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闻一多于1912年14岁时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至1922年放洋赴美为止,在清华学校呆了整十年.1932年8月,他又应聘回母校任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至1946年7月15日作了著名的纪念李公朴的最后一次讲演后被刺身亡为止.他又在清华大学担任了14年的教授.他一生的求学治学历程可以说是始于清华,终于清华.  相似文献   

2.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早期叫做清华学堂,是一所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办起的留美预备学校,建于一九一一年。因校址设在清华园,故命名为“清华学堂”。当时学校设高等科和中等科,学生在校共学习八年,“沿用美国高等初等各科教习,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相当于美国中学到大学一、二年级程度。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清华学堂改名清华学校,但校中一切照旧。一九二五年,清华学校增设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旧制高等科和中等科停止招生。一九二八年国民党政府接管后,改称“国立清华大学”。次年旧制全部结束。从一九一一年建校到一九二九年,共毕业留美预备生一千九百七十六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大学南迁,先在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临时大学”,随即又迁云南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结束,清华大学于一九四六年秋回到北平。一九四八年十二月,清华园获得解放,投入了人民的怀抱。  相似文献   

3.
闻一多于1912年14岁时考入清华学校中等科,至1922年放洋赴美为止,在清华学校呆了整十年。1932年8月,他又应聘回母校任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至1946年7月15日作了著名的纪念李公朴的最后一次讲演后被刺身亡为止。他又在清华大学担任了14年的教授。他一生的求学治学历程可以说是始于清华,终于清华。  相似文献   

4.
庄泽宣(1895~1976),浙江嘉兴人,民国时期著名教育活动家。1916年庄泽宣从清华学校电机工程科毕业后赴美留学,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学习。1922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又相继在清华学校、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和浙江大学任教。期间,庄泽宣笔耕不辍,著述甚丰,致力于探索“教育救国”的新途径。本文就其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作一简述。一、对职业教育理论的探讨与认识1915年,20岁的庄泽宣考入清华学校电机工程科学习,一年后,他被派赴美国留学。当时,国内在黄炎培等人的倡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职教运动…  相似文献   

5.
<正>素有"轻工高等教育明珠"之美称的江南大学,坐落于风景优美的太湖之滨——江苏省无锡市,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源起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2年,由原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的有关系科组建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食品工业系;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  相似文献   

6.
(一) 2001年12月18日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首都文化、教育、科技等各界人士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欣赏了顾毓琇教授作品音乐会.经新华社报道后,顾毓琇这位久居海外的大教授再度成为海内外关注的新闻人物;而此时,距老人12月24日的百岁大寿已不到一个星期.活动的主办者显然是想用音乐会这种特殊的方式为老人祝寿,表达对一位世纪见证人跨越时空的敬意.  相似文献   

7.
现年七十六岁高龄的原广州师院院长,现任顾问、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的陈一百教授,不愧为当代知名的教育理论家与实践家。他从一九三四年留美回国后,一直从事高等教育,迄今五十余载的教学生涯中,历尽坎坷,与时俱进,立己育人。他所培养的学生遍及海内外,正在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教育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一、刻苦学习,积极投身高教事业。陈老的祖父母都是早年开明的知识分子,曾在家乡广西北流倡办过十里师范学校和附城女子职业学校。父亲陈柱曾留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欧林工学院改革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举措。欧林工学院重新定义了创新和工程等核心概念,以“工程创新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融合经过改良的传统工程教育、自由艺术教育和创业教育于一体,形成了“欧林三角”这一独具特色的广义工程教育模式。作为教育实践活动轴心的欧林工学院课程体系以课程集群、开放式项目学习等为特色,兼容...  相似文献   

9.
《二月庐漫纪》,是少年闻一多的一组读书札记,也是这位诗人、学者、战士目前所知存世最早的作品,共十六篇六十四则,于一九一六年四月至十二月陆续发表于《清华周刊》。作者时年十七岁,正就读于清华学校中等科三、四年级。二月庐,是闻一多家乡湖北浠水县巴河镇闻家故宅的一间书房。一多十三岁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以后,每年返乡在此度过两个月的暑假,因以为名。他居于庐内不避酷暑,昼夜披阅不息的情景,在其中等科毕业时(1917)所作的自传《闻多》一文中,有极生动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来,MIT为了总结、评价、改革以往25年的工程本科教育,着手准备为21世纪培育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在校内外掀起了持续两年的大调查、大讨论,席卷了教授、研究生、大学生和校友。其规模之大,讨论之深入,可谓盛况空前。去年5月又由本科教育院院长马格里特·L·A·麦克维卡尔召集有关行政负责人认真研究了本科教育的改革,并推出某些新的课程体系及新的教学活动方式,有些正在实施,有些还在进一步规划。这样大规模的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它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能否借鉴?本文根据MIT校长保罗·格雷,大学本科教育院院长马格里特·麦克维卡尔,理学院院长盖尼·布朗,工学院副院长杰克·开尔布罗克,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弗雷兰德尔等人的文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什么样的科学家才能够问鼎诺贝尔奖?是什么促成了创造力的极大发挥?3月23日在清华大学,由瑞典皇家工学院院长安德士·弗洛斯特姆与诺贝尔奖三位评委博吉·约翰逊、伯蒂弗·雷德霍姆、斯文·林丁做客“清华论坛”主讲“诺贝尔奖与科学发现”,为在场的400余名清华师生揭示了诺贝尔奖评选中诸多事情,也探询了诺贝尔奖与科学探索之间的关系.诺贝尔科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奖至今,已走过了一百多个年头.其间,它见证了20世纪几乎全部的重大科学发现、发明,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而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在清华论坛上致辞欢迎诺奖评委代表团的到来,他说,诺贝尔奖评委代表团的来访对清华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很大意义的事情.什么样的人能够获得诺贝尔奖?诺贝尔物理奖评选委员会委员、瑞典皇家工学院应用材料物理学教授、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博吉·约翰逊先生列举了物理奖获得者的情况,他们中  相似文献   

12.
陈鹤琴先生(1892—1982年)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高等科,留学美国,先后获高学士学位和教育社会学顶士学位。回国后从教。新中国成立后,任南京师范学院院长,并历任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全国幼教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等职。陈鹤琴的教育生涯,可以用他自己的一句名言“我爱儿童,儿童也爱我”来概括。他创  相似文献   

13.
杨石先(1897~1985),蒙古族,原籍安徽怀宁.我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委员.1897年1月8日生于杭州一个没落封建官僚家庭.他先后毕业于清华学堂、美国康奈尔大学.1923年,杨石先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任理学院院长,为南开大学早期化学科学和理科的发展作出了奠基性贡献.1929年他再度去美国聚耶鲁大学研究院任研究员,1931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并被选为美国科学研究工作者学会会员.同年回国,继续执教于南开大学.  相似文献   

14.
<正>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常熟市艺术学校)[Changshu High-tedi Park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angshu Art School)]是一所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常熟市教育局。2009年,学校建设列为常熟市政府调整职教布局、优化职教资源的重点工程;2011年,由原常熟市谢桥职业中学和常熟市艺术学校进行整合,"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建设一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专业匹配、设施一流的现代职业技术学校,8月投入使用;2013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2015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6月,被评为首批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学校地处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路16号),总占地面积9329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43平方米;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80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0228平方米;第二期工程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占地13295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1020平方米,总资产1.65亿元。校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15.
<正>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常熟市艺术学校)[Changshu High tech Park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Changshu Art School)]是一所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常熟市教育局。2009年,学校建设列为常熟市政府调整职教布局、优化职教资源的重点工程;2011年,由原常熟市谢桥职业中学和常熟市艺术学校进行整合,"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地建设一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专业匹配、设施一流的现代职业技术学校,8月投入使用;2013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中等职业学校;2015年1月,被评为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2017年6月,被评为首批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学校地处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园(苏州路16号),总占地面积9329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043平方米;第一期工程占地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一场以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大讨论正在各高校蓬勃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具体体现在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上,体现在学校的办学行为上。桂林工学院作为一所从单科性地质学院转型发展而成的工科院校,这几年做了大量的工作,基本完成了多科性工学院的学科专业构架,发展较快。车转型发展过程中,在环境和条件并不理想的情况下,保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这无疑与学校端正而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分不开的。为此,我走访了桂林工学院院长梁金城教授,请他就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问题谈谈体会和看法。问:国家教委副主任…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史的角度重新审视,清华学校在层次上应划归高等教育范畴;其实科教育具有明显的理工科专业倾向性;从民族性来看,她是一所充满美国色彩的中国学校。清华学校的办学特点对其后来发展为高水平工科大学具有重要影响,体现在充足稳定的经费保障,教育教学的美国化,严格的管理与考核以及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等方面。这种再认识有利于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对当代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深化改革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韩德燕 《教育与职业》2012,(25):106-107
廖世承1892年出生于上海嘉定,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理科).1915年赴美留学,在布朗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学位. 回顾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在日寇入侵、举国遍燃烽火的1938年受命组建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一生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重新研究审视廖世承的教育学思想及学说,梳理教育思想,变革教育思路,仍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晓璐 《留学生》2010,(8):12-13
从2005年算起.陈十一回国做北大工学院院长已经5年了。5年过后,今年年初的一天,他告诉美国院长,说他不回去了,决定彻底回国服务。他说,他希望可以改变中国的工程教育,能为国家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作贡献,希望能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这是他的梦想。也是他回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敷荣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教育理论专家.他早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1928年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教育社会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学位.1936年,他放弃美国优厚的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任四川大学教育系教授兼系主任,后调任西南师范学院教育系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