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深入学习《讲话》落实“三个代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落实高校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 ,教育部发出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 ,并于近日召开了推进“三个代表”思想进课堂座谈会。教育部在《通知》中指出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我们党 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释了在高等学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教学实践中,贯彻江泽民“七一”《讲话》精神的主要途径与方法,即认真研读,提升理论层次,将《讲话》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理念中;做到“意在画内,言在画外”,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引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毛泽东为强调“全新中国”政治构想所推出的“全新文学”构想,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意识.从其乌托邦意识形成和表现来看,农民子弟身份和浪漫主义诗人情怀强化了毛泽东文化实践和革命生活中的乌托邦色彩,直接影响到《讲话》“政治文本的文学想象”品质形成;从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来看,《讲话》是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一次文学艺术方面具体出演,演绎的是社会发展形态的构想与展望,服从于毛泽东关于社会发展的乌托邦想象;从20世纪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角度来看,《讲话》所包含的乌托邦意识表现在对民族国家形象与文学形象的共鸣式叠合的理性诉求,是对历史的自行展开过程的一种高清度的把握.毛泽东借用乌托邦思想所显示的不满现存、指向未来的努力,使《讲话》文本和全新文学实践保持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张力,体现了超越时代的历史性追求.  相似文献   

4.
1991年11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科所和中国教育报社在京联合召开了座谈会。与会同志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联系当前教育的实际,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问题发表了意见。中央教科所所长卓晴君说,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宣言,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纲领。对教育战线来说,这个讲话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盏指路明灯。全国教育工会主席李星万说,1940年毛泽东同志写了《新民主主义论》,我认为,  相似文献   

5.
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划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本文就《讲话》的核心、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旗帜、高校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祈对学习贯彻《讲话》精神能起到积极地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邓小平理论概论》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引导学生以科学态度深刻领会“七一”讲话精神,可以避免学习中的简单化、片面化,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苟子》中引《诗》和论《诗》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苟子》引《诗》中《雅》居多的原因;浅析了苟子论《诗》。即“《诗》、《书》之博”与“《诗》、《书》故而不切”是否真正矛盾,及何为荀子提出“善为《诗》者不说”的意会读《诗》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从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毛泽东思想概论”课进行了调整,充实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正> 毛泽东晚年说“我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不仅在对中国历史和现状的分析上,而且在文艺思想上,都可作如是观。鲁迅逝世后不久,毛泽东就在《论鲁迅》、《新民主主义论》等讲演和文章中对鲁迅作出全面、深刻的历史评价;后来又向全党推荐鲁迅著作《答北斗杂志社问》,作为延安整风中“反对党八股”的学习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里,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并解决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发展的方向、路线等重大原则问题,《讲话》还总结了“五四”以来中国文艺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大量吸收并深化发展了鲁迅的文艺思想。本文从文艺的服务对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个人与群众的关系等方面,探索《讲话》与鲁迅文艺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文艺界大规模的思想改造和批判运动中,一些作家文艺家通过“检讨书”的方式完成了对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核心的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接受和阐释,“检讨书”因此成为《讲话》接受、阐释史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关节点。作家文艺家们的检讨书主要集中在《讲话》中所确定的关于立场问题、工作对象问题两个方面。通过检讨,作家文艺家们不仅有效地接受了这样的原则和规范,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经过阐释,也是对《讲话》中的这些原则和规范的强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学历史教学))2012年第4—5期第77页刊登了胡全俊老师的文章《应该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该文正确地考辨了这篇讲话的名称。可惜大醇小疵,文中称:“《毛泽东文选》当中也是使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毛泽东文集》。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荀子》中引《诗》和论《诗》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荀子》引《诗》中《雅》居多的原因;浅析了荀子论《诗》.即“《诗》、《书》之博”与“《诗》、《书》故而不切”是否真正矛盾,及何为荀子提出“善为《诗》者不说”的意会读《诗》法.  相似文献   

13.
《新民主主义论》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社会革命论分析和解决中国民主革命问题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党内背景之下写成的。  相似文献   

14.
历来说《诗》者,皆认为十五《国风》是按国别分的类,《商颂》《周颂》《鲁颂》也是如此;而对《大雅》《小雅》则另有说法.总之认为不是按地域来划分的类别。本文认为."综观《诗》的分别,可以发现它们应该是以地域为依据而划分的类别。在上古语言中,"雅"与"夏"相通.或互相连续.如“雅夏”.因此.这就是现在的“亚细亚”一词的来源。“大夏”就是《大雅》.“大夏”也就是“古希腊”.“小亚细亚”就是《小雅》。周武王前的西周.面对中原.背靠大夏,成为堪称中西合璧的广袤侯国。建立西周王朝后.很注意“采八方之音”.广泛搜集各地乐章.“大夏”和“小亚细亚”一带的音乐.对他们并不陌生.这就是在《诗》中出现《大雅》和《小雅》的历史背景。所以.正如同十五《国风》、三《颂》一样.《大雅》《小雅》名称也是源于地域而分的类。  相似文献   

15.
《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在整个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根据儒家诗论系统,结合《毛诗序》合理的理解和解读《诗经》中所蕴含的思想,从“人伦礼仪”、“天下之乱礼乐王道”及“天人阴阳谐和”三个逐渐深入的角度进行分析,有助于从现实层面阐释《诗经》的要旨一“《关雎》之道”的文化内涵,便于《诗经》以本来面目走向大众.  相似文献   

16.
从《汉书·艺文志》称《诗》,看《诗》在西汉的传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洲明 《衡水学院学报》2012,14(5):45-48,65
《汉书·艺文志》对《三家诗》和《毛诗》均有著录.通过对《三家诗》著录的考察,认为“故”和“传”分别为汉人不同的解《诗》经文的方式.又联系汉代人和清代人对“故”和“传”的解释,认为“故(故训)”是对《诗》经文属于文辞方面的解释;而“传”则是对《诗》经文属于内容方面的解释.就《毛诗》系统说,今所谓《毛传》,恰恰是汉人讲的《毛诗》的“故(故训)”;今所谓《毛序》,恰恰是汉人讲的《毛诗》的“传”.以此出发,揭示出西汉《诗》(特别是《毛诗》)传本的状况,并对纷争不休的《毛诗序》形成问题,提出了新的认识视角.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发表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意义的著作——《新民主主义论》。本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旨在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科学理性地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以期给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以启迪。  相似文献   

18.
《古诗》,或称《古诗十九首》,是中古文学史上引起最广泛争议的一组诗。实际上,文学史上最早对《古诗》进行深入探讨的,当首推《文心雕龙》。刘勰以“五言之冠冕也”论《古诗》在五言诗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意义;以“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论《古诗》的艺术成就;并依据“阅时取证”、“比采而推”的科学思路,辨析《古诗》的作者及创作年代。《文心雕龙》的相关认识是深刻,甚至是经典性的,是研究《古诗》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9.
恩格斯的名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以下简称《讲话》)是高中语文教材长期以来选用的保留性篇目。教材的编写者将其编入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 (议论文单元 )。关于它的体裁 ,教材的编写者在课题下的“预习提示”中指出“这是一篇悼词”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 ,兼有记叙和抒情的演说词”。就此 ,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文本既是一篇悼词 ,又是一篇演说词 ;第二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上述第一个结论地令人产生莫衷一是的迷惘 ,第二个结论不符合《讲话》的实际 ,很有必要讨论一番。勿庸质疑 ,《讲话》是一篇悼词 …  相似文献   

20.
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贯彻“七一”讲话精神,要抓住实施以德治国方略这个中心线索,把以德育人作为切入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提高贯彻的针对性,要遵循思想理论引导和知行统一原则,保证贯彻质量,要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学校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营造优势互补的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