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鲁迅笔下知识分子概括地代表了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本文没有沿用学术图对鲁迅笔下知识分子的分类标准.而是从易卜生"舞台即人生"的戏剧角度将其界定为"舞台上的知识分子"和"舞台下的知识分子".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分类的原由,两类知识分子不同的心态和两类知识分予的对立与统一.  相似文献   

2.
戊戌政变至1993年间,正在崛起的新知识分子作为中西新旧文化间的一群"边际人",呈现出两种政治性极强的救亡心态拥帝斥后的保皇心态;反清排满的尚武心理.这两种心态对于他们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型有较大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3.
"反智主义"是一种怀疑、反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社会思潮.当代"反智主义"具有深远的历史背景:传统的专制主义是滋生"反智主义"的政治根源;现代革命的民粹主义思潮也具有鲜明的"反智"色彩;"文革"更是"反智主义"登峰造极的混乱时期.新时期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是1980年代知识分子物质生活水平的贫困、1990年代全社会世俗化思潮的高涨以及"后现代""反文化"思潮的逐渐流行,都使得"反智主义"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另一方面,知识分子阵营中的"反智主义"与社会上"无知者无畏"心态的交汇对于知识异化、知识分子庸俗化的激烈批判显然具有警世意义.在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里,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异化必然导致人文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启蒙困境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心态的压抑、绝望与文本中"开放性"结尾的缺失两方面.陷入困境的原因有三:五四以来现代知识分子的思想性格缺陷;政治权力对启蒙理想追求的过分介入;救亡情境中,知识分子的启蒙追求难以彻底.结合当下现实,启蒙仍在走出如此困境的路途中.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本关于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用许纪霖先生自己的话说是关于"知识分子的心态史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20年代保守知识分子在新文化激进反传统所造成的价值迷失与欧战所引发的西方文化危机面前,通过<东方杂志>、<国故>、<学衡>等阵地,努力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转换.他们对中西文化抱有宽容的心态,企求创造出以中国传统为本,融汇西方精髓的新文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以吴宓为代表的学衡派.20年代保守知识分子与激进知识分子、自由知识分子三派互动、多元发展,积极寻找中国文化自己的归宿.  相似文献   

7.
乌托邦型公共知识分子的出场与大步登上历史舞台 ,是 2 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历史的奇观 :它开始是乌托邦观念的制造者与提供者 ,而后来成为意识形态的发言人与辩护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从乌托邦话语到意识形态话语的转变 ,意味着中国人文知识分子“谱系”的断裂。历史上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曾是社会终极价值与意义的维护者与阐释者。今天 ,中国现代人文知识分子应当重建与历史的联系 ,在价值承担上向传统回归。这要求它实现三种转变 :1.从启蒙心态到教化心态的转变 ;2 .从“中心—边缘”意识到“守望”意识的转变 ;3.从政治权力取向到社会公共领域取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巴金的<憩园>是一部有关40年代知识分子生活的小说,作品从叙事视角、人物关系以及精神心态出发,揭示了知识分子还乡情结的演变以及启蒙精神的矛盾,并勾勒出现实和精神双重困境下知识分子一段困惑、转变与坚守互相交织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屈原心态”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原型之一。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屈原心态”是一种历史的延续,更是历史与时代合力作用的结果。新时期文学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开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虔诚的牺牲──奉献意识;(2)负罪的忏悔──忍让心理。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屈原心态”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要。  相似文献   

10.
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所带来的俄国社会转型,俄国激进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现实、反抗权威的虚无心态;崇拜英雄、向往革命的心态。同时,由于激进知识分子想自我主导改革的理想在现实中的破灭。故而打击了他们自我肯定的心态。所有这一切又促使俄国激进知识分子倾向于用革命的方法来解决俄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且走在了革命的前列。他们不仅扮演了精神领袖的角色.而且是俄国革命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天主教在传播过程中与绥远地区民众发生的冲突,尤其是在化和风俗习惯上的冲突是义和团运动在缓远地区爆发并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的根本的原因,无论是土地问题上的冲突还是日常民事纠纷在一定情况下都是可以解决的,而化、风俗习惯上的冲突则是不可调的,它可能造成不同化群体之间的对立,从而形成所有社会成员(不论其是否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之间的冲突,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义和团运动的群众性了。  相似文献   

12.
“党外知识分子是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理论依据有二:一是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统一战线,但其实际内涵却与当年马克思等人所论述的“工人阶级内部统一战线”不是一回事。构成新时期工人阶级内部存在统一战线的理由主要是因为知识分子加入了工人阶级队伍。二是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存在统一战线。党外知识分子在该统一战线中是作为同工人、农民并列的劳动者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力量和依靠力量加盟的,是属于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第一个范围。党外知识分子之所以被作为统一战线工作对象,一是因为它是一个有着自身优势的群体;二是因为它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是一个能够发挥出更加重要作用的群体;三是为了照顾党外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更好地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义和团运动改变了西方殖民列强对当时中国人民愚昧无知、不堪一击,可以任意凌辱、分赃宰割的印象,沉重地打击了其嚣张气焰,保护了中华文化和文明,激起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然而,西方学者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却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生了数次较大的变化,这其中反映了他们研究方法与视角上的转变,而这些观点中最接近中国学者观点的“中国中心论”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论述了这种局限性产生的原因以及这种局限性所带来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义和团运动是晚清政府面临的一场严重社会危机。在危机治理过程中,国家危机防御机制已濒临崩溃,最高统治阶级缺乏治国才略,导致在危机出现以后,其决策和反应机制严重失控,政府职能几乎陷于瘫痪状态。清政府对这场社会危机的蔓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徐桐、刚毅、许景澄等人在义和团时期的主要主张和作为,介绍了相关人物及观点,客观再现了当时的帝后之争,分析了帝党和后党的主要权势力量及当时的国内、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6.
明清文人的疏离心态及其意象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一些文人热衷于写“落花”组诗,反映出一股“疏离”心理潜流在滋长。明代唐寅等人吟咏落花,以散漫自纵的生活态度疏离士大夫主群体;明清易代之际的遗民诗人吟咏落花,以飘零自守的精神气节疏离当朝统治者;清中叶袁枚吟咏落花,以洒脱自适的生活观念疏离主流价值取向;晚清龚自珍吟咏落花,以激愤和前瞻的姿态疏离主流社会。从这种疏离主流的心态可以感受到明清知识分子对精神自由的渴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精华的解悟。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顾了抗日战争时期老舍的爱国精神,分析了他的《四世同堂》以及其他有关作品对全民抗战尤其是当时国民政府抗战的表现,也揭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四世同堂》未能出版,以及老舍因此不愿出文集的原因,并指出了新时期出版的《四世同堂》鲜为人知的被删改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钦努阿·阿契贝的小说《荒原蚁丘》讲述了卡根本土精英们的治国与救国之路,本文旨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出发。探讨卡根本土精英们治国与救国失败的原因,并进一步论证本土精英们和从属阶层团结一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义和团运动后,北方民变渐抛弃了先前的“狂热”,开始对时代的趋向更冷静、理性地思考。他们改变了旧有的组织形式和斗争方式;有了明确的反封建的意识;部分北方农民还与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联系,把自身的斗争逐渐纳入资产阶级革命范畴,并逐渐于时代的趋向“合流”。  相似文献   

20.
葛咏裳官至兵部员外郎,藏书多购于北京,义和团兴起时携书返里。在临海建藏书楼"忆绿阴室",又叫"葛居俟堂",藏书万余卷,多有善本、珍本。葛咏裳精研文史,有《葛叔霓校〈抱朴子内外篇〉》70卷、《史记批注》、《汉书批注》、《三国志批注》。还著有《辄囊琐记》30册、《史蠡》3卷(家藏抄本),《辄囊丛稿》24卷12册稿本。民国七年,葛的继室屈云珊向临海县立图书馆捐出旧藏千余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忆绿阴室"遭日机炸毁,藏书止剩一千余卷。后来屈云珊将劫后藏书馈送屈映光"精一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