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入出精品     
我认为,优秀的、有生命力的摄影作品,都是作者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摄取的。摄影记者必须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群众中去,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敏锐的洞察力,把自己看到的受了感动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处于萌芽状态,但又是生活中最富有典型意义和有代表性的事物迅速地通过摄影报道加以反映,去推动事物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前进。 摄影记者是靠新闻事实来拍照片的,到哪里去找最新最活最有生命力的新闻事实呢?只有深入观察和直接感受瞬息万变的生活情景,捕捉闪耀着时代光彩的新闻照片。这样触景生情拍出来的新闻照片,才富有现场感,充满着生活气息,情景交融、增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需要创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餐式的快节奏生活使普通的新闻照片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新闻受众日新月异的审美口味.因此.新闻摄影记者必须从更新颖的角度.以更有创意的手段来拍摄更加吸引受众眼球的新闻照片。但是.新闻摄影的创意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它需要新闻摄影记者深入生活、深入思考、与时俱进、能够准确地掌握审美味觉.抓住新闻事件的精髓.抓住受众。  相似文献   

3.
每一幅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无不是记者在现实生活中亲身经历和感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纷繁的社会生活是摄影记者获取新闻素材的源泉。摄影记者只要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和选择,才有可能获得具有新闻价值的线索,才能够拍摄出深受读者欢迎的摄影作品来。  相似文献   

4.
郑丽萍 《新闻知识》2002,(12):48-48
1979年10月,我从内地调到深圳市工人文化宫从事摄影宣传工作,担任多家报刊的摄影通讯员。20多年来,在各报社编辑记者老师的关心指导下,发表图片2000多张,有多幅作品获国家及省、市摄影奖,并出版作品集,年年被各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 下面就如何提高新闻图片的见报率问题,谈一些肤浅的观点。 一、虚心向摄影记者学习,主动与编辑部取得联系 报社专职摄影记者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在纷坛繁重的事物现象中,独具慧眼,摄影通讯员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多向他们请教,深入生活,深入现场抓住新闻  相似文献   

5.
摄影记者是一种特殊社会职业,摄影记者不仅把它视为职业,而且是一项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作为摄影记者,就应该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现场,发现新闻,捕捉精彩的瞬间。那么,新闻摄影如何推陈出新,迅速地捕捉新近发生或发展变化的新闻事实,又不失时机,真实客观地反映出这一事实呢?新闻摄影应以人为本在当今时代,报业发展迅猛,种类繁多,人们已把新闻摄影作为报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闻图片已经被广大读者视为报纸的眼睛和灵魂。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必须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同时还要包含着思想性、导向性、艺术性……例如,2006…  相似文献   

6.
卜云 《新闻世界》2014,(7):308-309
大革命时期,中国新闻摄影事业随着国内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新闻摄影界涌现出许多新的事物,如报纸摄影附刊,摄影团体与机构,摄影记者等,对推动新闻摄影业务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起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件的瞬间记实,因此常常被人们称作瞬间艺术。抓取瞬间,是新闻摄影的重要手段,也是摄影记者必要的基本功。我们知道,新闻事件和其他事物的运动及发展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过程。摄影不可能像文学、戏剧、电影那样去反映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是通过抓取一个个一闪即失的瞬间形象,把事物某些典型情节加以突出切片,固定在画面上,使人们通过这倾刻间的形象来认识整个事物,收到从一滴水见大海的效果。以少胜多,通过抓取瞬间形象来反映事物的全局,是新闻摄影的一大难处。在现实生活中,任何  相似文献   

8.
摄影记者每天面对的是正在发生和发展、同时也是正在消失的新闻事物。有些事情,稍纵即逝,一去不复返,如果没有当机立断地拍下照片,或者没有拍出好照片,只能引以为憾. 摄影能精确地将稍纵即逝的瞬间时空凝定下来。摄影记者的眼睛,永远都在评估眼前的事物,时刻都在寻找既能表现新闻事物的本质内容,又有强烈视觉感染力的决定性瞬间,力图以真实、生动、感人的照片奉献给读者。决定性瞬间的观念和理论是被誉为纪实摄影大师的法国摄影家布勒松提出来的,在新闻摄影界得到广  相似文献   

9.
深入生活,调查研究,是新闻摄影的优良传统,是摄影采访的必由之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摄影记者的深入生活尤为需要脑入、身入、情入,三者结合,缺一不可。脑入——高屋建瓴在伟大的变革时代,新闻摄影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学习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更新观念,加强修养,提高认识,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江泽民总书记曾经指出:“学习、学习、再学习,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是新闻摄影采访的根本途径,也是摄影记者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抓拍则是摄影记者的主要拍摄手法,也是许多成功的新闻摄影作品得以产生的必要手段。 现在有这样一些论调:既然在新闻摄影中提倡抓拍,那还有必要搞调查研究吗?新闻市场竞争这么激烈,照片出手要快,哪有功夫去  相似文献   

11.
摄影是瞬间的艺术。一幅照片不论表现什么内容,调动了何种艺术手段,其画面上呈现的只能是生活的瞬间。而这一瞬间可能是百分之一秒,也可能是几十分之一秒。新闻摄影记者在万花筒般的世界中,识别出事物的意义及表现事物的适当形式,都要在一瞬间完成。把摄影记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选择摄影题材和摄影瞬间,比喻为森林中的猎手,是十分贴切的。他要寻找机缘,并且准确地猎获对象,一旦捕捉到了不可再得又撩拨情思的一瞬,他就为新闻和美学领域献上了一个永恒的瞬间。  相似文献   

12.
每每翻开报纸(特别是县市报),看到的新闻图片不是某某领导检查工作,就是某某领导讲话图像,再者就是机器加人,或牛耕田的图片。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闻图片实在太少太少了,新闻摄影在报道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新闻摄影如何跳出工作性报道圈子? 笔者认为,首先是要尽快从呆板俗套的工作性模式中走出来,深入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挖掘素材,用摄影记者独有的第三只眼去观察事物,去构思,去抓拍。只有这样才能形象地再现人民群众崭新的精神风貌,使报道更具感染力。 新闻摄影要在工作性报道中求得创新与突破,必须打破类同化,摆脱老框…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记者采访拍摄新闻,要是不到现场,不深入到生活的最底层,去捕捉新闻信息,熟悉采访对象,就不可能创作出令人信服的新闻作品,这种深入现场的采访与抓拍,就是通常我们说的“身入”。“身入”是新闻摄影记者采访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尽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用心去发现对方内心世界的闪光点,摄取充满生活气息的动人细节即“心入”,这是新闻摄影采访的重要环节。但时常出现这种情况:对于同一件新闻事实,有的人激情满怀,有的人  相似文献   

14.
新闻图片在当今传媒上被广泛采用,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新闻图片只是摄自事物流程中非常短暂的一个瞬间。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无数个瞬间,因此摄影记者必须抓取的是事物的本质与思想内涵,具有构造价值的关键性瞬间。正所谓千古得失在瞬间,一幅摄影作品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摄影记者的瞬间把握。  相似文献   

15.
肩负反映现实、记录历史重任的新闻摄影,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新闻摄影要担负起形象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任,新闻摄影记者,必须努力赶上时代步伐,具体说,必须有政治意识、中心意识和精品意识才行。 一 新闻摄影作为党的宣传手段和新闻舆论工具,是依托形象化来反映政治的。江泽民总书记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讲政治,这是新时期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对新闻工作者高标准的政治要求。摄影记者讲政治,就是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把政治渗透到不断探索新闻摄影规律和不断改变思维模式之中,才能够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中去发现新闻,拍摄具有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的新闻照片。 摄影记者讲政治,要有政治洞察力,有了这种洞察力,在采访中才能鉴别出哪些题材应重点拍,哪些题材应快拍。摄影记者讲政治,就是要把自己培养成政治敏感性强的人,不做那种人云亦云的摄影记者,而要把当前的政治与我们形象报道的内容结合起来的摄影记者。要满腔热情地把镜头对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有摄影记者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用政治家的头脑去思考,用政治家的眼光去观察,才能准确地把握全党全国工作的大方向,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拍摄出具有新闻价值的照片。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摄影日臻成熟。10多年的艰辛奋斗,10多年的热情培育,广大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终于看到了心中的希望逐渐变成璀璨的现实。这是我目睹了由中国记协国内部和《人民摄影》报社主办的’93新闻摄影奖(石利洛杯)评选过程的最大感受。 走向成熟的中国新闻摄影的最显著标志是,我们曾为之呐喊的新闻意识大大增强。广大摄影记者和爱好者从传统的宣传摄影模式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目光和身躯投入到新闻事件、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的各个角落,发现和捕捉那些人们欲知而未知的鲜活事物的鲜活形象。1993年中国大陆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在这次的3000幅(组)来稿中几乎无一遗漏地得到反映。例如天津  相似文献   

17.
摄影记者如何充分发挥新闻摄影本身的特点和作用呢?笔者根据从事多年新闻摄影特别是近两年的实践认为,加强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充分发挥摄影部的集体力量和智慧是强有力的手段之一。策划,也就是出谋划策。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不是要求摄影部主任和摄影记者凭空想象,设计一个草图,然后用图解的方法去表现新闻,而是要求摄影部主任和摄影记者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抓住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18.
曾朗 《新闻界》2000,(4):43-44
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摄影家石少华在《新闻摄影与摄影记者工作》中指出 :“作为一个摄影记者 ,他最主要的本领 ,仍旧是应该学会掌握生活规律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不干涉对象 ,真实、迅速、生动地拍摄出照片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抓拍。抓拍是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现场 ,用不干涉对象法 ,在对象自主的自由的活动中 ,选择抓取镜头的一种拍摄方法。它是新闻摄影最基本的方法 ,是摄影记者采访的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也是最难驾驭的基本功 ,要求摄影记者具有在瞬间内看到、想到、抓到的特殊本领 ,必须具备三快 :眼快、心快、手快。《…  相似文献   

19.
摄影记者的焦点定在哪里?本来不是问题。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观念、追求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新闻摄影带来了挑战。因此,在记者节重提摄影记者的焦点定位有着特殊的意义。到新闻现场去新闻摄影,是通过图像的形式,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作如实的现场报道。新闻照片的好与差直接反映出摄影记者对新闻现场和拍摄对象熟悉把握的程度。比如众多记者采访同一个新闻现场,拍摄的新闻照片是不一样的。有的拍到高潮的瞬间,有的没有拍到;有的拍的现场气氛浓郁,有的一般,这反映出摄影记者对新闻现场和拍摄对象了…  相似文献   

20.
新闻摄影的题材选择,是关系报道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位摄影记者在考虑和进行他的报道工作时,首先遇到的就是题材的选择和深化。而题材就是摄影记者审视社会生活和新闻事件时,所着眼于这些事物的社会效应,也就是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大小。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所摄照片的新闻价值应该表现为,能否反映党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选择使社会产生巨大变革的人和事进行报道,从而鼓舞人们更好地工作;新闻价值还应该表现为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人们感兴趣的事件、社会珍闻、知识性、趣味性新闻;再一点就是既要反映成绩,也要反映工作中的问题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能引起普遍关注的弊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