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当前高职院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定位不准、能力不强、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分析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引入战略协同理论,提出通过校企协同联动提升高职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观点,并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健全科技创新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培育科技创新精神等方面探讨了具体的对策措施,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对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协同创新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由政府引导,通过促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资源,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加速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协同创新是新时代的要求,本文重点研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这一形式。通过国内外校企协同创新成功有效模式得出构建的条件,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困境,并从政府、高校、企业3个方面入手,通过构建三者之间良性互动关系,进而提高校企合作模式水平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9月29日-30日,刘捷副省长及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与应邀来川调研的清华大学邱勇副校长一行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四川省—清华大学战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并就打造新型创新载体、推进科技人才交流和培养等多方面达成共识。省科技厅厅长刘东参加会议。邱勇副校长对我省近年来在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  相似文献   

5.
申金升  梁帅  张丽  董阳 《今日科苑》2022,(11):13-19
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科技力量是核心力量,新型举国体制是手段路径,关键核心技术是攻关目标,高效创新体系是环境需求。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创新体系中一类特殊性质的创新主体,其协同发展的能力和效率,是提高国家创新整体效能的关键。本文基于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任务和科技创新体系内涵,从“技术-产业-区域-国家”等4个创新体系维度分析战略科技力量协同发展中的问题、角色功能和模式路径,构建了任务导向的雁阵协同、系统导向的链式协同、功能导向的集群协同、使命驱动的开放协同共4类协同类型,并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协同创新为视角,分析英国科技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动态演化过程,探讨其基于产学研合作的相关特征,并通过构建作用机制模型从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主体协同两个层面对产学研合作机制进行剖析,以此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教育体系发展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毛志军 《科技广场》2012,(12):36-38
科技创新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科技创新能力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军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科研机构与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为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创新实践场所与科技能量.要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得到提升,科研机构与高校就需要共同努力.这样,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区域能源科技协同创新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情况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在分析长三角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两省一市能源科技合作与交流的现状,提出了促进上海及长三角区域能源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创新是整合创新资源、破解创新难题的重要方法。但在高职院校“政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旧突出。该文将在协同创新理论框架下,结合“政校企”在协同创新中的定位,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简要阐述了高校科技管理人员在校企合作中的桥梁纽带作用的基本内涵及其具体体现,并对科技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桥梁纽带作用提出了几点建议,对科技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提出了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区域环保科技合作与协同创新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升,长三角两省一市加强合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洁净生产,建设"绿色长三角",加大了对生态及环境保护科技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在梳理长三角两省一市环保科技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区域环保科技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大力推进跨区域协同创新与协调发展,成为重要战略路径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纳入国家战略布局为标志,跨区域协同创新进入全面布局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新时期.当前,我国跨区域创新发展形成四个层面的发展新格局,并不...  相似文献   

13.
为切实加强云南省与巴基斯坦科技创新合作,文章介绍了巴基斯坦科技发展概况,巴基斯坦国际科技合作概况以及与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情况,进一步梳理巴基斯坦与云南科技合作方式及重点领域,研究分析了加强双方优势特色科创合作需求,提出进一步推动云南与巴基斯坦科技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我国对各行各业都有一定的改进。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本发展问题。只有教育的顺畅发展,才能为我国更好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而教育要想发展下去,那么就必须和社会相互协同。本文将简要的探讨一下,协同创新在高职院校校校合作方面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是结合我国国情、解决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协同创新网络是构建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基础,应根据区域民生需求,建立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民生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民生科技的区域发展互动。在政府积极支持下,通过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组织等区域民生科技创新主体的协同合作和共同参与,建立民生科技的创新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陈季 《华夏星火》2008,(Z2):17-18
近年来,乌鲁木齐高新区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宗旨,以发展特色高新产业、推进新疆资源优势转化为主导,积极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中亚市场战略联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开拓中亚市场,已经成为新疆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深入调研与分析江西省布局的科技协同创新体运营状况、实施效果及区块链技术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等的基础上,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当前科技协同创新还存在创新动力、协同体制、配套人才、资金服务四个方面的难题待解.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可有效解决科技创新平台的痛点及难点,因此,本文就如何利用区块链...  相似文献   

18.
学术界关于指数指标体系的研究更多地聚焦科技创新或城市创新,结合国际合作的指数研究相对较少。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整体科技创新实力的国际科技合作的评价研究成为评估研究的新焦点。通过梳理和借鉴全球创新指数、欧洲创新记分牌以及中国科技部发布的重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等国内外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基于“压力-状态-响应”分析模型,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投入水平、合作实力和创新绩效3个维度构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结果表明:2020年11个城市中,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指数得分最高的前3位依次为杭州、嘉兴、宁波,而金华、丽水、衢州三地处于末3位;各地政府科技创新资源投入程度不同,其中杭州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市;地市间创新发展很不平衡,呈现两极分化态势。因此,浙江省要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上合理布局、因地施策,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相似文献   

19.
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战略方向及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协同发展是西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战略举措,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能。未来西藏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需重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兴藏惠民战略和科技稳藏固边三大战略,推动西藏由传统农牧业科技主导向科技支撑现代农牧业及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由引进创新向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转变,由引进适用技术向兼顾引进高新技术转变,由科技援藏向科技援藏与兴藏相结合转变,由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向注重实用性技术研究转变。为了实现上述战略转变,建议将西藏现代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高原生态环境保育、新型城镇化、创新能力提升等五大战略领域作为重点创新方向,建设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国家级创新高地,启动编制《全国科技援藏实施规划》,实施"珠峰学者"高端人才培养计划和"高原之星"职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经济社会与科技协同发展的创新共同体,健全基层科技管理组织,独立设置县级科技机构,为建设创新型西藏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蔡松林 《科教文汇》2023,(8):155-158
该文以“职教20条”为背景,首先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意义和背景,接着阐述了“岗学一体、三阶递进、协同激励”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含义,体现在对实践教学的教学场所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激励创新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该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目标和关键问题,并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对该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实施方案和方法进行了探索,最后总结和分析该模式的特色和创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