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于2011年出版,揭开了敦煌石窟研究的新篇章。书中敦煌早期三窟——莫高窟第268、272、275窟,是学界公认敦煌现存最早的石窟寺遗迹。"敦煌地接西域",西北印度和中亚的弥勒信仰在三窟得到纯粹而完备的图像学表现。三窟的具体年代迄无定论,不同的意见及窟内复杂情况须深入探讨。早期三窟美术品的制作技法值得注意。敦煌早期壁画至少在绘制开始的步骤,应该是使用了湿壁画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敦煌石窟全集》第一卷《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于2011年8月出版,洞窟测绘图的绘制,运用了当时的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结合电脑绘图软件绘制.通过第一卷洞窟测绘图的绘制,反映出了敦煌石窟考古测绘图绘制方法、技术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举行了甘肃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颁奖仪式。由樊锦诗、蔡伟堂、黄文昆编著的《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王进玉编著的《敦煌学和科技史》分别荣获一等奖、三  相似文献   

4.
<正>樊锦诗先生在《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考古篇》一书的《前言》中,将石窟考古分为六大类。今就此分类介绍敦煌石窟考古的现状。一、对沙埋土掩的遗迹和遗物进行科学的调查和发掘。对窟前沙埋土掩的遗迹和遗物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调查和发掘是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配合崖面加固而进行的考古工作,1985年出版了《莫高  相似文献   

5.
《敦煌石窟论稿》,贺世哲著,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研究文集”系列之一。本书收集了作者历年来从事敦煌石窟研究的主要文章共计20篇。主要包括有敦煌莫高窟石窟与禅观,敦煌莫高窟隋代石窟与双弘定慧,对莫高窟第285窟系列研究,对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涅槃经变研究,对莫高窟第254窟难陀出家图、第290窟佛传画、第420窟窟顶部分壁画等的研究,也有关于十六国北朝石窟千佛图像、三世佛与三佛造像、十方佛造像,以及莫高窟释迦、弥勒、阿弥陀的三佛造像等研究,另包括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等论文。书后附有“贺世哲论…  相似文献   

6.
赵蓉 《家教指南》2022,(2):67-80
北凉三窟特指莫高窟第268、272、275窟,三个石窟毗邻相依,被学界普遍认为开凿于十六国的北凉时期。北凉三窟彼此之间的关系,是属于统一规划还是渐次开凿,一直未有相关的具体研究。本文尝试利用石窟考古报告数据,分析北凉三窟的空间占位和空间改造现象。同时,将三个石窟中存在的重修重绘纳入考古层位学研究视野,动态把握由这些现象反映出的石窟本体受到干预的时间递进关系,进而对北凉三窟的开凿次第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最后得出结论:北凉三窟目前的面貌是渐次开凿的结果,第268窟前半部最先开凿,其次开凿第275窟及第268窟后半部,再次是第272窟,最后对第268窟进行了扩建,三个窟相继进行开凿、扩建,并很有可能于西凉至北凉统治敦煌时期渐次完成。  相似文献   

7.
彭金章先生主编《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研究》上、下册,于2011年8月,由读者出版集团、甘肃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系敦煌研究院编、樊锦诗先生主编"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之一种,由"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全额资助出版。全书收录自莫高窟北区石窟考古发掘以来学术界的主要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9月28日,中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奖项——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和第六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在中国人民大学揭晓。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研究员领衔的《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获得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是吴玉章基金委员会为表彰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学者设  相似文献   

9.
莫高窟第476窟考古清理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7月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人对莫高窟第476窟进行了考古清理,发现了陶灯、文书残片、木构件、织物等遗物,本文是此次清理的考古报告.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界对莫高窟第285窟,以及山西云冈石窟第7、8、12、30窟,河南龙门石窟古阳洞,甘肃麦积山石窟第133窟,甘肃北石窟寺楼底村第1窟,东千佛洞第2窟,榆林窟第4窟等石窟中出现的兽面形象,大多认定为中国传统纹饰的饕餮纹。本文通过对此形象的对比研究,笔者认为此饕餮纹应为佛教文化中的"天福之面"(Kirtimukha)。  相似文献   

11.
莫高窟壁画中的沙弥守戒自杀图研究蔡伟堂《沙弥守戒自杀品》是敦煌石窟壁画故事画题材之一。莫高窟现存三幅,分别绘于北魏第257窟①,西魏第285窟和五代第98窟。其中第98窟一幅画面剥蚀脱落甚残,情节模糊不清。本文拟对保存完好的第257、285窟二幅画进...  相似文献   

12.
第275窟可以置于莫高窟自身、吐鲁番——河西早期石窟两个序列中进行比附.比附状况显示,第275窟与吐鲁番——河西十六国晚期石窟面貌差异大,与莫高窟北魏洞窟联系紧密,第275窟年代为北魏早期较为合理.这一年代推断与北魏攻占河西后敦煌独盛、余地皆衰的历史背景吻合.  相似文献   

13.
莫高窟早期三窟属于敦煌石窟保存有壁画和彩塑的最早期洞窟,包括第275、272和268等窟。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无损多光谱分析技术和介入性的剖面分析与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对这些洞窟的壁画和彩塑制作材料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受本土文化的支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流传的各个地区,佛教造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以犍陀罗、马吐拉、云冈、龙门以及我国的单独佛教造像为素材,对莫高窟第275窟为中心的北朝期石窟造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再次论证了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弥勒造像,并对早期石窟造像中经常出现的阙形龛、倚坐像、半跏坐思惟菩萨、仰月冠、狮子座等问题做了多层面的比较研究,为研究莫高窟早期石窟中的塑像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受本土文化的支配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在佛教流传的各个地区,佛教造像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本文主要以犍陀罗、马吐拉、云冈、龙门以及我国的单独佛教造像为素材,对莫高窟第275窟为中心的北朝期石窟造像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再次论证了莫高窟第275窟主尊交脚菩萨为弥勒造像,并对早期石窟造像中经常出现的阙形龛、倚坐像、半跏坐思惟菩萨、仰月冠、狮子座等问题做了多层面的比较研究,为研究莫高窟早期石窟中的塑像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敦煌石窟是集佛教信众朝拜、修行、生活、丧葬多功能于一体的中国最大的石窟群,过去人们主要关注其中绘制壁画、彩塑佛像的礼佛窟,而对于其他门类的石窟知之甚少。敦煌北区石窟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揭示出鲜为人知的佛教僧侣与信众们的修行生活以及死后依窟而葬的习俗,真实地再现了唐宋以来敦煌佛教社会的若干历史片断。本文重点对其中禅窟、僧房窟、瘗窟等三种类型石窟的考古发掘情况及其反映出的僧侣生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河西早期石窟中,武威天梯山之外的石窟年代都有分歧。经过辨证,酒泉文殊山石窟前山千佛洞、张掖马蹄寺石窟千佛洞第1窟和第4窟、金塔寺石窟东西窟的年代,与武威天梯山石窟第1、4窟相近,上限都可到十六国晚期,下限难以进入北魏;敦煌莫高窟第275窟年代难以上升到十六国晚期,而应开凿于北魏早期。  相似文献   

18.
敦煌莫高窟北凉三窟造像背景的研究是学界探讨较不充分的领域,将研究内涵延伸至中亚石窟是一个可行的方向.西北印的弥勒菩萨造像4世纪时进入中亚的龟兹石窟与阿富汗石窟后.产生了明显的大、小乘异化:往东进入克孜尔石窟者与"唯礼释迦"的小乘结合,往西进入阿富汗者与"十方",.三世"他方、他世佛结合的大乘化发展,成为5世纪中国炳灵寺与敦煌莫高窟北凉三窟造像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次报告了莫高窟第194窟漫漶壁画多光谱摄影调查的结果,研究了漫漶壁画紫外荧光成像原理,并对新揭示的供养人图像的服饰进行了对比研究。将多光谱调查与石窟考古研究相结合,为莫高窟壁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敦煌密教遗迹的系统研究敦煌石窟保存有大量的佛教密教形象,对这些密教遗存过去很少有人研究,几乎是敦煌石窟考古的空白。最近宿白在《文物》1989年9—10期发表了《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系统介绍了盛唐至元代敦煌石窟的密教形象,并与龙门石窟、四川石窟及安西榆林窟、东千佛洞等处密教遗迹作了深入地比较研究。作者认为佛教密教盛行于唐代,北宋一度重振,且下及元代藏传密教的传播。密教传承特重身授、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