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经常和最基层群众打交道,用照相机镜头拍摄很多“小人物”。这些“小人物”事迹感动着我,“小人物”的精神激励着我,通过采访“小人物”,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我的成长与成功离不开这些“小人物”。今年4月1日,我拍摄的又一个图片专题“刘春玲照顾下身瘫痪的丈夫24年不言悔,大爱撑起一个幸福的家”见报,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刘春玲的大爱之情受到了人们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2.
县市报纸如何办出特色?根据《襄阳报》十一年的办报实践,我们取得一条经验:在“小”字上抓问题,在“大”字上作文章。“小人物”反映大主题县市报处于最基层,经常与“小人物”打交道。所谓“小人物”就是指各基层单位的先进人物。我们要善于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挖掘出“闪光”的东西加以报道。透过“小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大的主题思想,这就使我们的小报不会显得平  相似文献   

3.
以“关注铁路热点,关心小人物命运”为宗旨的《上海铁道》报“每周特稿”专版,它的镜头,始终对准上海铁路局最底层的职工即小人物——火车司机、列车员、客运员、货运员、养路工、道口工、下岗工人、离退休老人……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每周特稿”已经成为一幅小人物全景式的画卷,描绘了一个个活龙活现的小人物众生相,它已成为小人物唱主角的大舞台。“每周特稿”短则3000字,长则一整版,每周六保证刊出。对于四开周三刊的铁路局企业报来说,它不是一个小专栏,而是个大舞台了。“每周特稿”为什么要让小人物唱主角?  相似文献   

4.
杨庆福 《新闻界》2000,(1):55-55
笔者在10多年的业余新闻写作生涯中,平均每年有200篇稿件见报,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反映“小人物”的新闻。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反映“小人物”的稿件命中率非常高,而且也能登大雅之堂,上省级、国家级的大报。到去年底止,笔者已经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187篇,反映“小人物”的稿件就有119篇,其中在省部级报刊发表53篇,国家级报刊发表7篇。我觉得通讯员多写身边小人物是大有作为的。这里就如何写好身边小人物,与各位通讯员朋友切磋。 要善于与“小人物”交朋友。通讯员深入基层采访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被采…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传统先进人物报道逐渐从“高大全”向“小人物”转变,各大媒体也借此纷纷推出了人物专栏。“小人物”的事迹最能打动人心,“小人物”蕴藏着大新闻,赢得了读者的“芳心”,深受读者欢迎。那么如何才能写活报纸“小人物”的新闻报道呢?笔者以云南《大理日报》“小人物”通讯报道为例,认为要挖掘好“三彩”,使文中的主人翁心性形象活起来;力做好“三避”,使文中的主人翁个性之美突出来;彰显出“二好”,使文中的主人翁时代之美显出来,才能将报纸“小人物”的新闻报道写好、写活。  相似文献   

6.
鲍晶 《新闻传播》2015,(2):82-83
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与一线、基层紧密相连的、有着平民化视角的小人物报道越来越被媒体注重。本文明辨了"小人物"报道常见的采写误区,探究这一疑难化解的路径,从新闻价值判断、主题提炼、细节刻画等方面提出改进"小人物"的采写。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在企业中搞报道,由于范围小、圈子窄,接触的也多是些“小人物”,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新闻来。从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看,此话有失偏颇。确实,我在石嘴山矿务局,接触的多是些“小人物”,突发和重大事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正是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人物”,谱写着企业精神的主旋律。宣传这些“小人物”,是我们记者、通讯员义不容辞的职  相似文献   

8.
正日报中的文学副刊,其草根化、平民化的走向与特色,比起纯粹的文学刊物来说,应该更毋庸置疑。那么对新闻报纸中的副刊文学以"平民"定位之后,又如何将平民文学做好,以帮衬好新闻版面?在此从几个角度谈谈编辑中的思考与收获。名人名家笔下的小人物或其本身的小人物情缘,二者必居其一。平民即小人物,小人物的生命智慧与命运,最会牵动大众读者关注。一个刊物、一张报纸,提升其分量与影响力,往往会想尽办法请来名人名家,一是作为  相似文献   

9.
那些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发奋进取的"小人物",常常在地市党报要闻版上唱"主角"。写好人物通讯,让"小人物"表现大主题,对于党报记者来说,既是必备的基本功,也是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小人物"该如何表现大主题?平铺直叙,材料堆积,自然是败笔之作;笔锋起伏,详略得当,必然能获得成功。笔者  相似文献   

10.
自1994年《热河晚报》创刊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晚报和全省晚报一等奖的都是描写“小人物”的作品。这一事实说明,记者把目光聚焦在第一线的普通人中,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用心去写“小人物”,用情去写“小人物”,也能写出精品,也能走上新闻领奖台。 焦点聚向“小人物” 丁关根同志指出,精品就是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承德是河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  相似文献   

11.
胡健 《新闻记者》2006,(2):18-20
一、“小人物”的界定与一般特征 在本文开始,我们先对新闻采访中的“小人物”作一个大致界定。  相似文献   

12.
融合新闻报道机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话语生成.本文以《人民日报》疫情期间在其新媒体矩阵中"小人物"的抗疫报道为例,通过网络爬虫技术抓取其微信、微博、抖音平台中的报道内容,使用内容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对"小人物"报道展开研究.研究表明,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小人物"的事迹报道能够让公众感同身受,更能激活社会共同情感,引导舆论正向发...  相似文献   

13.
"小人物"在新闻的世界里并非是一些无足轻重的新闻人物,恰恰相反,他们常常会成为新闻真正的主人公。中国传统媒体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忙于传播大量的"走基层"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这种"小人物"的故事。在媒体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的媒体人可否利用更多的新闻传播平台,对"小人物"特别是正面人物的报道加以传播呢?这是本文想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小人物"在用户参与型DRS模式中的"长尾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所谓的"小人物"泛指众多的图书馆用户.在图书馆信息咨询领域中,是指相对于图书馆咨询服务的那些专业咨询馆员、学科馆员而言的那部份群体.文章首先介绍什么是用户型DRS模式,然后论证这种"小人物"参与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模式符合长尾理论的三大法则,并论述了广大的图书馆用户(小人物)参与到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中后所带来的"长尾"效应.  相似文献   

15.
王扬 《新闻三昧》2007,(9):39-40
笔者所言的"小人物",不是从主人公的官职上说的,而是从报道的力度和影响方面而言。即相对于我们各家报社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策划的典型人物报道来说,"小人物"无论从报纸给予的版面空间来说,还是从报社投入的采访力量来说,以及从读者的关注程度和报道后产生的影响力来说,他们都属于轻量级的人物。由于这些人物不是报社或宣传部门在一个时期树立的典型人物,因此,他们在影响范围和产生的冲击波上,远远赶不上"典型报道"中的人物。但是,这样的报道又是我们企业报每天少不了的"小菜"。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如何把这类报道写好,如何把"小人物"写好,写美,写生动,写出"小人物"的精、气、神,写出"小人物"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刘锡鸿本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小人物,但这个小人物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驻外副使和首位驻德大使,正是因为时代背景和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的思想在保守的同时却流露出某种开放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写意小人物     
长期在基层阡陌垄亩中采访,那些生活在农村大地上,平平凡凡而富有个性的小人物,深深感动着我。几年下来,我的笔下竟描绘出一个长长的小人物画廊,有基层的村级“调解员”、  相似文献   

18.
关注百姓书写百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物报道对普通百姓中的“小人物”投以关注的目光,并不吝笔墨,是新闻价值观的正确体现。“小人物”身上,有着令人振奋的精神亮点,他们的奋斗和探索,他们的曲折和教训,他们的沉浮和哀乐,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们完全可以从某一个侧面、某种角度为之报道。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小人物”土生土长,就在百姓生活圈内,主人公好似在现身说法,广大读  相似文献   

19.
孔莹  刘荣 《新闻爱好者》2011,(16):110-111
进入网络时代,由于受受众的心理喜好及生活节奏的影响,传统先进人物报道逐渐从"高大全"向"小人物"转变。本文从新闻事件打头、做强深度报道、创新报道方式和报网联动等四个方面来谈报纸媒体如何在网络时代做好"小人物"报道,枯木逢春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20.
谈琳 《青年记者》2012,(19):39-40
近年来,擅长讲故事的“华尔街日报体”越来越受到媒体重视,尤其是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与一线,基层紧密相连的“小人物”在报纸、电视上层出不穷.也许正是因为“小人物”的采写量大面广,容易让人麻痹大意,很多人在新闻实践中往往坠入“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