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利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1978年-2006年福建省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结构和绩效进行分析后发现:支农支出总额在不断增加,但其增长率却赶不上财政收入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增长率,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呈不断下降之势;生产性支出比重较低而非生产性的事业费支出比重却过高;再加上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支农支出绩效不高.因此,要提高财政支农支出绩效水平,就必须建立稳定的财政支农支出增长机制、优化结构、健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财政支农支出与财政非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率如果相等,即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达到最优,二者之差越接近于0,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对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的弹性系数和徽墨效率水平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山东省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自2000-2010年呈提高趋势,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余地,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偏小对规模效率影响较大。提出了山东省应该从优化财政体制、增加地方政府财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及方面促进山东财政支农支出规模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云南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不显著,但其支出结构却促进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于财政支出的目标偏差,云南财政支农支出促使城乡差距缩小的功能不明显,使得其社会福利功能没能得以体现。提出相应的五个方面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河南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支农资金支出结构上看,河南支援农业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支出总量呈上升趋势,占河南财政支农资金支出份额偏大;农业基本建设资金支出虽有所增长,但投资比重较低;农业科研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救济费基本稳定,占财政支农资金支出份额不高:主要原闵是河南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政府职能界定不甚合理;缺乏稳定的财政收入机制;支农资金支出管理水平不高。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因其具有天然的弱质性,所以需要国家财政的扶持。通过选取我国1981-2012年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出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的动态计量分析方法,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业产出对于财政支农支出的冲击有正向响应,且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产出有较高的贡献度。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财政支农的长效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6.
7.
基于安徽省1988-2012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安徽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安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支农支出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并据此提出了有益于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每年的财政支农规模都在持续增大,但由于资金总量投入不足、支农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诸多原因,导致了财政支农效率欠佳的局面,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想要发展好农业就必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加强农村财政制度建设,加快农村财政监督体制建设。这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农业受气候及其他诸种条件的影响,不仅波动很大而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所以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公共财政的支持。目前,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以稳定农业经济的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财政农业投入和农业增加值之间投入产出关系,根据1978—2014年数据,运用CES生产函数的误差修正模型,测算中国财政农业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产出弹性及投入产出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显示,中国财政支农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较低,公共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较高,农业发展短期偏差在长期内能够被有效修正。这说明,当前亟待优化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结构,顶层设计财政支农长远目标并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从2003年开始探索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广东作为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为推进改革,广东须将该评价纳入全省财政改革总框架,逐步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库,适时推进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监督机制,引导公民积极参与评价并大力发展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12.
关于财政学课程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财政学在课程设计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章从市场经济的要求和财政学知识的供求两个层面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等财经类院校财政学课程的设计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许多相关领域都产生了影响。为了积极探讨其对财政学发展的作用,采用实证、比较等方法,对新公共管理运动对财政学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至少在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财政预算管理等方面开拓和促进了财政学的发展,应当继续关注其对财政学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和转型启动,财政领域也随之发生变化。我国公共财政发展的实践,推动了公共财政学的兴起和发展。如今,学术界对于公共财政的探讨和研究方兴未艾。在梳理我国公共财政实践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公共财政学的兴起、发展情况,并阐明了对未来学科建设和研究方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对公共财政的概念、职能、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公共财政,而公共财政的推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方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预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投入巨大的工程,对该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编制预算进行事前的规划、事中的控制及事后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与地方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有关的收入和支出,就地方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的预算编制方法和预算编制流程进行讨论,旨在为"地方财政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了财政学传统教学模式困境和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从提高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财政学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提出了财政学案例教学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18.
财政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一定的抽象性,通过在财政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的社会认知面,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践问题的动手能力,并提升财政学课程所呈现的基础理论、政策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前,社会各界在运用公共财政这个概念时,所指的涵义各不相同。本文拟从公共财政含义、是否建立公共财政以及构建框架等方面来分析它们的异同以及产生这种异同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