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听现在的语文课,总感觉太吵闹,过去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耳根不得清净;现在是课堂读书声不断,教室难有安静的时候。也难怪,现在又有多少教师敢在公开课上安排大段的时间,让学生边读边查,边读边思,边读边画,边读边写;让学生静下心来,沉思默想,与文本进行真切对话。课改以来,有的教师“因噎废食”,冷落了与朗读同样重要的“静思默想”。殊不知,没有了安静的氛围,学生不能静思默想,语文学习就会在这琅琅的读书声中失去许多东西。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村学校,老师对于推行课改普遍存在顾虑:一、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若放手让学生去研究、探讨,担心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二、学校硬件、软件建设不到位,许多实践操作活动难以开展;三、课改推行的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担心全面推行课改会使学生出现“高能低分”现象,难以应对当前的升学检测,失去社会效益。存在这些困难,是否说明农村学校不宜推行课改?其实,课改有利于提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校长要把教师带入课改新天地、新境界,就必须让教师充分认识新课程,增强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和投身课改的使命感;让课改新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师在观念上认同新课程;促进教师转换角色,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接近新课程;重视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使教师在各个层面上胜任新课程;正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障碍,鼓励教师迎难而上,大胆闯关,在实践中验证、发展、超越新课程。  相似文献   

4.
王萍 《中国成人教育》2007,(17):102-103
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两类现象:一是教学中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去尊重,比况为“目中无人”;二是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缺乏情感投入,比喻为“薄情寡义”。教师“目中无人”使教学失去了真正的主体和价值;教师“薄情寡意”,使教学失去了本有的愉悦和幸福。  相似文献   

5.
设置多元评价标准,创设教师发展空间。评价标准应反映二期课改的理念与要求,要强化过程性的评价,不能将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唯—依据,评价应尊重和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评价中要突出教师主体地位。注重质性评价,多方面评价相结合,评价时弘扬先进性,体现人关怀。  相似文献   

6.
《课改实验通讯》2003,(3):40-4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逐步推进,新的教学理念必然引起教师对旧课程的全面反思。“教案革命”就是新理念与旧课程交锋后不可避免的一场风暴。课改是不能仅停留在观念的变革上的,它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完成。而要保证课改的成功,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把教案的“命”给“革”了,不能因为教师写教案要突出个性而对传统教案的写作要求全盘否定,我个人认为其中的一些东西不可取消,有些则应大力倡导。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表面上看是调整课程、改编教材;而实质上是课程文化的嬗变,是课程观念、态度和行为的重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程改革不仅仅是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重要是在变革人,要改变教师的角色,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那么在新课标下我们教师到底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适应新课改,挑战新课改呢?笔者认为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扮演多重角色。这就是:教师应该是大容量的电脑“内存”;是能不断升级换代的电脑“操作系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电脑“显示器”;更应该是一个灵巧的电脑“键盘”。  相似文献   

8.
阳山县5年(2001—2005)的教研教改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总结“十五”时期教研教改的成绩和经验,部署“十一五”期间的教研教改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将把我县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具体地讲,要进一步明确新课改实验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指导,重新制定或完善课改实施方案;要加强组织好课改研讨活动;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建立和完善推进课改的长效机制,包括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教研机制、健全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广,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群体中间产生了一种“本领恐慌”的现象。针对这些恐慌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消除教师“本领恐惧”现象的策略: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完善,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改变过去以强迫、压制为特征的权威意识,将居高临下变成与学生平等融洽;对自己有客观认识,主动取长补短。在学校方面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改革氛围,为教师创建使用信息技术的环境,对教师进行培训,认真推行与课改相对应的考评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改实验的深入,我校制定了“着力打造学校课改环境,让教师在课改中提高专业素质,学生在课改中快乐成长,学校在课改中焕发生机”的行动纲领。两年来,我校非常重视发挥教学研究的引领作用,解决了广大教师确立新理念和站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来教学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课改与非课改年级以课改理念为支撑的课堂教学改革,使得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课改的洪流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业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还有一些教师因为对课改的理念、性质和价值取向认识不到位等原因,不能以科学的心态对应新课改,出现了种种“问题心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课改的品质和整体进程。笔者不揣冒昧,现择其要者描述如下,以期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课改”的重头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课改”理念,并通过反思改进,不断提高,不断发展;教研组要通过以听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新理念,共同进行教学创新。近来,许多教师和教研员都提出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应怎样评价一堂课呢?既然教师要进行课后反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新课改,必须要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过程中获得发展。在这种实践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成了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行动研究以其平民的性格、实践的取向赢得了广大教育工作,特别是一线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原来的“星星之火”现已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4.
目前,很多农村学校教师素质偏低,自我反思不得要领,常常陷入消极反思的泥沼。反思的内容“大而空”,一旦“挣扎”之后发现“没有出路”,就会渐渐失去继续尝试的热情和耐心。“百思不得其解”,处在困惑中的教师又对自己的行为作了错误的归因,而错误的归因又导致教师采取新的错误的行动。例如:有的教师将自己不能自觉主动实施新课改的原因归结为:课改的外部环境不具备,课程资源不配套,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农村学生素质差,评价制度没改革;有的教师虽然发现了自己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好将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归结为自己学校条件差。这种抱怨环境、消极等待、被动应付的心态,不仅无助干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且会抑制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课改背景下的教师,不能再是“一桶水”,而要变成不断充溢的“一水桶”,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为此,学校提出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要求,使大家认识到“学习是研究型教师成长的保鲜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得到持续发展。但有效的学习不是一种机械化的吸纳,应该是一种真实的、真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6.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经验,简议课改下生物教师在课堂上的几点做法:①善始善终,开好头结好尾;②少一点指责压制,多一点宽容引导;③微笑面对学生,生活中提趣事;④少一点包办限制,多一点激励创新;⑤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不能总是“一刀切”。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的成长受着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学科的特殊性要求语文教师要承担更多的任务,承受更大的压力;二是目前我国推出的素质教育工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冲着语文来的,而课改专家们各种各样的理论和观点又让语文教师们倍感困惑,无所适从;三是教师评价制度严重限制着教师们从事素质教育,挫伤了教师从事语文教学的积极性;四是高考试题的“客观性”使得语文教学失去了个性,味同嚼蜡,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也对语文教学失去热情。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改的深入,实现“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教师要从教材、教参、标准答案中解放出来,教师不再是特定知识的发布者、命令者、要求者,而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有效促进者、平等交流者,成为学生特殊的“合作伙伴”。然而,理性支配下的教育行为,仍不能从根本上取代陈旧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一、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积极性不高,课改意识不浓我县农村教师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很难达到课改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在课改推行初期,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是口里说说,并没有付诸行动,持观望态度;还有部分临时代课教师和民转正教师学历低,年龄大,接受新生事物慢,介入课改时觉得无从下手,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  相似文献   

20.
贺云 《小学校长》2006,(4):32-32
灵壁县于2003年8月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课改实验区以来,尹集中心校也同其它乡镇一样,在县局的统一安排下对校干和一、七年级的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新课标、新教材培训,以此强化了认识,在教育教学中确立了新理念新方法,使课改工作有了新的起步,并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成绩的背后也出现“三不动”不尽人意的情况。即:边远薄弱学校的课改工作未能动起来;一部分民转公办教师未动起来;一部分镇聘教师未动起来。这“三不动”的原因是:边远薄弱学校因人员紧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