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浅论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的立学要素李春利(一)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学,应该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体系。广播电视学以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为指导,其关键在于运用这一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认识...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把它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一起,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纲领,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进行了深刻阐述。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十五大赋予广播电视部门的神圣使命。广播电视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根本任务就是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3.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学理论体系,是我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总体目标方向,是一项跨世纪的系统工程。在研究方法上,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并借鉴相关学科及一些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与方法,将多种科学在精神衍生的过程中进行多维式、整全性的综合研究与理性阐述。今后十年将是我国广播电视理论研究的“黄金时期”,广播电视理论研究将跨入一个新阶段。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队伍建设的需要与理论自身建设的需要,机遇难得。广播电视的繁荣包括实践与理论两大方面,惟有两翼齐飞,才能行之高远。  相似文献   

4.
为《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做好组稿和发行工作郑成贵《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创办10年,已出版9卷,文字超过1500万字,全面系统地实录了中国人民广播电视事业建立与发展的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的成就,充分反映了1985—19...  相似文献   

5.
一必须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就要引导干部职工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广播电视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首要前提。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它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要被广播电视工作者所掌握,就能够在任何复杂的形势下,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旗帜鲜明。  相似文献   

6.
坚持党性服务大局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张海涛党的十四大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山东省的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兴,广播电视兴。近几年,山东省的广播电视事业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其主要标志是,省广播电视节目上了卫星...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7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通知、这次会议和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对广播电视理论工作具有直接指导意义。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纲领的要求,科学总结广播电视事业的历史和现状,探索广播电视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研究新形势下广播电视面临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逐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广播电视理论体系,以增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8.
编者的话     
今年是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诞生50周年的大喜之年,改革开放事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中国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也走过了50年风云曲折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20年来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播电视工作者需要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从而对我们献身的事业有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认识;更需要通过审视广播电视的发展轨迹,把握社会主义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从而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的必由之路。为此,本期新辟了一个栏目“50年回眸”,陆续刊登一些反映和总结广播电视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工作50年发展道…  相似文献   

9.
1997年的初春,在举国沉痛悼念敬爱的邓小平同志逝世的日子里,从白发苍苍的“老广播”到年青一代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无不悲痛万分,无限缅怀小平同志生前对广播电视事业的亲切关怀:在革命战争年代,小平同志关心解放区广播事业的创办,重视发挥广播团结解放区军民、打击和分化瓦解敌军的重要作用;在人民共和国创建初期,小平同志为广播事业题词,勉励广播工作者努力办好广播,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迅猛发展,广播电视宣传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促进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传媒》1997,(3)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者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学习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坚持以科学的...  相似文献   

11.
1948年10月18日,并不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日子,只不过碰巧手头上有两份形成于这一天的材料,而且有点意思,随手写来,以为试笔。一份是大溪档案中蒋介石给当时上海市长吴国桢的电报,见《筹笔》第10册《京沪失守与反共戡乱上》,编号16280。上海吴市长:关于扬子公司事,闻监察要员要将其开办以来业务全部检查。中以为依法而论,殊不合理。以该公司为商业而非政府机关,该院不应对商业事业无理取闹。如果属实,可属令侃聘请律师进行法律解决。先予详讨其监察委员此举是否合法,是否有权,一面由律师正式宣告其不法行动,拒绝其检查。并以…  相似文献   

12.
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陆 《图书馆论坛》2007,27(1):18-21
批评了图书馆“见物不见人”的错误倾向,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应当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知识管理与读者服务相统一、“对读者的研究”与“为读者的研究”相统一,以促进信息功能与教育功能的全面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施博  魏佳 《传媒观察》2020,(5):82-87
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后,很多艺术类高校的学生积极以"艺"抗"疫",用艺术的视角,聚焦当前疫情环境下的民生问题,表现出极高的媒介素养。本文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探讨融媒体时代艺术专业媒介素养的教学与实践,分别从图片、影像、音乐、社交平台、产品设计以及装置等抗击疫情的艺术作品来分析媒介素养教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学科馆员"制度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契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分析"学科馆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指出"学科馆员"制度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契合点:学科馆员服务的主动性、个性化与专业化.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5.
以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精神与公平理念为契点,强调通过公共图书馆的免费服务满足全民自由获取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BPR不能再停留于对旧有制度与流程的修补,应该回归到以服务和用户为中心的根本层面上来。本文对图书馆BPR的根本性进行解析,指出“习惯”“假设”与“优化”是阻碍BPR项目实施的重要因素,认为要重视组织目标重组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大胆创新,冲破限制。  相似文献   

17.
对照“工业4.0——智能制造”的内涵及四个工业时代的阶段划分,回顾近现代图书馆业发展史和技术进步史,提出“图书馆4.0”概念,将与其相关的四个时代分别命名为科学分类方法时代、机读目录时代、数字-网络化时代、智能图书馆时代,并探讨了“图书馆4.0——智能图书馆时代”的内涵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浅阅读"是具有人文价值的有效阅读形式,它的存在有多方面的必然性和局限性,否定与排斥"浅阅读"对提高全民阅读率是不利的,正视"浅阅读"的存在、挖掘它的价值、引导其发展方向才是学术界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樱 《图书馆》2007,(6):70-71,80
本文就图书馆馆员的现状,结合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的探讨,力图说明“馆员第一”是图书馆“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呼吁图书馆上级领导部门和图书馆管理者重视人才建设,重视馆员的价值,大力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保证馆员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出版时代,为优化编辑出版流程,提高书刊文稿编校质量,期刊编辑在"看"的"他者"视域下,需清醒地认识到期刊编辑工作中唯"他者意识"为尊或唯"自我意识"为崇所导致的极端现实问题,需从社会空间、历史时间、自我立体视角出发,反省自身内在及外在,提升自身多维度的跨界意识、交往对话的超越意识及换位立场的交互意识,使"自我意识"借助"他者意识"的内在化,建构起编辑所具有的"看"的"他者意识"策略,提升期刊编辑的自我素养,以适应数字发展时代编辑的华丽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