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艳芳 《学语文》2010,(5):55-55
唐诗工整绮丽,宋词意蕴深远,诗词的发展历史悠久,内涵包容万物,它是我国古典文苑中的奇葩。欣赏诗词如同沉浸于浓郁芬芳中,细细咀嚼它的味道.会有回味无穷之感。我们在高中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即:读——感受音韵美;品——感受意境美:思——感受主旨美。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是一部讲究诗味或“趣味”的意境小说,这是它区别于传统旧小说和西方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红楼梦》的意境既存在于局部,更存在于整体,并具有层次性,即有尘境、幻境、空境三个层次构成,使得小说既有模写直观感相的认识功能,又有传达活跃生命的抒情功能,还有探索人生和宇宙奥秘的哲学功能。《红楼梦》的意境美,给人悲剧美、哲理美和空灵美三种不同的艺术的感受。  相似文献   

3.
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一种独特方式,它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所产生的对文本内容、思想、感情的呼应、认同、体验,它的产生是独特的,是独一无二的,它表现在精神上,是不可言传的,它以精妙的阅读和生活的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把握意境,感受形象,品味词句,从而创造出"妙悟"之境,  相似文献   

4.
意境是构成艺术美的重要因素。鲁迅的小说将“意”与“境”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意境美。鲁迅小说意境的创造艺术表现在:运用形象思维,刻画艺术形象;融进个人感受,创造美的意境;借助思想认识开掘生活的哲理,从而创造意境。  相似文献   

5.
正古诗词是一种重在抒情表志、体现意境的文体。在诗词品读的过程中,人们会注意诗歌的情境,"情"指的是诗歌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体现作者的志向,而"境"指的是诗歌的文字所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意境,它能促使阅读者产生共鸣。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古诗词时要注重从情和境入手,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中的情感。一、图,激发情感体验唐代诗人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古诗词时要注意这一点。可以  相似文献   

6.
<正>体验式阅读教学应运而生,符合课改精神,并且能与当前的课标相契合。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生的人文感受,关注学生主体的内心体验,这是重点,这也是语文教学的进步所在。那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推行体验式教学呢?笔者认为,先从初读体验抓起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一、关注阅读初感,尊重阅读主体新课标反复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个体阅读,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初感,便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何谓阅读初感?顾名  相似文献   

7.
意境     
考点分析所谓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神形兼备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具有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能使读者产生想象和联想,如身临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意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之中。因此,分析意境自然也就离不开意象。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两方面因素:作者的主观感受与生活图景,简称意与境或情与景。体味意境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学生常感意境海阔天空,难以把握,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所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包括两方面因素:作者的主观感受与生活图景,简称意与境或情与景。体味意境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学生常感意境海阔天空,难以把握,其实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0.
意境涵盖中国艺术所有领域,成为中国艺术的终极追求。意境也是现代平面设计所追求的至境。现代平面设计意境的构成由作品的思想蕴含、设计师的艺术技巧、受众的理解与再创造三方面构成,其意境的创造有寓虚境于实境的方法和化情思为景图的方法,要体现出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诗歌意境是双重主体———作者与鉴赏者共同创造的结晶。在作者主体的创造中经历了物我相亲、物我同化、情景升华等三个层次;在鉴赏者主体的创造中经历了同样层次,但是两者对意境的创造又是同中有异的。  相似文献   

12.
所谓“阅读初感”,是指读者初次接触文本的时候,产生的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相对而言,它不那么深刻,甚至有时候是不怎么准确的。“阅读初感”并不是一个早已有之的概念,它是在现代阅读理论的背景下出现的一个概念。在传统的以“作家为中心”的阅读理论的背景下,阅读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寻求“作者的意图”,因此,读者的“阅读初感”是毫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的境界说与皎然的取境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情境关系上,两者都强调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但皎然重心性以禅境论诗境;王国维明确提出情景交融及“事境”理论,拓宽了意境内涵;在对“真”的推崇上,两者“真”内涵都有诗意的真实之义,但皎然之真与佛性玄心相关,王国维之真与赤子之心相关;在意境创作方法上,两者都认识到意境创造有虚有实,应虚实结合,皎然提倡苦思与灵感结合,王国维更强调意境是主体在客体基础上的发挥和能动创造;在对后天文学修养对意境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视方面,皎然注重主体的悟性,王国维则精妙剖析意境创造的过程;在语言对意境创造的作用上,二人都反对多用典,提倡清新的风格,但皎然注重辞藻的修饰,王国维注重锤炼字句。  相似文献   

14.
意境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意境应该有新的阐述。首无从本质论角度就意境的理论和语言学渊源可以透视出意境的审美本质不仅是情景交融,主客体的统一,而且是一种“对现实回归的超越”。其次从创作论角度谈意境的创造必要注意取境和造境,而且要做到含蓄,境生象处。最后从鉴赏论的角度谈意境的审美实现有赖于欣赏者对作品的填补,领悟,达到“对现实的超越”和“生命本真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意境即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最早提出“境界说”。他的“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意),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境)”,指出意境包含“意”和“境”两个方面。为什么现在只提“意境”,而不提“境界”?李泽厚认为,意境是作者主观把握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存在,它分为“意”和“境”两方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三境     
余杰 《求学》2004,(12):23-23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若干个阶段,哲人们有各自的划分办法。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从两位西哲的邃思联想开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诗人和优美诗篇,对我们修性养身、陶冶情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从它的发展渊源、个性特点、特有的意境美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做一些有益探索,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人那种爱祖国、爱自然生活的淳朴感情,以此陶冶情操,提高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努力去创造更新、更美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三境     
余杰 《师道》2003,(12):41-41
人生如登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若干个阶段,哲人们有各自的划分办法。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从两位西哲的邃思联想开去,在中国古代的禅宗、诗学、美学诸领域,也有好些关于人生三境的妙论。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  相似文献   

19.
文眼之一。“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但我的心中已经没有瀑布了。”瀑布是客观存在的,怎么会分外的响了?又怎么会没有瀑布了?是生命的感受变了。这时作者已经被环境、景物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他不像前面那样比较被动地感受,而是生命主体开始进入了体验。因此“瀑布分外的响了。”王昌龄《诗格》云:“诗有三境,一为物境,二为情境,三为意境。”当触景而生情之时,景便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说,在物境之中生命是被动地感受着景的离奇的话,那么在情境中则是以生命为主体而赋景以生命。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于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呢?我认为,由“读”入境、汇境,最后上升至造境,即所谓境由“读”造。一、入境入境往往是从吟诵开始的,这是一种心、眼、口、手并用的传统的阅读方法。吟诵可以直感语言的音韵美,无论是白话文还是古文,都可以通过吟诵来体味汉语或清丽婉转或火热的直抒胸臆,深沉的扼腕叹息。学生沐浴于这样的语境中,文章的意境就可以浮于目、现于心,久而久之,目染心感,自然是润物酽酽。我常常激励学生去发现文章的意境美,再通过吟诵这一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