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话理念在课堂中的运用使得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说话,而评价标准里学生的参与程度及活跃程度所占的比例甚大。积极的课堂沉默所强调的是学生对于课堂的真正参与,他们积极的思考是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建构积极的课堂沉默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课堂沉默是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所呈现出来的无声且无固定语义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本文分析了课堂消极沉默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课堂沉默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无声的非言语交际的行为。沉默分为广义沉默和狭义沉默两个概念,广义上的沉默是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切沉默现象,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而狭义的沉默仅指教师提问或者课堂讨论时学生表现出来的静默不语的现象。按照沉默在课堂中的功能的不同,又可以将课堂沉默划分为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在回答之前积极思考时所表现的沉默是一种积极的沉默,而学生不愿参与课堂互动或者  相似文献   

4.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中,英语课堂的沉默现象是一种消极的交际和学习方式,教师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对于初中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成为了初中英语课堂上的"独白者",这就对学生的后续英语学习极为不利,为此,要重视初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沉默现象,要打破这种沉默,分析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沉默的原因,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措施和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初中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提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参与情况,然而课堂沉默现象依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何看待学生的课堂沉默行为"这是值得所有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为学习参与的课堂沉默指学生在课堂上虽以沉默的形式存在,却以积极的认知加工、思维建构和情感投入参与课堂学习.从学习参与视角检视学生的课堂沉默,将以沉默逃避学习和在沉默中积极参与学习的学生予以区别,对于课堂教学从肤浅对话走向深度理解、将学生学习从浅表化参与引向深度参与、丰富学习参与研究的论题,均有一定价值.提升教师自身对逃避型沉默者和参与型沉默者的区分力,加强对学生在沉默中的认知加工、思维构建和情感深化方面的指导,是引导学生在沉默中走向更加深入的课堂学习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现在高职数学课堂学习中,学生一直都是沉默、被动的学习,要改变这种课堂沉默现象,就要对沉默现象重新认识。通过对湖南四所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高职大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沉默现象可能是过去和现在的学习环境所造成的课堂学习习惯,研究还发现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持积极态度,因此高职大学生数学课堂沉默现象的改变有赖于课堂学习环境和气氛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课堂沉默现象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师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这样的课堂中,教师一个人唱主角,学生没有积极反应,极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要克服这种沉默现象,关键在于在课堂上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共鸣,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实现绽放主体之光。本文从换位思考,思学生之所需;立足生活,创学生之所想;主权回归,搭学生之舞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解析引发共鸣之道。  相似文献   

9.
课堂提问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而目前针对教师的提问,课堂普遍出现沉默现象。导致课堂沉默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不恰当的提问行为,主要包括:不善于转换问题的提法,学生难以理解提问的目的;所提问题开放程度不高,学生参与度低;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不当,问题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提问语言不当、繁杂冗长,指向不明。解决课堂沉默现象的策略有:转换提问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提高问题的开放程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合理设置问题的台阶,降低问题的难度;提问简洁明了,提高问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沉默现象,深入分析诱发学生沉默的原因,建议教师正确认识、理性应对课堂沉默,采取恰当利用积极沉默、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沟通等策略,从而让中小学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课堂观察发现,大多数地方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沉默习以为常,教师很少予以处理,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堂沉默也往往给予负面评价,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在当前外语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课堂参与的大背景下,学生的课堂沉默不应被忽视,理应受到重视,师生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课堂沉默,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提高语言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语文课堂沉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我们把课堂沉默分为两种,一种是消极沉默,另一种是积极沉默。积极的沉默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消极的沉默则会使课堂如死水一般,打击学生和教师的自信心。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消极沉默,在这里笔者简要分析下初中生语文课堂消极沉默的原因以及一些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解析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学英语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往往被视作师生间的交流失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甚至对抗的消极心理.文章首先探讨分析了课堂沉默的两种表现形式: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与教师提问策略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总结出大学英语课堂上造成消极沉默现象的几种原因,进而阐述了这些因素与教师的提问策略有关.最后从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课堂沉默是学生规避风险的必备手段,是参与课堂的一种方式,是体悟课堂的行为习惯,是对抗权威的自我保护。从教师层面分析,学生出现课堂沉默的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忽视,对课堂沉默视而不见,惯常思维的限制以及主观意识的压迫。对课堂沉默现象进行思考,教师要体会人性本质,时刻尊重学生;善于运用语言,引导学生表达;衡量言说沉默,把握深切适度;注重情感交融,促进师生交往;预留时间空间,还原教育意义;养成反思意识,生成教育智慧。  相似文献   

15.
基于合作学习的实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极的课堂沉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合作学习以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打破课堂沉默提供可能。把合作学习引入实验班级,通过对比实验前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沉默度,探讨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模式跟课堂沉默的关系。统计数据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学习对打破大学英语课堂沉默有明显效果,"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导致课堂沉默,而且在一定程上会加重课堂沉默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课堂沉默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积极的课堂沉默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而消极的课堂沉默却常常被看做是教学失败的标志。沉默与否本应是学生的权利,但由于课堂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多重权力和资本的不平衡的场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课堂沉默也是被教师精心规训过的,沉默权出现了失衡。  相似文献   

17.
高校思政课对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一直都在积极采取措施推进思政课堂教学效果,虽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课堂沉默现象一直都是日常教学的常态,积极的课堂沉默是学生真正融入课堂的一种优质表现,有助于思政内容的传播,而消极的课堂沉默则是学生以无声的表现方式应对课堂教学的消极被动状态,会阻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作为思政课堂主导者,应积极探寻学生消极沉默背后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消除思政课教学中的消极沉默现象,努力改善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沉默是一个普遍现象。由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业务水平、师生关系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要打破课堂沉默,教师需要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理论联系实际、形成教学风格和开展实践教学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9.
吴琼 《学苑教育》2019,(3):65-65
初中英语课堂沉默是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却不发言、接收知识却不思考,英语课堂成为独角戏,只有教师一个人教学、提问、回答,学生身在课堂,心思却不在课堂。初中英语课堂沉默并不是偶然的,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课状态都有密切关系。长此以往,学生对英语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提高,英语学习就会转变为一种消极、被动的过程,不利于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围绕初中英语课堂展开,从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多元化教学方式、改进提问与评价策略等方面探讨打破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生沉默是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典型现象,关系到课堂参与、班级建设、教学策略等多个重要领域。实践中,课堂沉默表现出诸多意义和功能,既彰显出学生表达身体技术的资本力量,又将导致师生付出代价未知的时间、机会和风险成本。从社会学角度看,课堂沉默看似社会互动的中断,实则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意涵,通过明确学校的社会功能及其“确认机制”,可以尝试从前后承接的“动机-勇气-能力”三个维度对其进行考察。课堂参与是沉默与发声的统一体,发挥沉默的积极功能、鼓励多样的课堂参与,有必要形成积极沉默的学习策略、树立深度对话的教学理念、构建竞争合作的良性轨道以及营造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