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子教育问题被埋没了数千年,直到近代维新运动时期才被提上日程,真正开始受到国人的重视并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即掀起了一股兴办女学运动的浪潮。然而女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必然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极力反对与破坏。所以在维新时期,主张发展女子教育的维新派与阻止发展女子教育的顽固派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争。这一论争的结果客观上有利于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妇女在封建男权社会里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力作用下门户洞开,随着东西方联系的日益加强,女子教育问题开始受到重视。早期维新派对传统的女子教育观进行揭露和批判,并鼓吹新的女子教育观。就早期维新派的女子教育思想进行探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早期维新派在女子教育问题上的观点、贡献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中学”与“西学”的论争是贯穿始终的课题。甲午中日战争结束以后,维新派和洋务派根据各自的出发点,在“中学”与“西学”方面进行了一场针锋相对的思想论争。这场论争增强了人们向西方学习的勇气和信心,加速了封建教育制度的破产和崩溃,直接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戊戌维新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明确提出了兴办女学的主张,论证了兴女学是提高国民素质,进而达到救亡图存、富国强民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戊戌维新时期女子教育思想对近代女子学校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的有志之士在探索祖国"病弱"之源、寻求国家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兴办女子教育的历程。经过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初,女子受教育的权利终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国家法律的认可,从而为妇女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妇女彻底解放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维新派把发展女子教育同国家富强,民族兴旺联系起来,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对后来的女子教育有很大影响。维新派还把发展女子教育的思想会诸实践,几乎与维新运动同时,资 阶级革命运动也兴起了,资产阶段革命派比较自觉的到妇女解放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任务,他样提供女子教育,认为妇女应学会自营生计的本领,鼓励妇子参加反清革命,与男子同尽爱国天职。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近代大学之门向女子开放是伴随着五四时期关于"大学开女禁"的论争,才逐渐成为现实。论争的双方围绕"大学需不需要向女子开放?""大学能不能向女子开放?"等核心问题,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最终以北京大学招收第一批女大学生为结果表明支持派获胜。这场论争不仅在当时有着开新风气的深刻意义,而且使得男女受教育权的平等在高等教育上的初步实现,从而促进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晚清女子教育与女子职业的出现与发展.是近代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近代实业教育思潮的兴起是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最直接动力:女子职业教育实践促进了女子职业教育思想更趋成熟。  相似文献   

9.
近代知识女性吕碧城的女子教育思想和女权观念是和谐统一的,吕碧城在天津兴办女学和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男性社会精英的帮助和支持下,吕碧城的女子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教育思想日益成熟,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吕碧城的近代女子教育思想和实践,特别是其女权主张,是探讨近代社会性别关系变动等问题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10.
杨慧 《现代教育科学》2003,(3):13-15,24
鸦片战争后,西方教会势力在中国所兴办的女子教育,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先河。它率先偶办中国女子职业教育和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确立了男女平等的教育观,并形成独有的教学内容体系和管理制度,在近代中国女子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女子教育的本土化,以及国人对女子教育的自觉重视和自发努力,才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高洁 《中学教育》2010,(2):56-59
美国中学女子教育向来追求教育中的性别公平,女子教育的分校与合校之说自美国教育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就存在论争,美国教育界对此也进行了广泛研究。本文探析了美国女子分校与合校教育的历史发展、社会背景以及其中的性别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女子教育观不仅影响着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女性地位的提高,更是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稳定。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大致经历贤妻良母教育观、女国民教育观和男女平等教育观三个阶段。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嬗变路径为:社会舆论对女子教育观进行导引、学制将女子教育观制度化、办学实践把女子教育观落地生根。社会舆论、学制、教育实践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推进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观迭代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甲午战败的影响,维新派所倡导的教育改革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由洋务时期直接学习西方转而把眼光投向东方新崛起的日本;第二,重视师范教育;第三,重视女子教育;第四,不再满足于洋务教育只注意引进西方课程,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空疏腐化的旧教育制度。维新派这些教育主张大多数被光绪皇帝采纳,并在戊戌变法中全力推行,在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制是教育发展的制度上的保证,中国近代学制的频繁出台,昭示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艰难演进历程。透过学制这扇窗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发展的曲折轨迹。  相似文献   

15.
戊戌时期,维新派掀起了自办报刊的热潮。维新派发起的妇女解放运动,借助报刊媒介的力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报》,围绕废缠足、兴女学这两大主题,刊载系列文章进行舆论引导,并在实践中支持湖南不缠足会和女子学堂的创办。《湘报》凭借其较大的发行量,扩大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范围,在当时湖南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植根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土壤与历史背景,《湘报》关于妇女解放话语的构建亦具有政治化和男性化两个鲜明的特色。这两大特色的形成,对近代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天津阅兵”是西太后欲借天津阅兵之机,利用北洋三军镇压维新派的军事图谋。这是多年来史学界定论性的传统观点。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成立的。“天津阅兵风闻”实际上是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为清除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将要采取的军事政变的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7.
女子高等教育的变迁与社会的化现代化过程和现代化程序密切相关。首先以西方女学的传入为视点,梳理出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控化历程:西方女学传入的肇端与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孕育、兴起,男女同校教育的传入与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等。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从比较的视解对中国子女高等教育的现况和问题进行了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并展望了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未来,指出了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教会女学的兴起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会女子学校是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女子学校在中国的兴办因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宗教目的而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它在开启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道路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9.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维新派思想家。他的“商战论”、“议院论”为人们所熟知,但作为他整个维新改良思想有机组成部分的教育启蒙思想,却鲜有论及。实际上,他较早地积极倡导学“西学”,并提出“西学”内容;他对科举制弊端予以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他积极提倡女子教育;最为突出的是他最早将“自救”纳入学校范围,积极倡导近代学制。他对中国近代学制的设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女子教育真正开始受到国人重视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资产阶级维新派大力提倡女子教育,把它视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创办了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经正女学。随后,社会上兴起了办女学运动。维新变法运动时期的女子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一部分,有着积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