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三个阶段,希望为我国一些地方正在进行的生态城市建设带来一些思路和借鉴,为中国城市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加速城镇化建设阶段,转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走低碳发展之路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现状以及推行低碳城镇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镇化发展对策,为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城镇化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低碳理念和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发达国家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包括5个方面:政府规划,以项目管理的形式推进;加强立法保障;通过经济政策引导;建立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公众积极参与的治理模式;注重低碳与环保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7.
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88,自引:1,他引:87  
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并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低碳城市的理论内涵,简要介绍国内外典型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基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化)、结构低碳(经济发展低碳化)、方式低碳(社会发展低碳化)和支撑低碳(技术发展低碳化)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杭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市作为全国率先提出打造"低碳城市"目标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做出许多有益的尝试。为探讨如何更加完善杭州市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文章结合杭州状况,从居住、交易行为、能源消耗、出行方式、产业结构以及生存环境等领域提出了低碳化策略,以期对低碳城市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2010年底海南开始进行低碳城市建设,确定四大低碳试点。通过介绍弗莱堡的低碳经验,提出海南的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天然优势,凸显个性。低碳城市的合理规划,不仅能使城市未来发展成为零碳地带,而且城市也能表现具有当地浓厚特点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0.
在气候变化、碳减排与城市化进程相互交织的时代背景下,而且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迅速增长,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碳排放量与日俱增的特殊时期,发展低碳城市是遏制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模型管理与应用框架结构。基于宏观经济模块、政策分析模块、动态模块和碳排放模块对低碳经济模型进行管理。提出了低碳经济能力评价算法,该算法可以根据不同输入数据实现动态评价功能并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设定4种情景进行情景计算,基准情景、结构优化情景、政策情景和倒逼情景。在4种情景中,可以设定不同的年份,参考GDP增速,假定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通过计算得出指定情景下的低碳指标,以此确定是否达到低碳的结果。针对低碳经济数据进行数理统计,获得不同指标间的关系与变化趋势。另外,将基于低碳经济模型计算获得的数据与空间信息进行关联,可以直观反映不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状态与变化,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提供技术支持。经系统验证,证明该系统能满足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2.
济南市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面临 在经济、能源、生态环境方面多重挑战,必须探索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产业生态化的道路。本文基于产业生态化的基本定义,对济南市产业发展生态化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根据不同层面的发展进行评价, 认为济南市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微观层面优于宏观和中观层面。  相似文献   

13.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关于发展权和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催生了低碳经济的理念。饭店作为自然资源和能源高消耗的场所,发展低碳经济是饭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主要分析了饭店走低碳经济之路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绿色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4.
快速城市化使城市建设用地快速增长,但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要求城市土地必须集约利用和合理开发,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分析有助于优化城市土地配置.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应用SPOT和ALOS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解译与分类,基于ArcGIS、Fragstats软件平台,采用层次分析(AHP)与移动窗口相结合的方法,将景观指标融入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中,并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的自然和其他限制因子,对济南市2004年城市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和等级划分,最后利用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分析.评价和分析表明,2004年适宜于城市建设用地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以及东西部区域,2009年新增加的建设用地分布范围与2004年适宜性评价结果大致吻合,评价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省域尺度低碳经济发展综合水平评价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唐笑飞  鲁春霞  安凯 《资源科学》2011,33(4):612-619
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是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本文运用层次分析和k均值聚类方法,构建了一套针对中国省域尺度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数。论文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现状进行了评价,并对其进行类型划分,得出了4种类型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包括低碳区、相对低碳区、相对高碳区和高碳区,并分析了影响省域低碳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相对优势指标和相对劣势指标。评估结果表明,我国一多半的省份属于相对高碳和高碳区,由此说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处于相对高碳阶段。论文最后指出,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重要的是"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即指开发新能源和增加林地植被覆被,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增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节流"指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来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6.
交通运输行业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源,近年来各国对其“低碳化”发展的关注不断提高,运输产业如何承担相应的低碳减排责任,积极变革寻求一种绿色低碳的运输方式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低碳多式联运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运输模式,通过综合多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可以有效降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并逐渐被各大运输公司所关注。本文基于成本和时间双重约束下,将二氧化碳排放量纳入到多式联运研究中,通过碳价函数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换算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形成考虑整个运输过程的总成本,并在设定时间约束下,建立低碳多式联运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得出最佳低碳多式联运组合方式和路线,研究对基于企业层面如何建立多重约束下的低碳联运模式进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对于促进我国交通运输业供给侧低碳结构性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机理,根据对低碳经济和能源结构内涵的理解,将碳强度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系统剖析能源结构对低碳经济的作用关系,进而运用通径分析测算能源结构对其的总影响、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明确了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能源供给结构对碳强度的作用较小;能源消费结构是碳强度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总作用效应为0.919,其中直接效应为-0.189,间接效应为1.108。在此基础上,通过岭回归方法构建能源消费结构预测模型,并据此得出,为实现减排承诺,应将煤炭消费(去除发电用煤)占能源总量的比重调整为26.89%~27.87%。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低碳经济影响因素分析与情景预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朝  赵涛 《资源科学》2011,33(5):844-850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技术开发与利用、居民低碳意识提高等众多领域。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阻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15个影响因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理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进而找出阻碍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粗放式发展、缺乏完善的低碳政策框架、居民低碳意识淡薄和缺乏低碳专业人才。根据关键阻碍因素,设定中国低碳经济发展3种情景--基础情景、低碳情景和受挫情景,定量模拟中国2050年低碳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结果表明未来的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极有可能是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波动,低碳发展对我国能源与环境建设具有多重正效应,低碳情景比基础情景在能源总需求方面下降了8.5亿t标准煤,CO2排放量减少了6亿t碳当量,煤炭占一次能源需求量下降到34%。  相似文献   

19.
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性与土地稀缺性之间的不协调性历来是土地利用规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合理确定区域耕地资源转化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数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给出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义,即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耕地被非农建设挤占的动态演变过程即为耕地非农转化,并进行了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驱动分析.综合考虑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3个方面:土地整理复垦、经济建设非农占用、生态退耕及自然灾毁,得出耕地的非农转化量即为综合考虑未来人口发展规模在食物安全状态下对耕地的需求量、生态安全建设中生态退耕面积、自然灾毁耕地面积与现有耕地总量、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平衡之后剩余的耕地数量.构建了耕地非农转化定量预测模型,并以济南市为例,预测到2020年耕地资源的非农转化量为29 876.31hm2.对区域耕地资源非农转化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为协调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