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吉首市广场中老年人晨练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吉首市广场中老年人晨练现状的了解,进而为有关部门加强中老年人体育锻炼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从晨练者的性别、年龄,晨练的项目选择、接受指导、坚持时间以及运动损伤情况等三部分内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晨练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晨练者的锻炼意识较强;一半的晨练者没有接受过专业指导,所练项目以武术、太极为最多;晨练者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下肢膝关节;主要原因是自身对运动损伤的知识了解不够、缺乏专业的人士指导、充分的准备活动及放松练习等。建议建立和完善中老年健身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挖掘更多的晨练项目、提高晨练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发挥当地体育院校的周边辐射作用等。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调查中老年晨练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情况,旨在为中老年晨练活动及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晨练的基本情况和主观幸福感两部分。研究结果:晨练者中以60-74岁的老年人居多;项目以武术类居多;59.0%的选择集体练习;89.2%的几乎天天锻炼、87.0%的晨练超过1小时;55.4.%的无人指导;71.08%的总体感受为非常满意。晨练者的幸福感水平几乎处于“幸福”级别,男性略高于女性;武术类晨练者幸福感略高;以彰显才能、集体晨练、天天锻炼等为主要晨练特征的其主观幸福感较高。建议:政府部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成立健康服务队,提供持续的健康服务;场馆管理制度更加“以人为本”;社会媒体舆论充分关注;晨练者完善自身各方面。  相似文献   

3.
上饶市区体育晨练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上饶市区571名体育晨练者的调查,对晨练群体的年龄、性别结构、锻炼动机、体育消费、全民健身计划的了解程度、社区体育晨练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了解了我县体育晨练开展的现状和特点。中年人口缺少,体育设施不全,没有组织指导,有关部门对全民健身计划宣传不够等问题都是影响全民建设活动积极开展的重要因素。解决上述问题,对提高城市体育锻炼人口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社区体育的科学晨练与全民健身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论述了晨练者的构成类型,以及晨练活动的发展趋势;阐明了晨练活动符合社区体育的特点,只有进行科学管理和指导,才能使晨练活动沿着科学、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是抵制邪教功法的有力手段,是扩大我国体育人口,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董超 《体育世界》2008,(8):9-10
以北京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常住居民参与晨练的锻练行为及相关思想意识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非结构性访谈和非反应性观察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人们参加晨练的目的与动机,频率与时间等现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参加晨练的主要目的、动机不存在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参加晨练的频率、时间存在差异;参加晨练的人中40岁以上的人多于其它年龄阶段的人。  相似文献   

6.
时晓莉 《新体育》2013,(8):36-3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体育爱好者来说,晨练有其独特的魅力,闻鸡起舞成为很多人的健身习惯。在晨练大军中,活跃着不少老年人的身影。近年来,老年人对晨练的热情越发高涨。与此同时,有的老年人在晨练中发病,甚至因晨练突发心脏病猝死,惋惜之余,不免让人对晨练的科学性生疑。老年人晨练尤其需要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晨练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省20所普通高校晨练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晨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足,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满意度较低;大学生参加晨练次数较少、运动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短,在此基础上,建议加强对大学生晨练健身意识的教育,制定相应的晨练制度,调动指导力量的积极性,加快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投资建设,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构建新的晨练模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近几年郑州市居民的晨练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旨在为郑州市的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影响因素、体育消费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有深刻认识,但由于经济因素和传统习惯等影响,保守性消费观念仍占主导地位;体育消费的绝对水平较10年前大幅增长,但相对水平涨幅不大。  相似文献   

10.
《精武》2007,(4):59-59
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太阳升起一段时间后,才是运动的最佳时机。对于已经习惯早起的人们,可以先在室内做一些活动,在太阳出来之后再进行户外晨练。晨练前最好补充一些水分。因为夜晚睡眠时,人的皮肤及呼吸道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考察的方法,探析了现阶段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目的、功能、意向和促进因素等。认为:河南省居民的体育消费需求由不屑一顾到逐步认同,再到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实现了认识上的两次飞跃。“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正在形成,但对个人体育消费需求的评价仍持谨慎态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河南省居民体育消费需求升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预测体育消费需求前景。  相似文献   

12.
谢庆伟 《体育博览》2011,(7X):24-26
晨练是学生进行自我身体锻炼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学生终身体育内容之一。由于高等学校晨练的内容与形式相对单一、枯燥,使学生的个性、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压抑、限制。在对五十所大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后,根据大学生晨练活动特点、晨练感兴趣活动项目,找出适宜大学生晨练最佳组织形式。体育教学俱乐部形式有利于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培养学生完美个性和终身体育习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及数理统计法等对汕头市11所学校的中学生晨练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学生晨练的认知态度、情绪体验、组织形式、动机类型、晨练地点与内容、晨练的制约因素以及晨练中的常见误区,探讨了汕头市中学生晨练活动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有益于中学生晨练活动开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兵 《精武》2004,(11):22-23
1.林中晨练真的好吗? 许多习武者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尤其喜欢在公园、广场的树林中晨练。从医学角度讲,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植物在夜间是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清晨空气是一天中最不洁净的。这时晨练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可使习武者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市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等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全面了解洛阳市区群众体育开展现状,提出了如何加强群众体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晨练     
一、晨练是健身活动的好时间 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绝大多数业余体育爱好者,都选择在早晨进行锻炼。全国各地的公园、河湖旁、路边、许多人进行着晨练。健身,为何选在早晨?1、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是我国多少年没袭下来的养生习惯。早晨环境比较清静,各类生产活动还未开始,所以成为多数人活动锻炼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武兵 《武当》2006,(2):26-27
1、林中晨练许多习武者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尤其喜欢在公园、广场的树林中晨练。从医学角度而言,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植物在夜间吸收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清晨太阳尚未升起,树林中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时的空气是一天当中最不洁净的,这与习武者希望在晨练中吸收新鲜空气的愿望是相违背的。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晨练对人体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易使习武者出现胸闷、气短、心律失常、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张春晖 《新体育》2013,(8):28-31
人们越来越注意身体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中老年人。电视节目喜欢看养生,把晨练当成一种习惯。单就晨练来说,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但是,去哪儿练,成了老年人晨练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晨练的生理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晨练的参与概况、生理机制、效果和负面影响,并认为,为使空腹晨练有益健康,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空气新鲜的锻炼场所,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根据健康状况确定运动量,选择多样的形式,注意卫生与安全等。  相似文献   

20.
《健身科学》2013,(6):9
"一日之际在于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爱早起并积极参加晨练。这本不是件坏事,但一些老年人常常因为起床早,或锻炼后身体有不同程度的疲劳,会选择回去再上床"补觉",称为睡"回笼觉",认为这是"劳逸结合"。专家提醒人们,这个习惯不好。晨练后立即停止运动上床休息,身体很快由运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将使含有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和二氧化碳的静脉血淤积于肌肉、韧带、关节、皮肤等组织中,回心血量减少,致心、脑、肝、肾等脏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