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禾 李绅《悯农二首·锄禾》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第二册。“锄禾日当午”,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注:“‘禾’指的是禾苗,看插图,画的是玉米苗”。“禾”究竟是指禾苗呢,还是指图上画的玉米苗,概念模糊不清。 禾,古代指粟。粟也称为“谷子”,脱壳后叫“小米”。《悯农》第一  相似文献   

2.
第六册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有四篇是新课文,另外,第30课《古诗二首》中的一首《小儿垂钓》,也是新选的。《小水车》(第4课)选自1982年第3期《东海》杂志,作者张一民。它是一篇阅读课文。文章简洁生动,通俗易懂,适合学生阅读。但生字词较多,叙述的顺序与其他课文不尽相同,应给以适当指导。这篇课文安排在第一组,本组没有安排训练  相似文献   

3.
新编高中语第三册编入了一个单元的古诗,包括《诗经三首》《离骚》《孔雀东南飞》等。编精心为古诗加了注释,以便学生诵读。但其中有些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第三册第四课《古诗两首》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学习本课时,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语言教材里,编选了大班用的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是《一望二三里》、《咏鹅》、《春晓》、《悯农》。除《咏鹅》是句子不整齐的杂言体(长短句)古诗外,其余是句子整齐的五言古诗. 要把古诗教好,老  相似文献   

7.
《古诗三首》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三位诗人生活的年代不同,所咏之物不同,但三首咏物言志诗都有着同样的灵魂——做一个高尚正直的人。第二学段(3-4年级)的学习,为学生体验古诗情感和领悟古诗内容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5-6年级)的诗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把握诗意,想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二册收录了《草》、《春晓》、《古朗月行》、《登鹳雀楼》、《寻隐者不遇》五首古诗,笔者就这五首古诗,谈低年级古诗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一、以诵读为主轴根据新大纲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把读的训练摆在突出位置,使之成为主要教学方法,并力求采取切实有效的训练方式,获取训练的高效益。1.逐层深入,形式多样。初读时,着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反复读几遍课文,然后画出课文的生字,读准字音,再把生字放进课文正确、流利地读,接着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或投影等媒体,粗略了解课文大意。可以…  相似文献   

9.
“古诗”一词常出现在汉魏六朝人著述中。对“古诗”一词最早下定义的大约要算唐初李善了。他在《文选》“古诗十九首”解题中云:“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昭明以失其姓氏,故编在李陵之上。”后人大都依李注所云。如刘履《古诗十九首旨意》解题云:“诗以古名,个知作者为谁”便是。今人则把“古诗”这个概念解释得更完整了。如陆侃如、冯沅君夫妇认为“古诗”之名是“泛指时代略早而作者失考的诗”。又如马茂元先生在他的《略谈“古诗十九首”》一文中也说:古诗一词“一般地说,是指年代久远、搞不清作者是谁的诗篇。”但“不知作者”与“古”字又有何联系呢?“古诗”一词在最初的时候是否即有“作者失考”的含义呢?我以为清人吴淇的解释倒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他在《古诗十九首定论》中  相似文献   

10.
加强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能力──第十二册第一、二组课文教学建议江苏徐州市鼓楼区教研室孙可泰部编第十二册一、二两组教材由看图学文《长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读课文《为人民服务》、《古诗二首》、《种子的力量》,阅读课文《一夜的工作》、《养花》,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11.
我们班要举行古诗诵读比赛了。进入决赛的是我——人送外号"机灵鬼"、王家祥——我送外号"闷葫芦"(因为他平时不言不语,但心中有数)、王轲——全班公认的"女生大王"。对于这次比赛,我可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心想,这次的冠军应该十拿九稳了。比赛开始了,第一关要求自选五首古诗,我第一个闪亮登场。走到台上,还真有点紧张,我不由得给自己鼓劲,先稳定了一下情绪,便开始表演了。我背诵的是《小儿垂钓》、《悯农一》、《悯农二》、《山行》、《寻隐者不遇》。我背得  相似文献   

12.
谢守伟 《考试周刊》2014,(50):51-51
对小学生来说,古诗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学习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古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字字句句都表达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在古诗中学会生字,更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诗文中的情感。本文以《锄禾》和《悯农》为例,分析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状况,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云海 《云南教育》2001,(14):14-15
理解和掌握教材 ,一方面是从整体上把握全套、全册教材的结构、编者思路 ,一方面是认真吃透和掌握单篇教材。这里特别强调教材和课文的区别。课文指选入教材的一篇篇文章 ,教材不仅包含课文 ,还包含着为理解课文或指导学习课文的插图、编者所设计的“思考·练习”等。如第二册第三课《泉水·小溪》这篇教材 ,从教材来说就包含“课文、插图、韵文后面的词语、‘思考·练习’、生字条”五部分 ,“课文”只指那篇韵文。再如第六册第九课《飞机遇险的时候》 ,这篇教材就包含着四个部分 :课文、插图、生字条、“思考·练习”。课文是教材的主体 ,…  相似文献   

14.
插图的妙用     
观察插图,理解词义。如第四册《翠鸟》一课,要解释“橄榄色”,只需看看插图中翠鸟的头就明白了什么是“橄榄色”。   分析插图,揭示主题。如第四册《吃墨水》一课中陈毅所说的“吃点墨水没关系,我肚子里就少了墨水”这句话是文章主题思想之所在,学生很难明白前一个“墨水”指的是学习用品,而后一个“墨水”是指陈毅抓紧时间,专心读书,获得的知识学问。   运用插图,创设情境。如教学第一册古诗《一去二三里》,诗歌描写的情境通过课文插图再现出来,就变得具体可见。   凭借插图,复述课文。如复述第一册《小猫种鱼》,我将…  相似文献   

15.
五年制小语九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赠汪伦》,是李白游览桃花潭时赠给他的朋友汪伦的一首抒情诗,抒发他和汪伦的厚意深情。诗句意思较浅,学生不大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这首诗画意很浓,想象因素丰富的特点,把理解课文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结合起来。这首诗生字、新词易解决,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16.
《渔歌子》一文是人教版第八册第六单元第23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三首词。这个单元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主题编排。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学文,感受田园的诗情,体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语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8单元《古诗二首》(二)中第一首古诗。教学目标1援学会"独""暗"两个生字,认读三个字(其中"数"、"为"是多音字)。书写正确、工整、规范。能写出自己喜欢的诗句。2援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培养自学古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编排特点   这组教材由 5首古诗, 1个复习, 1个口语交际组成。修订后的教材与原义务教育教材相比,明显加大了学生诵记的语言文字材料,更注重了语言文字的积累。教材编排了 5首古诗,其中每首古诗都包括图画、揭示图画内容的诗句、从古诗中提出的生字三部分。   修订后的教材既借鉴了原教材的突出特点,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其编排的主要特点是:   1.图文结合,形神兼备   其中 5首古诗都配有色彩明丽,意境深远,适于儿童欣赏,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图画,利于学生凭借图画想象意境,理解古诗,识记生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相似文献   

19.
点滴录     
省编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第十册,将《落花生》和《挑山工》编在同一组里,以《落花生》为首。这样编排给我们  相似文献   

20.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三册 (试用修订本 ),是根据试用修订版教学大纲,在原《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 (试用本 )语文第三册》的基础上修订的。为了使教师能认真体会编辑修改意图,正确理解、把握并使用好新教材,笔者就此册教材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教材的结构与编排   修订后的第三册教材,基本上保持了原教材的框架结构,全册教材包括“识字学词学句”、“课文”、“复习”、“写字”、“口语交际”等内容,分两大部分编排。“识字学词学句”分别排在每部分之首,共 10课。接着是课文,五年制共 28课,每部分安排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