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纽曼和赫钦斯作为博雅教育发展史上两位重要的思想家,虽然各自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差近一个世纪,且生活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但他们都坚韧守望大学培养"完人"的博雅教育理想,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大学培养"完人"的主要目标、核心任务、现实途径和主要教育方法。理解他们培养"完人"教育思想的深层内核,对于当代大学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把握博雅教育的本质内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杜威与赫钦斯关于大学通识教育之争始于二人有关通识教育理念问题的论争,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演变为双方的持久论争。从1936年至1945年前后,这场论争经历了三个阶段,涉及通识教育目标、科学与职业教育范式和名著教育价值等重大问题。杜威等人批评赫钦斯迷信“永恒真理”和古典权威,轻视经验科学与社会需要,更有否定民主之嫌;赫钦斯等人则回应这是对其观点的误解,竭力阐明名著教育的理智价值、道德意义及其与民主的关联。论争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对方的观点,他们的分歧主要在于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而非根本目的,其论争在很大程度上形塑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框架,并推动人文学科获得了与科学同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矛盾是近代以来我国教育的一对基本矛盾.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赫钦斯的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对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不同的侧重,他们分别从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视角,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与融通.实用主义与永恒主义教育思想具有互补性,需要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借鉴二者,从而真正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与融通.  相似文献   

4.
陈妍妤 《广西教育》2010,(24):23-25
本文对杜威和赫钦斯主要教育思想进行探讨与比较,以期对他们的教育思想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两者的教育思想虽然看似相互矛盾,却也有着相似性,他们的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博雅教育(LiberalEducation)的哲学价值在于它关注了人的生存状态及生活意义这一基本哲学问题,回归了“教育对于人的作用是什么”这一实质性辩答。对博雅教育缘起的探讨以及当今美国大学与学院联合会对于博雅教育理念的阐释,使我们在教育价值选择的视域下更加准确深入地认识到,博雅教育是作为一种哲学理念来启示和引导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诗讽胡适陶行知与胡适是同乡,都生于安徽徽州。两人不仅同年出生,而且都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的得意高足,都受到杜威民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两人回国后,却对当时中国教  相似文献   

7.
我们相信,对于博雅教育大多数人都能理解:据精确计算,这种文理兼顾的训练法,能同时加强和扩大思维的才能、通晓人类的相关探索和理解相关重要物质的主要原则。博雅教育是一种与专业教育明显不同的教育。前者更致力于通晓那些在生活的任意情况下都是必须的或使其便利的话题,而后者则是让一个人更适应某一特定的情境、事业或就业状况。前者在时间上是先行的,而后者是在前者成为合适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的。博雅教育适合占据整个思维,它的力量是开放的而且是不断扩大的。  相似文献   

8.
杜威关于高等教育的两个务虚主张是:追求真理和自由探究;两个务实主张是:变博雅教育为通识教育、变"学徒式"教育为"实验室范式"教育.追求真理、自由探究、通识教育和"实验室范式"教育,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杜威高等教育思想中"进步主义"概念的具体内容,四者共同阐明了"进步主义"概念的核心理念——民主与教育相互改造,互相促进,进步无限.支持这个相互改造过程的是创造性民主,它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价值理念.杜威的理想是使创造性民主代替基督教精神成为美国大学之魂,然而幽暗意识的缺乏和理性的自负已使美国高等教育走向失去灵魂的卓越.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理论界,赫尔巴特与杜威分别被视为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二人在教育发展史上都起过里程碑式的作用。学术界特别重视对二人教育思想的研究,但在对二人师生观的比较研究中,多注重对二人师生观分歧的论述,而对其共通之处的研究相对不足。赫尔巴特与杜威在教育目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虽体现出不同的师生观,但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都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和发展,都认为尊重和爱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所有这些,对于我们认识和构建新型师生观有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杜威在五四运动前后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与教育的民主化进程。他直接参与了1922年新学制与新课程改革,以及新教育改革。在中国面对启蒙与救亡两大历史主题的紧要关头,杜威的选择是:以启蒙为目的,为救亡而努力,像中国人那样思考,追求东方教育民主。在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两大思潮的对垒中,杜威选择了"第三哲学",由此促进了中国式自由主义的发展。杜威的民主思想和教育哲学与我国百年教育改革的历史发展存在内在联系。杜威依然"活在"今日中国。创造性阐释杜威对我国在信息时代实现"东方启蒙"和"东方教育民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杜威大胆创新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早在1896年他在芝加哥大学举办实验学校时,就受到批判了。他因以“实验”一词标校名,顿然被人误认为将使儿童如动物般地受实验。而实验学校允许儿童不依固定座次静坐听讲,可随意移位去搞活动,更引起流言蜚语。以后,随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体系建立,以贝格来(W.Bagley)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派和以赫钦斯(R.Hutchins)为代表的永恒主义派,也逐渐形成为杜威的对立面。前者倡说文化遗产构成人类文明,如果教育徒重生活经验而削弱吸取文化财富的意识,将导致文明社会崩溃。若要使青年一代不从世界文明中掉队,继续攀登知识高峰,就要以传递文化要素为教育的核心。永恒论者认为真理是亘古不朽的,教育昧于当前生活而忽视培养热爱永恒真理的美德,是舍本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叶.研究型大学已经初露端倪。美国以博雅教育为主的学院开始向现代大学转型。 1870年,杜威人阿默斯特学院学习,1872年10月.他开始在学院图书馆打工。当时的阿默斯特学院图书馆每天开放5小时,4小时参考,1小时借书.图书馆管理不善。杜威对此情形感到困惑,开始阅读图书管理方面的书籍,利用假期走访了新英格兰地区的50多所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美国现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不同意赫钦斯(Robert Maynard Hutchins,1899-1977)关于通识教育的看法,在一些著作中展开了有关的论争。  相似文献   

14.
谈及西方教育思想史,就不得不提到两个最具代表性的里程碑式人物——赫尔巴特与杜威。二者的教育思想都对教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讲,对赫尔巴特与杜威在道德教育理论上的对比剖析都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梅贻琦与赫钦斯是20世纪前半期的著名教育家,也都是著名大学的校长,他们几乎同时倡导并实践着“通才教育”的大学理念,为各自所在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对梅贻琦与赫钦斯大学理念的异同、源流及其影响进行了跨文化分析,希望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博雅教育不仅是美国高等教育的源头,也是当代美国大学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模式之一。然而,博雅教育在美国的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其中既有对其核心价值的执着坚守,也蕴含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调整与演进。而美国大学对于博雅教育的当代定位,则进一步揭示了博雅理念在当前复杂、多元、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所具有的特殊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7.
通识教育与大学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通识教育、博雅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博雅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对身处人文与自然世界中的个人自觉与自主。通识教育是博雅教育的一部分,专业教育蕴含在通识教育之中。无论是培育博雅人才还是专业人才,通识教育是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8.
梅贻琦与赫钦斯是20世纪前半期的著名教育家,也都是著名大学的校长,他们几乎同时倡导并实践着"通才教育"的大学理念,为各自所在国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对梅贻琦与赫钦斯大学理念的异同、源流及其影响进行了跨文化分析,希望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杜威论经验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验论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一块基石,不理解杜威对经验的认识和论述,就很难真正深刻地理解杜威的全部教育理论.在许多著作中他曾分别谈到经验或经验之于教育的重要性.连续性和交互作用这两个原则是衡量经验价值的标准.杜威的经验论不论是在哲学上,还是在教育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与杜威的关系,尤其是两人教育思想上的联系与区别,向为国内学界所重视。但言人人殊,颇多歧异。笔者这里提出一种见解,即陶行知与杜威的关系,包括两人教育思想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继承中的超越与超越中的继承”这句话来概括。下面就对这句话作些诠释。不当之处,尚祈高明赐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