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把"比一个数量多(或少)几分之几"转化为"一个数量相当于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这是解答一类较复杂分数应用题的关键。请看: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设计理念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其实质是中学阶段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通过替换把两种量与总量之间的复杂数量关系转化为一种量与总量之间的简单数量关系。教学实践表明用算术思维来理解倍比关系、差比关系两种不同类型的替换,会给学生一种多变、难以把握的感  相似文献   

3.
比的应用题有三种基本题型:(一)按比例分配;(二)求比的未知项;(三)差比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比入手,弄清题中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它转化为整数,分数乘法应用题进行解答。在数学中,要注意沟通比、整数、分数应用题之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小板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相关性,对慢性再障(CAA)31例、重型再障(SAA)11例、正常对照组30例分别检测血小板计数、TGF-β1及RT-PCR检测细胞因子TGF-β1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EL1SA方法检测血清TGF-β1的量.结果表明:SAA、CAA组比正常组、SAA组比CAA组TGF-β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P<0.01).可见再障患者的TGF-β1水平高于正常组,而且TGF-β1与血小板的数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考点分析】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  相似文献   

6.
指导思想: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正、反比例的意义,理顺量与量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掌握数量关系,提高判断和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灵活把握及转化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横向沟通。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1.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从甲地到乙地,所行驶的速度和时间。(2)每天织布的米数一定,织布的总数和天数。(3)运煤的总吨数一定,每天运煤的吨数和运煤天数。2.把“某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换句话说:(1)你是怎样理解3∶2的?(2)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  相似文献   

7.
来稿择登     
来稿择登分数、百分数是两个不同概念。分数既可表示两数的倍数关系,又可表示一个确定的数量,因此可以带计数单位。而百分数仅能表示两数的倍比关系,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所以不能带计量单位。此外,尽管百分数与分数可以相互转化,但它们仍不能等同。比如,虽然也读百...  相似文献   

8.
数量积性质a^-2=|a^-|^2的最大优越性是架起了向量与数量沟通的桥梁,为将有关向量问题与数量问题相互转化提供了途径,在解题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教材第68~7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在用比表示两个具体数量的关系时,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表示两个同类数量间的倍数关系;另一种是表示两个不同类的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感悟比的意义。(2)学会求比值的方法。能通过改写来体会和掌握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比、除法与分数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某些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具体数量与分率没有直接对应,正确找出量率对应的关系是解答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寻找量率对应的方法:一、转化条件找对应例1.一捆电线,第一次剪去25,第二次剪去余下的13,剩下20米,这捆电线共有多少米?[解析]题目中25和13的单位“1”不同,可将“第二次剪去余下的13”转化为第二次剪去(1-52)的31即全长的15。这样,可找出20米的对应分率为(1-25-51),从而求出全长:20÷(1-25-15)=50(米)。二、画线段图找对应例2.小王加工一批零件,已加工的比总数的13多14个,剩下的比总数的25少2个,这批零件有多…  相似文献   

11.
有些应用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难以建立数量之间的联系,或数量关系抽象,无从下手,这时,可先假设某一数量与另一数量相等,使题目明朗化、简单化,从而找到对应关系,使问题得到解决。例1摇某校三、四、五年级共有学生404人,三年级比四年级少6人,五年级比四年级多8人。三个年级各有多少人?[分析]以四年级人数为标准。已知三年级比四年级少6人,假设三年级人数和四年级人数同样多,那么三年级就要增加6人,三个年级的总人数也要增加6人,即(404+6)人。又知五年级比四年级多8人,假设五年级人数和四年级同样多,那么五年级人数就要减少…  相似文献   

12.
在解应用题时,有时可以根据某些题的特点,改变看问题的方法与角度,将题中某个已知数量转化为与之有关联的另一个数量,从而又可以对某一个问题有新的理解,从中找到解题的新途径。 [例1] 二年级有学生137人,比三年级少26人。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二年级比三年级少26人,也可以转换成三年级比二年级多26人。解:137+26=163(人) [例2] 小营村有棉田108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5,全村耕地面积多少亩? 分析:棉田的亩数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5,可以转换成全村耕地面积是棉田亩数的5/3倍,于是可列式为:108×5/3=180(亩)  相似文献   

13.
移牌     
等差(比)数列的通项an与前n项和Sn都是以n为自变量的函数,若合理变形,把它转化为直线方程的形式,揭示出直线性质,在解题中往往能起到出奇制胜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学好数学,数学的灵魂本质——数学思想必不可 少。数形结合就是通过数(数量关系)与形(空间形式)的相互 转化、互相利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学会了数形 结合的数学思想,可以让学习中复杂难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 单、明了、形象,使我们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5.
有些应用题条件隐蔽,数量关系复杂,很难找到解题途径。如果把题中的倍数关系或比的关系转化为份数关系,用归一法求出每份数,就能顺利地求得问题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是份数法。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之后 ,学生由于受课本例题、习题的强因素的影响 ,在解答应用题时往往形成“思维定势”——即一看到两个量的比 (如 :A∶ B) ,便自觉或不自觉的将这两个量的比转化为几加几分之几的形式 (如 :AA+B) ,这样在分析应用题时 ,往往会陷入思维的盲区。为了破除学生的这种“思维定势”,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灵活性 ,我们在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之后 ,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注重联想 ,夯实基础教师给出含有两个量的“比”的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进行联想转化 ,为应用题…  相似文献   

17.
在解有关范围问题时,我们经常会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同时,也经常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使问题获解.这就是函数思  相似文献   

18.
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然后通过解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来使问题获解。有时,还实现函数与方程的互相转化、接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函数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方程思想,是指从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题目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模型(方程、不等式或方程与不等式的混合组)。  相似文献   

20.
胡文富 《云南教育》2004,(35):41-42
我们知道,代数的运算准确但抽象,有时十分繁杂;几何图形直观但又不十分准确。数形结合就发挥代数和几何各自的长处,以图形的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实现抽象概念与具体形象、表象的联系和转化。在解决问题时,可根据把数量关系的问题转化为图形的性质来研究,或者把图形的性质问题转化为数量问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