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汉语使用"被"构句,主要是为了凸显句末焦点,受事移到动词前,"被"起到区分语义角色的作用。在"遭受"、"不企望"语义背景及标记理论和情景语义学的理论、方法的分析框架下,"被"为标记句式的情景语义可分为八大类型:遭受义、失去义、受损义、致使义、获得义、处置义、客观陈述义、嘲讽义。  相似文献   

2.
汉语是一种有标记的语言,不同词类在句子中的标记作用是不同的,介词可以成为汉语句式语义成分的标记,主要介引受事、施事、比较对象、条件、范围等.介词成为汉语句式标记是有成因的,一方面介词成为句式标记与其本身的原始义有关,汉语介词几乎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动词虚化为介词后,还或多或少保留着动词的语义遗迹.另一方面介词标记的使用与句式义表达需求有关系,为了使句式内部各要素之间实现和谐,更好地表达说话者的意图,说话者常常使用介词标记.介词标记在构句时不仅要与句式语义相匹配,而且与句式语境密切相关.介词标记随着语言演变而发展变化,研究介词标记,既要进行静态考察,也要进行动态分析;既要进行历时考察,也要进行共时研究.  相似文献   

3.
根据介词的不同,涵事介词短语蕴含句可分为涵事"把"字句和"用"字句两种类型。前者由涵事宾语整体前移或分裂前移而生成,后者则只能由涵事宾语整体前移而生成。这两种涵事介词短语蕴含句,由于标记涵事的介词不同,其述谓成分、谓核动词的句法与语义特征以及主宾语的语义类别都存在着差异;涵事介词短语与其他句法成分在句法、语义上的相互选择与匹配,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在着不同的构句机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从六个方面对“连”字句的研究作一概括性描述,其中包括:“连”字的词性;“也、都”的功能;“连”字句的语法化过程;“连”字句的结构;“连”字句的语义分析以及“连”字句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肖敏 《文教资料》2014,(13):35-36
本文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来源从横向上对外国留学生“连”字句习得情况进行考察,将外国人的“连”字句偏误概括为:错序、回避、泛化及其他偏误四大类。作者认为,纠正偏误,提高留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是加强言语实践,提高汉语语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介词短语语义的研究在黎锦熙1924年的《新著国语文法》中已初露端倪,此后一直延展。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国外一些语言学理论的引入,介词短语的语义研究才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却滞留于类型的划分与形式的描写。因此,当下面临着对各种题元角色之介词短语的本质特征及其句法制约机制进行研究的挑战,这对深化介词短语研究、促进汉语的社会应用,都极富裨益。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中,汉语句式的研究一直居多,如"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等。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汉语句式的奥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对"对"字句和"连"字句还缺乏系统的论述,从"对"字句和"连"字句的界定、语法意义和歧义句考察三方面来研究这种特殊句式。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语言学家越来越关注对“连”字句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连”字句的研究逐步深入,研究范围日趋广泛,研究成果也不断丰富.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以“连”字词性、功能,“也/都”的性质和作用以及“连”字句的分类为切入点,对现阶段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9.
"把"字句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句式,本文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语义和语用方面进一步对"把"字句的介词宾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对比和归纳的方法,从四个方面梳理"连"字句的研究进展:(一)"连"字的词性;(二)"连"字的功能和意义;(三)"连"字句的功能;(四)"连"字句研究的视角。尽管对"连"字句的研究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进展,该课题的研究尚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王朔文集》中"连"字句考察的基础上,对"连"字句做了较为简单的分析和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考察了"连"字句的结构形式;第二部分对"连"字句的语用意义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像”字句有三种语义类型,分别是表比较、表比喻、表测断。“A像B一样/似的”格式中,A、B同类,B是定指时,表比较;B是无指时,表比喻;A、B不同类时,表比喻。“像”字句主要表达的是一种相似性,含有“不是”的意思,因而有时“像”字句的语义指向句义之外,这在语用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婷婷 《文教资料》2013,(12):23-24
"把"字句状语的分布和语义指向十分复杂,本文根据"把"字句的特点对其状语进行语义指向分析,不仅阐述了"把"字句状语的位置分布情况,而且结合例句对不同位置的状语的语义指向作了详细的解释,把形式和意义很好地结合了起来,揭示了句法成分在语法上和语义上的不平衡性,指明了句法成分之间的种种联系,从而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之间复杂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肯定与否定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连”字句的肯定式与否定式的对应规律有其特殊性,对此学界多有探讨。对此本文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5.
“也”的构句条件及其语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也”在句子中的位置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本文就此作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不同时期“下”的历时演变,“V下”短语的语义经历了从单一到复杂的演变过程,这一语义衍生过程与心理认知密不可分。本文在对“V下”短语语义结构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不同历史时期语义发展演变历程,构建“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网络模型。基于拓展概念隐喻理论,对“V下”短语历时语义演变过程中的空间隐喻进行分析,以便全面了解“V下”的发展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7.
兰州话"把"字句研究的成果中,较少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中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觅途径,从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这一角度出发,对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施受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本着真实性原则,深入分析了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兰州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兰州话"把"字句研究的成果中,较少从语义角度分析"把"字句中动词和名词的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另觅途径,从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这一角度出发,对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施受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本着真实性原则,深入分析了兰州话"把"字句的语义角色,从另一角度展现了兰州话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连"字句中"都"与"也"的语义差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数理语言学角度对“连”字句进行语义解读,发现“连”字句激活了层级性预设或说“格”代数,并运用模型论和“格”代数哈斯图进行了直观展示,也由此将“都”和“也”分化为表示横向总括、类比的“都1”、“也1”以及在层级性哈斯图中表示纵向总括、类比的“都2”和“也2”。从“连”字句出发,本通过对“都”与“也”的句法对立分析入手得出二的语义认知对立:“都”在“格”代数哈斯图中强调上限或下限(即端点);与“都”相对,“也”不凸显端点,而强调哈斯图中段的对比。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从数理语言学的角度看,“连”字句的本质是将层级预设中两个以上的论元映射到唯一的一个值上,形成了一个补集为空集的特征函数。“都”与“也”的语义认知对立不只是在“连”字句中,在让步复句、比较句等其他句式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这方面的研究为包括“连”字句在内的涉及“都”与“也”语义认知对立的各句型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之前关于“连”字句语用功能的结论不能解释所有“连”字句,我们认为“连”字句是一种反预期结构式,其语用功能是表达反预期信息。反预期其实是说话人“视点”的表征,因而是语言主观性的表现。因此,“连”字句是一种表达主观性的结构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