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捷 《江西教育》2022,(10):8-9
在"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获奖者莎娜·皮普斯所著的《深度教学:运用苏格拉底式提问法有效开展备课设计和课堂教学》一书中,作者提出了"问题的三个层级",分别对应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与韦伯的知识深度模型的各个级别.理解"问题的三个层级",对我们设计教学,提出一个能促进学习不断迈向深度的问题,有所启发.结合着教学实践我们来关注这...  相似文献   

2.
中考题是命题专家们的智慧结晶,考查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学生如果在九年级复习课中能够合理地利用中考题,以中考题带动知识复习,往往会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以一道与圆相关的中考题为背景,展开一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复习课.教学目标:1.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能用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综合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考试题是命题人智慧的结晶,而对中考题的研究更是一线教师把握教学方向、调整教学思路的契机.鉴于考察性和选拔性的需要,部分中考题未能完整呈现全部问题,如果能够还原题目的全貌,深度思考题目的每处细节,那么收获定会颇丰.笔者现将对2017年淄博市中考数学23题的一点想法撰写成文,与读者交流,请予以斧正.  相似文献   

4.
一、注重考查"四基",紧扣课程标准近年来,中考题突出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贴近教学实际,紧扣课程标准.既注重全面,知识点覆盖面广,又突出重点.许多题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函数应用教学中,经常出现"直线型"行程问题,围绕运动情景让学生写出相应的一次函数解析式,或画出相应图象,或求速度等等,学生往往觉得听听容易,自己独立做比较困难,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如何准确找到"直线型"行程问题解决的"金钥匙",笔者结合最近几年中考题作以下探索和思考,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在一元二次方程或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中,有一种常见的问题,即题中出现"每降低多少单价,每次就增加多少销售量",或"每增加多少单价,每次就减少多少销售量",我们不妨称之为"每每型"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介绍如何用列表分析法来解决这类实际问题.一、销售量随着价格改变的"每每型"问题例1(2016年咸宁中考题)某网店销售某款童装,每件售价60元,每星期可卖300件.  相似文献   

7.
<正>中考题往往在平凡中见新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善于利用中考试题这一良好素材,对其进行深入探究,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让学生通过解题学会思考、学会体验、学会表达,必能让学生体会到"多解"带来的思维乐趣和收获.本文以一道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何在解题教学中践行一题多解,开拓学生的思维深度.一、原题呈现(2020年河南中考题)如图1,在边长为2槡2的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D、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的概念及特征,然后论述了深度学习教学环节设计,包括激发动机环节——"多问题",引兴趣;感知理解教材环节——"多问题",促交流;巩固运用环节——"多探究""多情境";等等.  相似文献   

9.
"弱"教材探究教学,要求教师在使用、处理现有教材时,从探究教学的需要出发,对教材进行深度开发,把教材"模糊化""边缘化",弱化教材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暗示作用,期望学生真正有科学探究的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本文就"弱"教材探究教学中的有关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对一道中考题的解答错误,感悟以一次函数图象信息为背景的行程问题的解法,引导学生莫让图象束缚了思维,利用画行程线段图,帮助学生化抽象为直观,化"二维"为"一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1.
借助降维分析的方法,例析中考题中四类以行程问题为背景的一次函数图象信息题(包括单图象型;双图象型;图象不全型;图象综合型)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画行程线段图,达到化抽象为直观、化繁难为容易的教学效果,诠释教应有"方",学才有"效"的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追问,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提问。有效的追问,可以引导"思维向度",推进"思维深度",拓展"思维宽度",提高"思维密度",掀起课堂的高潮,演绎课堂的精彩。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学校举行课堂教学艺术周活动,有位青年教师开设了"数学与科学学科知识"有机结合的专题课,其中讲授了一道2013年(嘉兴·舟山)中考题.笔者发现该教师对数学本质知识和思想方法的体系结构缺乏必要的了解,解题教学"应该教什么、怎样教"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本文结合青年教师的教学案例,从解法分析及学生造成困难的原因出发,对该中考题进行分析及再探究,凸显数学本质教学.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关怀的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的理念,而且学生通过经历"问题——建模——应用"的解题过程,有利于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予以举例说明.一、关注基础建设例1(陕西省中考题)为解决农村饮用水问题,省财政部门共投资20亿元对各市的农村饮用水的"改水工程"予以一定比例的补助.2008年,A市在省财政补助的基础上投入600万元用于"改水工程",计划以后每年以相同的  相似文献   

15.
长期处在初三一线教学的老师,在中考前的复习中需要做并讲解很多的中考题,在这过程中很多老师往往做一题讲一题,就题论题,缺乏挖掘题目深度的习惯与能力.其实做得多了,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中考题都是在其他中考题的基础上演变来的.它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发现了这点就可以为我们解题提供了一些依据和思路.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继续挖掘题目深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些典型的中考题进行再思考,看能否将该题进行演变,滋生出更多的题型.  相似文献   

16.
<正>众所周知,中考试题的命制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导向意义,将课本上的某些典型例题、习题改编为中考题,是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时较为普遍的一种做法.这也就引导广大一线教师要关注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书中自有"考题目",书中自有"解题术",书中自有"言如玉".因此,对教材例习题的分析和拓展,在教学上就显得十分重要.下面结合自己对鲁教版教材  相似文献   

17.
<正>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意思是解决问题时要抓住问题的核心.在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中,"垂直"无疑是进行切线判定的先决条件.下面结合2014年的中考题谈谈这个"七寸"——垂直的证明.1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垂直  相似文献   

18.
增强问题教学的有效性,问题的质量是关键。在历史教学中,要提高问题的质量,教师应尽量避免提"教材式问题",注重问题的深度;不提"不明确问题",注重问题的层次;少提"正规化问题",注意问题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9.
深度学习、深度教学,是当下教育界的热词.华中师范大学郭元祥教授是"深度教学"的创始人.我请他用一句话来表达"深度教学",他说:"一句话:深度教学是通过实现学生与知识多层相遇的意义教学.两句话:深度教学是追求意义、理解和生成的发展性教学.教学价值与目标达成的深度、知识理解与转化的深度、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深度是深度教学的...  相似文献   

20.
《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解析几何中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个典型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进行创新实践,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以"问"导"学",让学生经历"起疑""导思""发现"的过程,进而进行基于高质量问题、基于思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深度教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