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国维在早年的诗词创作中频繁使用"人间"一词,其两种词集均以"人间"为名,又曾撰《人间词话》、《人间嗜好之研究》等论著,体现了其对"人间"一词的浓厚兴趣。其诗词中的"人间"大致有"人世"与"人生"二义,但侧重在"人世"方面。因王国维大量使用"人间"一词,使得其身边师友如罗振玉、罗振常、吴昌绶、罗庄等以"人间"相称王国维,而王国维校勘诗词曲时,也多次自署"人间"。通检王国维语境中的"人间"一词,其基本意蕴乃是在个人感受的基础上对世间人生的处境与出路、价值与意义的深沉考量,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
梁吉 《现代语文》2010,(4):117-118
<正>非常地偶然,笔者在很短的几天内分别读到了苏童的短篇小说《天使的粮食》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天使的粮食》中天使因人间遭难而下凡救济,《巨翅老人》中天使却因自己遭难而流落人间。但无论是救济人间还是流落人间,两位天使均遭到了"不公平"的甚至残暴的对待。天使们最后不得不远离人间,他们留下了巨大的遗憾,我们作为人间一员也将深深地羞愧。  相似文献   

3.
印顺的人间佛教内涵的歧异是其思想受到置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印顺佛学中,“人间佛教”的“人间”包含了六道中的人界、世俗社会和胜义的大乘世间等三层含义,而并非只指称其一。印顺的人间佛教的“人间”三义的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克服现实中佛教的某些弊端,充分显示出印顺佛学针砭时弊、当机摄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国维填词的成功给他研究词学带来了自信。王国维《人间词》的创作为《人间词话》奠定了感性基础,孕育了《人间词话》的文艺鉴赏理论。虽然《人间词》的艺术成就并未完全达到《人间词话》的理论高度,但王国维以自己的词学理论审视自己的词,努力使两者完全契合。如果说《人间词》以丰厚充实的内容抒写了词人内心的痛苦及人生况味,在文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那么,《人间词话》则以全新的观念、方法评论、研究词,为传统词学的现代化转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词学方面拥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词学思想渗透在他的词学创作《人间词》及词学理论创作《人间词话》中。《人间词话》可以说是《人间词》实践创作经验的总结,它们共同见证了王国维在清末词学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是在民国期间太虚大师提出的“去鬼化”和印顺导师提出的“去天神化”。这种去鬼神化的人间佛教理论,在台湾的刚性威权社会向柔性威权社会转型,再由柔性威权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过程中,得到了循序渐进式的发展。从人间佛教理论的视角来看,白圣长老领导的传戒运动,属于台湾的人间佛教话语。在柔性威权社会兴起的佛光山和慈济功德会,是人间佛教运动向台湾民间深入扎根的具体表现。当代台湾的人间佛教运动,具有台湾区域性、大陆传统性和国际性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历来多以"境界说"为其论述内容。我们对"人间"一词,从"忧生"、"忧世"意识、情感的真切和形象的鲜明作出新阐释,认为王国维选择以美育育人的人生之路,关注人生苦痛、抒发人性之真和语言应该"俗化"的审美标准,共同构成了《人间词话》中的"人间"意识,体现出他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  相似文献   

8.
江南的雪     
这场雪好像来得迫不及待,十一月刚刚到,它好像要品人间的美景般洒落人间。江南的雪,太秀气了,根本不是大雪呆的地方,真所谓“江南一场雪,人间一回闻”。  相似文献   

9.
这两年我为中华书局撰写了四种关于《人间词话》的解读文字,有普及版,也有学术版,中华书局对这两种风格的《人间词话》解读有如此热情,主要还是因为《人间词话》的影响实在广博深远。论学术,《人间词话》虽然在结构和形式上不是旧词学的终结者,但在内容和体系上却是新词学的缔造者;论普及,《人间词话》早已越出词学的界限,而变成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阶层甚至跨年龄的普通读物,坊间连绘图本《人间词话》都有好几种,可见其普及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朱妍 《现代语文》2006,(1):86-87
刘锋杰、章池《人间词话百年解评》中说:“要理解20世纪中国论的发展,不能不首先理解《人间词话》;要确立中国论在跨化交流的世界论格局中的地位,也不能不总结《人间词话》所内蕴的现代性经验;要确定21世纪中国论的发展方向,还是不能不首先审视《人间词话》所提供的可能性。”这说明了研究《人间词话》意义的重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人在人间存在的社会性事实,并分析了人间对人生命成长的重要文化与社会归属意义,反思了现代教育在走向对国家这一抽象体系建构的同时,对人间精神与文化世界的价值贬斥与空间挤压及其造成的后果。在文章结尾部分,提出了在现有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育回归人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人间佛教作为一种观念或口号的提出距今已过了大半个世纪,有关人间佛教思想渊源的讨论可谓是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间佛教的思想渊源到底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苏教版国标本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这是一道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且条件与问题的关系不能归结为常见的数量关系,很难列式计算出答案.因此,教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先启发学生“从只住一个3人间想起,需要几个2人间”,并依次列举出“住2个3人间”“住3个3人间”……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找出所有不同的安排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从只住一个2人间想起”,并列举出各种不同的安排方法,从而再次得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子非 《教书育人》2004,(11M):1-1
既然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所以我们不能说人间就是美好的__它承载着地狱般的黑暗:我们也不能说人间就是丑恶的——它充满了天堂般的光明。  相似文献   

15.
把微笑写在脸上,让心灵的芳香飘满人间,你会觉得人间的春风最美;把赞美送给别人,让心中的真诚温暖人心,你会感到人间的真情最浓。  相似文献   

16.
李柳君  邓赛  张理现 《辅导员》2009,(11):22-22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在各种文体样式中,人间真情类题材占有不小的比例。这些有关人间真情的文章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绝不是选编者的心血来潮,而是有意为之。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人间真隋文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一、苏格拉底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一)哲学由“天上”回归“人间”“天上”,泛指一切自然万物;“人间”则指人的社会关系。哲学由“天上”回归“人间”,是指哲学的主要研究视角由前苏格拉底的“宇宙”向“社会和个人”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第一次将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  相似文献   

18.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对云充满了好奇,就想到云上去看看。而今天,云儿对人间萌生了好奇心,也想到人间来逛逛。但是云儿要经过国王的允许,才能来到人间。  相似文献   

19.
文章试图从《人间词话》创作的背景、思想来源及《人间词话》的境界说来阐释王国维追寻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听一听把微笑写在脸上,让心灵的芳香飘满人间,你会觉得人间的春风最美;把赞美送给别人,让心中的真诚温暖人心,你会感到人间的真情最浓。人间处处有真情。这句话一点都不错。那是暑假的一天,天气异常闷热,我在家中呆不住了,便去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